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发展低碳经济实践及对中国的启示

2015-12-16 07:49朴松美林莹莹
山东社会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气候变化英国能源

朴松美 林莹莹

(吉林大学 东北亚研究,吉林长春130012;长春工业大学 人文信息学院,吉林 长春130012)

气候变化问题不是单一国家的环境问题,而是整个世界的公共环境问题。因此,在国际社会都重视气候变化问题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应运而生,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一、英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

(一)英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

英国作为低碳经济的先行者和倡导者,早在1995年就制定了《家庭能源节约法》,倡导家庭社会节能,2002年1月1日又发布实施了《可再生能源强制条例》,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问题提出来。而“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03年英国政府文件《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指出,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必定是低碳经济,英国经济要想得到长期的稳定发展,就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可再生能源的研发与利用。2007年,英国又出台了《气候变化法案》草案,将节能减排的具体目标与具体措施作了有关的规定,草案提出英国计划在2020年的时候达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26%—32%的目标,在2050年这一比例提高到60%,将限制碳排放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首要目标[1]。同年,英国政府又制定了《气候变化战略框架》,将英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整体战略目标、战略工具、战略构想等作出说明,提出了实现全球低碳经济的远期设想,这一远期目标的实现过程是长期的,也是艰巨的,全球范围内的低碳经济革命可以与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媲美,可见其重要性的强弱。2008年,英国颁布实施了《气候变化法案》,这一法律的生效与实施表明英国将低碳经济的发展正式纳入到法律约束层面上,并对减排目标进一步做出了限定,争取在2050年达到减排80%的目标,这足以展现了英国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心,并力争带动整个世界的低碳经济推广。2009年4月,英国政府将“碳预算”纳入到政府财政预算的框架中去,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公布“碳预算”的国家。而且政府对发展低碳经济的有关企业又投入了104亿英镑的投资,这表明政府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财政支持,并使得碳预算能够运用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使得低碳经济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长期的发展。同年7月份,《英国低碳转换计划》出台,这作为英国的一份国家战略文件,标志着英国开始正式向低碳经济转型。

(二)英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措施和技术手段

1.热电联产

热电联产是一项能源高效循环利用的节能技术,在传统消耗燃料发电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而这大量的热能又都白白的浪费掉,这种高耗能高热量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能源浪费。因此英国研发出热电联产技术,将发电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能再循环利用到发电过程中去,能源得到循环有效的利用,从而使能源的利用效率大大提升,传统燃料发电的能源利用效率一般为30%—50%,而应用了热电联产技术,可以将能源的利用效率提升到70%—90%,能效提升了40%[2]。能源利用的效率提升也就意味着生产同等数量的电力会使得能源消耗量大大降低,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目标。

2.碳捕获与埋存(CCS)技术

碳捕获与埋存(CCS)技术是指将化石燃料所产生的碳埋藏到地下,从而减少大气中的碳排放量。该项技术被认为是发展低碳经济、降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主要的技术创新,也是最有效的低碳技术。因为通过此项技术能够使通过石油及煤气发电的发电站向大气中的碳排放减少90%。因此,英国在发展各项低碳技术的时候,将碳捕获与埋存(CCS)技术放在了发展的首要地位,通过对该项技术的大力应用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

3.气体排放贸易

英国在2002年率先设立了气体排放贸易机制。该项贸易的内容是要求企业接受《气候变化协议》的既有目标,对英国国内的一些企业的碳排放量作出整体规定,给出整体的减排目标值,并在整体减排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各个企业的不同状况给出差别的排放额度。各个企业可以在自己的减排目标值范围内进行生产运营,如若想超过减排目标值进行生产,就要通过向其他企业购买排放指标来实现。同时,根据各个企业减排目标的完成情况来予以奖励和惩罚。这样的气体排放贸易机制就使得企业在温室气体的排放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制约,进而对增强企业低碳技术的研发和运用起到了强有力的刺激作用。

4.气候变化税

气候变化税是由英国政府提出的旨在减少能源消耗的能源使用税。气候变化税是按照各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石油、煤炭、天然气和电量等能源的数量来征收的,企业所消耗的能源数量越多,向国家缴纳的气候变化税就越多,企业所消耗的能源数量越少,缴纳的税额就越少[3]。另外,国家还鼓励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使用以及低碳技术的运用,对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多或积极采用低碳技术的企业可以实行一定的税收优惠,减免一部分税收,从而促进英国社会低碳经济的发展。该项税收的一部分通过减免社会保险税的方式返还给企业,另一部投放给碳基金作为发展低碳技术和投资低碳企业的补贴。

5.碳信托基金

2001年英国政府创立了碳信托基金,该基金的实质就是成立一个国有企业,企业的资金来源于政府征收的气候变化税,功能是对碳管理提供服务和投资创新和研发低碳技术,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企业的节能减排,通过政府的财政力量来为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投资成本和经济支持。英国政府的碳基金运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因为碳基金提供的免费碳管理服务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识别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潜力和低碳经济的投资机会,为企业的低碳经济发展创造了强有力的条件并增加了企业创造利润的空间。

6.低碳生活理念

2007年英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二氧化碳行动”,并于2008年在英国伯明翰举办“英国气候变化节”,这种低碳经济宣传活动目的是让全民首先从思想上认识低碳生活的重要性,认识节能减排的紧迫性,人们只有从思想上发生了转变,才能愿意去了解、参与并发展低碳生活,从而减少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4]。宣传并持有低碳生活理念使得英国民众从日常的家用电器使用、交通出行、购物与废物回收利用等方面入手,积极参与到了低碳经济的发展中,也对整个英国发展低碳经济起到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二、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煤炭消耗量最大的国家(如表1所示),以煤炭作为主要的生产燃料(如表2所示),也是碳排放大国,这与我国人口基数大,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均资源短缺的基本国情密不可分的。中国在过去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采取的是高碳经济发展模式,这就为目前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因此,在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大潮流下,中国应该积极借鉴英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成功经验,根据中国实际经济状况,制定发展低碳经济的总体规划。

表1 世界主要国家煤炭消费量占世界总量的比重(%,1996—2012)

表2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

(一)大力推进低碳技术的创新与研发

中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进程中所面临的最根本问题就是低碳技术的创新与研发能力不足,这也成为阻碍我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最主要因素。当前,我国应大力研发的低碳技术包括: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和利用技术、节能和清洁能源技术、油气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碳捕获与埋存技术、核电技术、清洁汽车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输配电和电网安全技术。其中,在研发碳捕获与埋存(CCS)技术时,我国可以借鉴英国该项技术的成功运用经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借鉴的同时还要结合本国的实际经济特点进行一定的创新,因为在应用碳捕获与埋存(CCS)技术的同时,面临着昂贵的成本造价问题。将碳埋存在地下需要高额的成本,以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不足以提供该项巨额的成本支出,所以要想抵消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的高额成本就需要研发与之配套的新的碳处理技术,例如可将捕获的碳进行再利用,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研发。

(二)鼓励低碳企业的大力发展

我国应该在加强低碳技术创新的同时鼓励低碳企业的大力发展,加快低碳技术的转化,积极调整高耗能产业结构,节能减排,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和废物排放,促进低碳企业的健康发展,建立包括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于一体的完整低碳企业体系。[5]为了防止低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问题,我国要运用一些相关的经济政策和财税补贴政策来加强低碳技术在中小企业中的运用。

(三)完善低碳经济的法律保障体系

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进程中已经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法律条文,如1989年制定了《环境保护法》,该项法律中包括了有关环境保护的目的、宗旨、基本原则及法律制度。在1995—2008年间,我国又陆续推出实施了《电力法》、《煤炭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可再生能源法》和《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这些法律都是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中所制定,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减缓气候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6]。另外,我国政府还要加大对低碳行业的政策保护力度,在有关的法律中予以明确的提出来,例如可借鉴英国发展低碳经济中的相关经验,对企业征收“气候变化税”。

(四)通过设立“低碳经济试点区”来寻找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

我国要想成功的发展低碳经济,就要加大对低碳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目前在我国范围内设立“低碳经济试点区”是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措施。2008年,我国的上海市和保定市成为世界自然基金会所选定的两个“低碳城市”发展试点,这是我国发展与推广低碳技术的一个很好的机会,也是国际组织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表示支持的体现。2010年7月1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2012年11月26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第二批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确立了我国第二批低碳地区试点范围。这表明我国低碳经济试点区的设立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试点区的过程中,我们要考虑不同地区和部门的发展特点,选择运用不同的低碳技术,进一步吸引社会资本、外资参与,在推广低碳试点区建设的同时,探索建设全国低碳社会的有效发展模式。

(五)加强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国际合作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限制碳排放问题上要采取积极的态度,但不能冒进,要坚持差别责任原则,且不能让步,从而树立起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形象[7]。

另外,我国在低碳技术的创新与研发中,不仅要提倡自主创新,还要积极寻求国际协作,通过共同研发、合理转让来引进消化吸收先进的低碳技术,通过国际间的合作,探索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合作模式,并以此来促进我国能效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与低碳技术的大力发展,使我国低碳经济领域的技术、设备、产品达到国际先进乃至领先水平。

[1]陈柳钦:《低碳经济:国外发展的动向及中国的选择》,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6).

[2]王彬:《发达国家低碳经济转型的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吉林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3]陈亚雯:《西方国家低碳经济政策与实践创新对中国的启示》,《经济问题探索》,2010,(8).

[4]张静:《英国低碳经济政策与实践及对中国的启示》,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5]林伯强:《中国低碳转型》,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6]蒲昌伟:《国外能源低碳立法考察及其对我国的启发》,《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2,年第1期。

[7]单宝:《欧洲、美国、日本推进低碳经济的新动向及其启示》,《国际经贸探索》,2011年第1期。

猜你喜欢
气候变化英国能源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英国的环保
蝗灾降临东非,气候变化可能是罪魁祸首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气候变化与环保法官
英国圣诞节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打通“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