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按摩结合持续被动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股四头肌横截面积的影响

2015-12-12 00:37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运动神经元被动偏瘫

刘 民

传统按摩结合持续被动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股四头肌横截面积的影响

刘 民

目的 探讨传统按摩结合持续被动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股四头肌横截面积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脑卒中120例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按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持续被动运动训练。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股四头肌横截面积。结果 两组患者的股四头肌横截面积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缩小,但观察组患者的缩小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进行传统按摩与持续被动训练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减少股四头肌横截面积的缩小程度,预防肌肉萎缩。

脑卒中;传统按摩;持续被动运动训练;股四头肌;横截面积

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科疾病,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和高致残率。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脑卒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都造成严重的威胁。肌肉的力量是患者正常功能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脑卒中患者常会出现痉挛状态而引起肌肉萎缩,影响患者的康复[1]。传统按摩治疗脑卒中患者的肌肉萎缩无法完全保证客观疗效。本文对传统按摩结合被动运动训练对患者股四头肌横截面积的影响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收治的 12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脑卒中临床诊断标准[2],且经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患者均存在偏瘫情况,且患侧肌张力改良Ashworth评分在Ⅰ~Ⅲ级,偏瘫运动Brunnstrom功能Ⅲ级。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50~73岁,平均(61±3)岁。观察组患者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51~74岁,平均(62±4)岁。两组患者均处于脑卒中康复过程的亚急性期,意识清楚,但存在明显的感觉障碍和运动障碍,具有典型的偏瘫异常运动模式,下肢张力升高并常发生患肢痉挛。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并调整体位,帮助患者的血液回流,降低颅内压以及脑水肿的程度,同时定期改变体位,防止患肢受压。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顺畅,并做好褥疮、便秘的预防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按摩进行治疗。由专门的按摩师对患者进行患侧肌肉的按摩,每次30 min,按摩顺序为从大关节到小关节,按摩力度从轻到重,以肌肉酸胀不适为度。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持续的被动运动训练。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时,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床上移行、小幅度关节活动、肢体欢动,指导患者采用站立架拉伸,并以下肢康复训练器对患者进行治疗,然后帮助患者进行卧位和站位的平衡训练,配合矫正器、拐杖同时进行。在被动训练的同时结合肌肉按摩,使肌肉放松,减轻挛缩性收缩。每次治疗2.5 h,共治疗1.5个月。

1.3 评估指标 患者入院后,先采用多层螺旋 CT扫描仪对其大腿中段的位置进行断层扫描,扫描层厚为 8 mm,并采用相关的测试软件对其股四头肌横截面积进行测量。治疗结束后,采用相同的方法对其股四头肌横截面积进行测量[3],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差异。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质量,治疗前测量股四头肌横截面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股四头肌横截面积较治疗前均有缩小,但观察组患者的缩小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股四头肌横截面积比较(mm2,±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股四头肌横截面积比较(mm2,±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60 68±56 60±4观察组 60 69±6 67±5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发病后中枢运动抑制系统失调,γ运动神经元在与 α运动神经元的平衡制约过程中占上风,引起下运动神经元的过度释放,原动肌肌肉出现过度活跃的情况,肌肉活动平衡难以保持,肢体运动的精确性失调,引起严重的肢体功能障碍[4]。

由于运动神经元的损伤会导致脊髓反射活动增高,脑卒中患者出现肌肉张力异常,表现为速度依赖性牵张反射增强,临床上称之为痉挛。作为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后遗症,肌头的痉挛也会引起患肢肌肉萎缩,肌力下降,对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本文比较了常规按摩和结合持续性被动运动治疗后脑卒中患者股四头肌横截面积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股四头肌横截面积缩小程度较低,对骨骼肌萎缩的影响较小。说明持续被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及相关运动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神经活动的兴奋性、建立良性的循环,促进骨骼肌恢复正常,效果明显。

总之,对脑卒中患者进行传统按摩与持续被动训练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减少股四头肌横截面积的缩小程度,预防肌肉萎缩。

[1] 甄希成,陈新,白巍.传统按摩结合持续被动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股四头肌横截面积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9): 3366-3368.

[2] 谭毓,虞立勤,刘香弟.传统按摩疗法与现代康复训练结合治疗脑卒中偏瘫概况[J].北京中医药,2008,27(5):384-287.

[3] 高春华,黄晓琳,黄杰,等.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4):351-353.

[4] 杜恩.老年脑中风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应用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3,8(1):65-67.

Effect of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Massage Training Quadriceps Cross-sectional Area of Stroke Patients

Liu Min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traditional massage combines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training on stroke patients quadriceps cross-sectional area.Methods Choose our hospital 120 cases of stroke patients as researchsubjec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massage therapy,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train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Comparis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quadriceps cross-sectional area. Results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femoral head four muscle cross-sectional area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decreased,but the observation of reduced degre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Stroke patients with traditional massage therapy combined with continuous passive exercise,can effectively improve limb function,reduce the degree of reduced 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quadriceps muscle,prevent muscle atrophy.

Stroke;Traditional Massage;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training;Quadriceps;Cross-sectional

R743.3

A

1673-5846(2015)03-0121-03

湖北省监利县人民医院,湖北荆州 433300

猜你喜欢
运动神经元被动偏瘫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A Miracle of Love
蔓延
第五课 拒绝被动
浅谈行进运动与脊髓运动神经元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强化肩胛带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
健脾补气法治疗运动神经元病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