关于演讲词翻译的探讨

2015-12-05 05:43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演讲词演讲者文采

谭 梦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近年来,演讲词译本在我国大量出现,如《美国20世纪最震撼的声音》、《世界历史中的伟大演说》、《诺贝尔奖获奖者演说名篇》等,但关于演讲词翻译的研究不多。杨榕通过沿用Basil Hatim和Ian Mason对影响翻译的语境分层和相关定义,对肯尼迪总统就职演说词原文和三篇汉译文在交际语境层面上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和讨论,观察交际语境分析在演说词翻译中的意义和作用及译者相应采取的翻译策略[1]。王军平通过对一篇奥巴马演讲译文的分析和比对,总结出演讲翻译应该:1)理解准确,避免误译;2)语言通畅,逻辑清晰;3)语气贴切,措辞精当[2]。陈海贝以经典英语政治演讲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为研究语料,分析其中各种模糊语言现象,提出翻译模糊语言需要深挖其意,灵活运用不同翻译手段及策略[3]。本文试图通过对演讲语言的基本特征的分析,找到演讲词翻译的一般规律。

一、演讲语言及其特征

演讲又称讲演、演说,是借助有声语言和相应的态势语言,面对广大听众阐述观点、抒发感情,从而感召听众并促使其付诸行动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

演讲语言是演讲者用来传情达意所使用的较为规范的口语。演讲语言不只是较为规范的口语,而且是最高级、最完美、最具审美价值的口语。只有熟练地掌握了演讲语言的特点和规律,才能准确生动地表达思想感情,才能使演讲获得成功。在演讲的四个基本要素,即主题、材料、结构和语言中,语言是最具物质性的,离开语言,演讲就不存在了。所以要提高演讲质量,必须在语言上下功夫。作为一种特殊的口语形式,演讲有自己的语体特征。

(一)规范性

日常口语随意性大,不象书面书那样讲究措辞、语法、逻辑等,只要能达意就行。演讲虽然是口语,但是面对广大听众,要保证人人能听懂,就必须讲究措辞、语法和逻辑。具体来说,演讲语言应该做到:用简洁精炼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思想感情;用逻辑清楚的语言说服听众。

(二)通俗性

书面语言用于阅读,可以慢慢进行,读不懂的地方可以放慢速度读,或者反复阅读。演讲口语具有瞬时性,要让听众当时当地就得理解,否则达不到交流的目的,更不用说受到感染和鼓舞。所以演讲语言要能说之上口、听之入耳,正如俗话所说"话须通俗方传远"。毛泽东和邓小平是运用通俗平易语言进行演讲的典范,他们运用百姓喜闻乐道的大众语言,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向听众阐述博大精深的道理的风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有些演讲缺乏对生活的认真思考,往往借助漂亮浮华的词句来掩盖内容的空洞,即使表达得富丽堂皇,优美流畅,也会让听众不知所云,昏昏欲睡。所以我们提倡口语化倾向,唯有这样,才能拉近与听众之间的距离,达到不“隔”之目的。

(三)生动性

通俗平易的语言可以清晰明白地表达演讲者的思想,但不一定能表达得酣畅淋漓、尽兴尽致。要想表达精深的思想、真挚的感情,就得使用美妙的语言,也就是生动感人的语言。老舍先生说得好:"我们的最好的思想,最深厚的感情,只能被最美妙的语言表达出来。若是表达不出,谁能知道那思想与感情怎样好呢?"所以,演讲语言不只要保证人人能听懂,还要保证听众受到感染和鼓舞,这就必须讲究修辞,用生动形象、感情充沛的语言打动听众;相反,那种呆滞干瘪、死板生硬的语言会让听众避之唯恐不及。

(四)演讲者个人风格

演讲风格是指演讲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和特色,它是演讲者思想感情、价值观、审美情操、兴趣爱好等各种内在因素的综合反映。个性化、艺术性是演讲风格的两大特征:不同的演讲者有不同的演讲风格;现实生活的多样性和演讲艺术个性的千差万别决定了风格是百花盛开的。常见的演讲风格类型有:严谨缜密型、朴实凝练型、庄重典雅型、慷慨激昂型、幽默风趣型等。成功的演讲都打上了演讲者个性的烙印。正如人们所说的"风格即人",演讲风格展现了演讲者的灵魂。演讲风格的形成是演讲成熟的标志。

二、演讲词翻译的原则

由以上演讲语言的特征,我们可以推导出演讲词翻译的四个基本原则。

(一)简洁精炼,符合逻辑

简洁精炼、符合逻辑是语言规范标准的内在要求。简洁指译文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或者说,用最经济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精炼指译文准确传神。符合逻辑指译文表达要经得起推敲,符合生活的真实,不自相矛盾。

1.简洁精炼

例2.Powerful people maneuver for position

大腕人物争权夺势,没完没了地为官员的更替升降而烦神,却忘记了那些用辛勤和汗水把我们送到这里来,并养活了我们的人[5]264。

译者用汉语常用的四字短语概括了原文划线部分,言简意赅,贴切自然。

它们是我在母亲膝前所学到的原则[6]86。

不是圈断,就是子亡[4]90。

原文划线部分无关宏旨,只是起补充说明作用,译出来显得哆嗦,译者采用了省略译法,译文精炼,不拖泥带水。

2.符合逻辑

例5.You may hang these boys;you may hang them by the neck until they are dead.But in doing it you will turn your face toward the past.In doing it you are making it harder for every other boy who in ignorance and darkness must grope his way through the mazes which only childhood knows.In doing it you will make it harder for unborn children.

你可以绞死这两个孩子,用绳子套住他们的脖子,直到他们死去。但在这样做时,你就是面向过去。这样做时,你将使任何一个注定要在只有青少年才懂得的迷惘中摸索前进的、愚昧无知的孩子感到比较难以接受。在这样做时,你将使未出世的孩子感到比较难以接受[4]124。

这段话选自美国杰出律师Clarence Darrow为两个孩子因绑架谋杀罪被判处死刑而作的辩护。演讲者用了排比结构“make it harder”增强语势。遗憾的是,译者都译成了“感到比较难以接受”。最后一句译文“你将使未出世的孩子感到比较难以接受。”就让人从逻辑上感到难以接受。既然孩子未出世,他对世事不可能有什么了解,更谈不上接受了。译者对“make it harder”作了错误的引申,使得译文听起来怪诞离奇。试改译:

这样做时,你将使任何一个注定要在只有青少年才懂得的迷惘中摸索前进的、愚昧无知的孩子摸索前进更难了,这样做时,你将使未出世的孩子来到世间更难了。

(二)通俗平易,便于理解

由于中英在语言、文化、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翻译时往往不能按原语的表达方式直译,必须按照目的语的表达习惯、诗学要求进行变通,以适应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这样的译文才可称为通俗平易。为达到使译文通俗平易的目的,演讲词翻译常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1.舍弃比喻或换用比喻

例6.Theshadowsarelengtheningforme.The twilightishere.

我年事渐高,已到了人生的暮年[7]106。

例7.ButIwantyoutoknowthatwhenI crosstheriver,mylastconsciousthoughtswillbe oftheCorps,andtheCorps,andtheCorps.

但我希望你们知道,当我走向人生彼岸时,我最后的意识中一定还是部队、部队、部队[7]108。

原文的比喻在汉语中找不到类似的表达,直译难解,为通俗平易起见,译者舍弃了比喻,取其核心语义,便于听众理解。

例8.IhopeIamlayingnoflatteringunction tomysoulwhenIsaythatIdon’tbelievethata soldierhasmoresympatheticfriendthanIam.

我希望当我说士兵们不会有比我更同情他们的朋友了,我并不是往自己脸上贴金[4]114。

原文用了一个比喻“amlayingnoflattering unctiontomysoul”,译者换用了汉语里具有相同意义的比喻来表达,译文通俗易懂。

2.合理引申

以上两例中,译者对原文划线的词或短语作了引申,使其语义明确,帮助听众理解原文。

(三)生动形象,感召力强

演讲词应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吸引听众、感动听众。完美的译文应该能激发听众产生同样栩栩如生的意象,并召唤听众进入原文的艺术境界,获得同样的审美体验。但是艺术形象的传达,并非等于对原文语言形式的复制或语义概念的等值。形象体系仅仅构成一个模糊的图式框架,中间有许多不确定的空白有待于译者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通过创造性想象去填补、充实、丰富,使模糊不定的作品形象转化为听众心目中明晰、确定的意象,这样的译作才能产生感召力和鼓动性。

1.抽象名词转译成动作动词

原文划线的三个抽象名词分别转译成三个动词短语,形象性陡增,听众仿佛看到了儿童忍饥挨饿、母亲满脸悲伤的样子,听到了男人痛苦的呻吟声,同情心会油然而起,与演讲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演讲的感召力和鼓动性也自然产生了。

2.译出演讲者的态度感情

译者应把握好演讲者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感情,并在译文中通过措辞、句式等手段传达出来。

以上两例中,划线部分“combination”为中性词,“easeandhappiness”为褒义词,但在此语境中,都被译成了贬义词。这是因为,演讲者对文中提到的人或事物持否定的态度,这种态度反映在情感上,自然是贬义的。

例15.Wemeettogetheruponthesebirthdays

以上两例中,原文中的中性词被译成了褒义词,传达了演讲者对死者的崇敬之情。

3.译出修辞与气势

演讲者的态度感情往往通过修辞手段表达出来,马丁·路德在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中不断使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段,表达黑人的情感诉求。四个“一百年后的今天,……”,四个“现在是……的时候”,六个“回到……去吧”,六个“我梦想有一天……”三个“有了这个信念,……”,最后十个“让自由之声响彻……”,这些排比粘合在一起,构成句群或分段,与感叹句、诘问句结合起来,伴以一连串的修饰句,营造了一种排山倒海、波澜壮阔的气势,冲击着听众的听觉,撞击着听众的心房。大量比喻的使用则使这篇演讲优美动听,感情浓烈。恢宏的气势、浓烈的感情增强了演讲的感召力和鼓动性,使演讲声情并茂,文采斐然,不愧为第一名的演讲。所以,翻译时修辞手段应该尽可能地传译出来。

例16.“…;Iwas unwanted,unloved,uncared for- and you did it to me.”

“我不为人需,不为人爱,不为人念——而你,却对我做了这一切。”[9]100

例17.It was because his intellect,insight and indomitable will could not be ignored.

因为他不容忽视的才智、洞察力和不屈不挠的意志[8]126。

以上两例都用了头韵修辞格,起到醒目或强调的作用。例16译文通过“不为-”的重复作了很好的传译,但例17译文没有能顾及这一点,试作如下改译:

因为他不容忽视的智力、洞察力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力。

译文通过三个"-力"的重复同样能引起读者注意。

4.译出文采

原文有文采,译文也应有文采,而不是喝白开水一般平淡无味。译文经过修饰,能切当地、艺术地表达思想感情,富有美感,这就是文采。文采的主要特点是表达力强,具有审美效应。

汉语是描写性强的语言,多用华丽修饰语;英语是逻辑性强的语言,力求表达客观准确。因此,英译汉时务必对译文进行修饰润色,使译文更加生动、富于文采。文采是提高演讲感染力和鼓动性的重要因素。

译者必须具有良好的中文修养,才能发挥译文优势,写出富有文采的译句,而有了无数精彩的译句,才能形成精彩的译篇。为此,译者要积累词汇,善于锤炼语言。

例18.Only a few short weeks ago,we shared the glory of man’s first sight of the world as God sees it,as a single sphere reflecting light in the darkness.

就在几星期以前,人类如同上帝凝望这个世界一样,第一次端视了这个世界,一个在冥冥黑暗中辉映发光的独特的星球。我们分享了这一荣光[5]220。

例19.A hundred years ago today a man died.He died immortal.He departed laden with years,laden with works,laden with the most illustrious and the most fearful of responsibilities,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human conscience informed and rectified.He went cursed and blessed,cursed by the past,blessed by the future;and these are the two superb forms of glory.

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但他是永生的。他离开人世时已年登耄耋,著述极丰,肩负着最光辉也最艰巨的责任,那就是:培育良知,教化人类。他在咒骂与祝福声中溘然长逝;被旧时代所诅咒,又受到未来的祝福,而这二者都是至高无上的光荣[8]18。

以上两例中,“sees”,“sight”,“reflecting light in the darkness”,“a man died”,“laden”等常用词句用文学味道浓厚的词句译出来,文采斐然,极富美感,增加了演讲的感召力和鼓动性。

(四)传达译风格,译出韵味

原文优美,译文也应优美;原文简练,译文也应简练。也就是说,要体现原文的风格。译者应该抓住演讲者的风格特点,调动一切可能的手段(包括措词、句法、修辞等),尽可能地传达演讲风格,译出韵味。

例20.I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every valley shall be exalted,every hill and mountain shall be made low,the rough places will be made plain,and the crooked places will be made straight,and the glory of the Lord shall be revealed,and all flesh shall see it together.

我梦想有一天,深谷弥合,高山夷平,崎路化坦途,曲径成通衢,上帝的光华再现,普天下的生灵共谒[10]112。

原文用了排比修辞格,节奏感强烈,风格典雅庄重,译文同样以主谓结构的排比句译出,句式整齐,措辞庄重,朗朗上口,很好地再现了原文风格。

例 21.In Mr.Arnold’s criticism on General Grant’s book we find two grammatical crimes and more than several examples of very crude and slovenly English,enough of them to easily entitle him of a lofty place in the illustrious lists of delinquents just named.

从阿诺德先生的书评中,我们找到两处严重的语法错误和多处非常粗陋的不规范英语,这足以使他在刚才提到的一长串杰出的懈怠者名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4]96。

马克·吐温的演讲风格历来是幽默风趣的,这句也不例外。原文中三个画线的词或短语就体现了这种风格。“grammatical crimes”和“delinquents”显然运用了夸张手法,“lofty”以斜体标示,颇具嘲讽语气。遗憾的是,译文没有把握住原文风格,读来平淡无奇。试改译如下:

从阿诺德先生的书评中,我们发现他犯了两宗语法罪,还有多处非常粗陋的不规范英语,这足以使他在刚才提到的一长串显赫的语法犯名单中名列前茅。

结语

演讲词翻译应以对听众产生的效果为出发点,即译文引起听众的反应应与原文引起听众的反应相同。这就必须考虑到社会文化、传统习惯、思维方

改译模仿原文措辞,对阿诺德先生所犯的语法错误作了夸张的描述,“名列前茅”则传达了原文的嘲讽语气。式等因素对语言表达的影响,要求译者务必弄清演讲词中提到的社会文化、传统习惯、思维方式等,并采取适当的策略传译出来,否则译文不可能达到原文所产生的效果,这是演讲词翻译的第一个难点。演讲语言既要做到通俗平易,说之上口,听之入耳,又要做到形象生动,文采飞扬,鼓动听众。这是演讲词翻译的第二个难点。这就要求译者不断提高文学修养,提高语言文字水平,加强语言表达力。

[1]杨榕.从就职演说词翻译看交际语境分析的意义[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5):46-50.

[2]王军平.演讲翻译的尺度[J].中国科技翻译,2009(4):33-37.

[3]陈海贝.英语政治演讲中的模糊语言现象及翻译——以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49-54.

[4]王建华.世界经典演说:论辩卷(英汉对照)[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5]王建华.世界经典演说:美国总统就职演说名篇(英汉对照)[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6]王建华.世界经典演说:科教卷(英汉对照)[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7]王建华.世界经典演说:礼仪卷(英汉对照)[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8]王建华.世界经典演说:颂词卷(英汉对照)[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9]王建华.世界经典演说:巾帼卷(英汉对照)[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10]王建华.世界经典演说:政治卷(英汉对照)[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演讲词演讲者文采
“活动·探究”:实现演讲词的教学价值
第二十二回 盘丝岭遇蜘蛛侠 苦学古文文采佳
有一种文采叫“抠字眼”
古人的幽默你不懂
会计时的话筒
从图式理论角度分析演讲词的翻译
阅读自然的艺术
生日快乐等2则
军事志文采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