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与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2015-12-11 01:55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布比罗哌卡因

董 莹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江苏南京211100)

对于老年患者临床手术麻醉方式及麻醉药物的选择,不能单纯考虑提高麻醉效果,同时还要保证麻醉药物对老年患者机体的不良影响,由于老年患者身体素质较差,肝肾代谢功能降低,其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极高,并且术中呼吸、心率抑制效果要显著高于中青年患者,因此老年患者麻醉药物及麻醉方式的合理选择对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1]。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麻醉方式之一,本组实验为对比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与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患者择期手术的麻醉效果,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筛选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于我院进行择期手术老年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在52~78岁,平均年龄(65.1±4.6)岁,体质量 49~75 kg,平均体质量为(55.6±7.3)kg,其中腹腔手术 52 例,下肢手术32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对本组实验完全知情同意;均为择期手术,符合相应手术指征;ASA评级Ⅰ~Ⅱ级;无精神疾病病史,语言沟通能力正常;排除标准: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患者;精神状态异常;存在布比卡因、罗哌卡因等药物过敏史;反复麻醉手术患者;凝血机制、免疫功能异常。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使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具有可比性。

1.2 实验方法 所有患者入室后常规开放静脉通道并补液,连接监护仪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各项参数。对照组患者采取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进行手术,患者取侧卧位,于L3-L4或L3-L3椎间隙处进行穿刺并向尾端留置3 cm硬膜外导管,通过导管推注0.75%罗哌卡因,首先推注试验剂量3 mL 0.75%罗哌卡因,5~10 min后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全脊麻体征,后分批次推注5~7 mL 0.75%罗哌卡因,根据患者麻醉情况可适当补充推注0.75%罗哌卡因,控制剂量≤5 mL;观察组患者行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取侧卧位(健侧向上),于L3-L4椎间隙进行常规穿刺并将腰麻针通过硬膜外针刺入蛛网膜下腔,当脑脊液流出后在30 s内经导管推注2 mL 0.75%布比卡因,应用1mL无菌注射用水冲管,拔针后留置3 cm导管,患者恢复平卧位后观察麻醉效果,两组患者麻醉后恢复平卧位后均给予面罩吸氧2~4 L/min。

1.3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维持平面,通过监护仪观察两组患者术中血压变化情况并采集平均动脉压(MAP),并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应用Bromage法评估两组患者最大运动阻滞情况,0分表示无运动阻滞,3分表示踝关节无法屈曲,满分3分,分数越高表示阻滞程度越大。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IBM SPSS 19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应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 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麻醉起效时间、术中MAP指标比较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麻醉前两组患者MAP及麻醉平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最低MAP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及术中MAP指标比较( ±s,n=42)

表1 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及术中MAP指标比较( ±s,n=4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麻醉起效时间(min)麻醉维持平面MAP(mmHg)麻醉前MAP术中MAPmin对照组 11.5±2.7* T10±1 99.5±17.6 71.9±16.3观察组 4.6±1.3 T9±1 97.3±14.0 86.5±10.9*

2.2 不良反应情况及Bromage评分 观察组Bromage最大运动阻滞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及Bromage评分情况(n=42)

3 讨论

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器官功能发生了退行性改变,因而其对局麻药物易产生较大的敏感性,并且在麻醉后容易导致椎管内组织麻醉平面扩散现象,影响麻醉效果,并且由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较差,自身心血管调节能力降低极易造成术中低血压的发生,增加手术风险、严重威胁老年患者生命安全[3]。因此对于老年患者麻醉药物及麻醉方式需谨慎选择,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本组结果表明,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手术麻醉较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具有更快的起效时间,并且术中平均动脉压降低幅度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最大运动阻滞评分较高。通过资料整理及实验回顾可知,腰硬联合麻醉复合腰麻与硬膜外麻醉法,具有起效迅速、镇痛效果完善及麻醉平面可调整的优势,有效缩短了阻滞完善时间及提高了阻滞程度,并可根据患者麻醉效果随时经导管追加麻醉药物[4],而小剂量应用布比卡因能够降低麻醉药物应用剂量,减轻老年患者肝肾代谢负担,保证麻醉药物在机体内可短时间代谢消除,对血压影响较小,能够有效控制低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5],相对于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效果更理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老年患者手术麻醉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其麻醉起效时间较快,低剂量麻醉剂应用可显著降低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1] 陆利君.老年患者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2011,4(6B):155-156.

[2] 杨坤渹.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TURP布比卡因剂量的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24(2):40-42.

[3] 曹亲亲,郭献阳,陈丽梅,等.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老年患者髋部手术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J].温州医学院学报,2011,11(01):665-667.

[4] 吴礼平,程文高,曹启旺,等.腰硬联合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29(4):46-47.

[5] 邓一午,文春艳.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与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对老年人麻醉效果比较[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3):52-53.

猜你喜欢
布比罗哌卡因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碳酸布比卡因和盐酸布比卡因的麻醉作用比较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25G腰穿针超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用于肛肠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