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采购中常用评标方法分析及选择建议

2015-12-16 07:49傅立海
山东社会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基准价投标人评标

傅立海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山东济南250101)

招标采购是采购方通过招标的方式,邀请所有或一定范围内的潜在投标人参加投标,从中评选出中标人并与之签订合同的一种采购方式,其目的是质优价廉地获得标的物。要实现这一目的,评标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招标采购的成败和采购方的经济效益。

一、当前常用评标方法概述

(一)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是以价格为主导考量因素,对投标文件进行评价的一种评标方法。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评标,应先审查投标文件在商务和技术上对招标文件的满足程度;对于满足招标文件各项实质性要求的投标,再按照招标文件中规定的方法,对投标文件的价格要素作必要的调整,以便使所有投标文件的价格要素按统一的口径进行比较。价格要素可能调整的内容包括投标范围偏差、投标缺漏项(或多项)内容的加价(或减价)、付款条件偏差引起的资金时间价值差异、交货期(工期)偏差给招标人带来的直接损益、国外货币汇率转换损失,以及虽未计入报价但评标中应当考虑的税费、运输保险费及其他费用的增减。应区分招标文件的原因和投标人的原因,分别按规定办法增减。经过以上价格要素调整后的价格即为经评审的投标价,该价格最低者为最优。

价格最优者应当被推荐为中标候选人,但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这里所指的成本,是指投标人的个别成本,并不是以社会平均成本作为衡量指标。由于每个单位的人力资源、设备配置、经验和管理水平不同,有些投标人的个别成本可能低于社会平均成本。当投标人以低于社会平均成本但不低于其个别成本的价格投标时,应该受到保护和鼓励。

(二)综合评估法

综合评估法是综合衡量价格、商务、技术等各项因素对招标文件的满足程度,按照统一的标准(分值或货币)量化后进行比较的评标方法。

采用综合评估法评标时,可以把以上各项因素折算为货币、分数或比例系数之后再作比较。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因素的投标被确定为最优投标,该投标人被推荐为中标候选人。比如,世亚行和机电产品国际招标的综合评价法、政府采购的综合评估法等评标方法都属于综合评估法。

综合评估法适用关键之一是如何合理确定各评标因素的权重。具体操作时,可以根据招标采购标的物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商务、技术和报价的评审因素以及相应权重。

1.商务、技术评审方法

评标委员会对商务、技术部分的各个评标因素进行打分时,应当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方法评审,对各项条款逐一量化,再对各条款的量化值加权,计算出各投标人的商务、技术部分得分。

2.价格评审方法

(1)反比法

①分值公式:Si=Q*minP/Pi

上式中,Si=投标人价格得分;Q=设定的满分值;Pi=投标人的投标报价;minP=最低的投标人投标报价。

②特点:

a.在二维坐标图中,各投标人得分连线表现为一条曲线(见图1)。

b.最低价得满分,最高价得最低分。

c.投标人得分差距与最低报价有关,价格得分差距与最低报价紧密相关。

图1

③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大部分货物类采购。

(2)有条件反比法

①分值公式:报价低于(包括等于)基准价格的投标人价格得分均为100分;当投标人报价大于基准价格时,Si=Q*Pave/Pi。

上式中,Si=投标人价格得分;Q=设定的满分值;Pi=投标人的投标报价;基准价格Pave=全部有效投标报价的算术平均值的N%;N值需根据以往招标有效投标报价情况或该产品行业成本差异进行测算。

算术平均值为全部有效投标报价的算术平均值,如单个投标人投标报价大于所有有效投标报价,算术平均值过高,则该投标人的投标报价将不计入投标报价算术平均值计算。

②特点:

a.在二维坐标图中,高于修正最低价的各投标人得分连线表现为一条曲线(见图2)。

b.报价低于基准价格得满分,最高价得最低分。

c.投标人价格得分差距随修正最低价的变化而作合理变化,相对反比法最低价得分最高的情况,可以限制非理性低价,引导厂商进行合理报价,保障服务质量。此外该方法可通过调整N值幅度,根据产品情况合理调整价格竞争程度,在操作中更加灵活。

图2

③适用范围:适用于服务类采购。

(3)向下引导的中间价法

①分值公式:

a.经修正的投标报价平均价为所有有效投标报价的算术平均值,如单个投标厂商投标报价与所有投标厂商平均价格偏差过大,该投标单位的投标报价将不计入经修正的投标报价平均价计算。

b.以经修正的投标报价平均价的N%作为基准价,通过计算各投标人的投标报价和基准价的偏离量来评分。N值可根据招标项目特点合理规定。

c.若投标报价等于上述计算标准,得满分100分;若投标报价高于上述计算标准的,每高1%减X1分;投标报价低于上述计算标准的,每低1%减X2分(X数值根据产品特性和市场竞争程度确定,一般X值越大,引导向下报价的程度越大;原则上高于基准价的扣减分数应大于低于基准价的扣减分数,即X1>X2)。

②特点:

a.在二维坐标图中,各投标人得分连线为一条开口向下的抛物线(见图3)。

b.等于基准价得满分,与基准价偏离越大的报价得分越低。

c.通过排除超过合理范围的高报价和恶意低价对基准价的影响,异常范围的投标价格得分较低,既可避免恶意低价,同时也保证了合理低价的得分,正常范围的报价差距不大,从而引导厂商进行理性报价。

图3

③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对技术和服务要求较高的工程类项目和以人工成本为主的服务类项目。

(4)线性差值法

上式中,F=价值得分;F1=最低评标价格得分;F2=最高评标价格得分;D1=最低评标价格;D2=最高评标价格;D=投标价格。

②特点:

a.在二维坐标图中,各投标人得分连线表现为一条在60(F2)至100分(F1)之间的曲线(见图4)。

b.最低价得满分100分(F1),最高价得最低分60分(F2);在评标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报价,即报价明显低于成本价或远远高于评标基准价,并影响到商务评分的,评标委员会可作为异常报价否决其投标。如:去掉一个最高价和一个最低价的其它报价平均值作为评标基准价,高于评标基准价N%(N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设定)的报价,由评标委员会根据其投标情况进行研究,如无特殊因素,应判定其为异常报价,从而否决其投标;如果投标人的报价明显低于其成本的,按相关法规处理。

图4

③适用范围:适用于某项投标因素指标越高、得分越高的情形。

二、两种常用评标方法的优缺点分析

(一)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优缺点分析

这种评标方法适用于:一是技术要求、规格型号、工作内容或者服务需求清晰明了的项目;二是投标的响应程度、符合程度以及可接受程度很容易判断的项目;三是以价格或成本最低为要求的项目。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评审指标明确、评审步骤简单、评审结果客观公正。这种评标方法的最大优势在于: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能够以最低成本获取标的物,促使投标人提高技术能力降低投标价格;同时也由于评价标准相对比较客观,可以减少评标过程中的人为干涉因素,最大限度地保证评标过程的客观性、公正性。

但这种评标方法可能带来以下问题:一是中标人提供的标的物质量难以保障,投标人以中标或进入市场为目的,在投标时拼命压价,服务过程中唯利是图,违法降低标的物的质量标准、压缩人工成本,导致标的产品或服务存在严重质量隐患;二是由于投标人串通围标,通过围标约定中标人的可能性较大。

(二)综合评估法优缺点分析

综合评估法具有科学、全面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各部分权重量化值加权,比较容易制定具体项目的评标方法和评标标准,评标结果更具科学性、综合性;二是评标专家能够对投标人全面评审、综合考量;三是能有效防止低价恶意竞争。

该评标方法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一是难以细致制定评分标准,评标方法和标准很难统一与规范;二是难以找出制定技术和价格等标准分值之间的权衡关系,极易导致资格条件设置的不合理,出现“歧视性”或“排他性”条款,违背招投标“公平”原则,引起投标人的投诉事件发生。

三、评标方法选择的可行性建议

每种评标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同一项目的招标可能因评标方法不同而结果不同。厘清两种评标方法各自的适用情况,有利于充分发挥各评标方法的优势,从而减少其不利影响。

在招标采购实施过程中,招标人和招标代理机构应充分考虑所采购标的物的类型、技术要求、市场供求状况和潜在投标人数量等因素,在充分竞争的基础上兼顾价格的合理性。

对于技术通用、规格统一、工艺简单、性能较低或招标人对其技术、规格、工艺、性能没有特殊要求的货物类,可以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对于技术特殊、工艺复杂或招标人有特殊要求的货物类,可以采用综合评估法;对于工程类和服务类项目,价格在评审中的权重不易过高,投标人的人力资源、技术实力、企业信誉和服务水平等则是评标的关键因素,更适合综合评估法。

评标委员会在实际评标过程中,也可结合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和综合评估法,统筹考虑,首先评审投标人是否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可采用综合评估法之权重分值来衡量,以判断投标人是否真正响应了招标人要求。也可以先评审价格,然后选择商务、技术最优的投标人,在合理的投标价与质量、技术能力之间综合考量。这样可最大程度上避免只顾价格而忽视技术和服务的情况,能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获得最好的产品和服务。通过这两种方法的结合,既能避免综合评估法导致中标价过高的问题,也能避免只顾价格而忽视质量、技术和服务的问题。

评标方法需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依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科学的选择,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招标采购的目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1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613号。

[3]《评标委员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3号。

[4]全国招标师职业水平考试辅导教材指导委员会:《招标采购专业实务》,中国计划出版社2012年5月版。

猜你喜欢
基准价投标人评标
浩吉铁路开通初期货运价格研究
矿业权出让收益市场基准价区域差异研究
评标工作中有关量化指标体系建立的探讨
序贯拍卖中报价排序信息披露的研究
上证50、中证500期指挂牌
当前招投标环境中投标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评标工作的方法与技巧
二级密封价格机制工程招标模型
基于博弈论的串标行为分析及对策探讨
设计评标应该重视评标准备与初步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