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2015-12-16 21:08赵联
关键词:国家认同调查大学生

赵联

[摘要]对青岛地区高校大学生国家认同状况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国民身份认同上存在矛盾性、在文化认同上存在兼容性、在政治认同上存在弱化性、在权利与义务认同上存在浅表性等特点。为此,学校应充分开展传统文化、国情民情与法制教育,政府应以善治为目标完善治理能力,社会应宣传、弘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公共价值,共同为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水平奠定牢固的认知框架、提供坚实的土壤和良性的公共空间。

[关键词]大学生;国家认同;调查

[中图分类号]IG 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5)02-0107-06

一、问题提出与调查概况

国家认同是国家成员对国民身份、历史文化、政治架构、价值体系等的接受与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国家的忠诚并乐于奉献的心理与行为。国家认同作为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和政治资源,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与体现。

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的栋梁。其国家认同状况影响到未来中国的政治进程。当前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状况如何?有什么特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国家的归属感、忠诚感如何?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在2014年4月-6月对青岛地区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时共发放6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43份。其中男生312份,占57.5%;女生231份,占42.5%。涉及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等六所高校。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权利与义务认同等四个维度。

二、大学生国家认同状况的特点

㈠国民身份认同上的矛盾性

“身份”一词对应的英语为“identity”,释义为who or what sb/sth is。身份认同是人们对我(们)是谁以及他(们)是谁的理解。国民身份认同是对“我们是谁”这个根本问题的回答。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国民成员一方面通过某种共生性将自我与其他国民联系在一起,而另一方面又通过某种国民共享的特征将本国与其他国家区别开来。它的本质是作为“共性”(sameness)的身份认同,其深层含义是通过对自己国民身份的确认来体现这种确认背后的价值取向。国民身份认同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国民共性的认可,还包含着对国家的忠诚感和立场感,即对国家的热爱、奉献、效忠和义无反顾的选择。

调查显示(见表1),大多数的大学生“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84.83%),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86.14%),可以“完整地唱完国歌”(91.66%),“每当看到国旗升起肃然起敬”(85.4%),这表明大部分大学生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并且对象征国家的符号充满了敬意;但只有1/4的大学生对中国人的评价高于80分(总分100)(见表2)。有近五成(46.99%)的大学生表示“如果有条件,想移民去国外生活”,还有21.67%的大学生表示“不确定”,对于“如果可以自由选择,你最想在哪里生活?”有42.63%的大学生选择在国外生活,这表明部分大学生对中国人的评价、中国的生活与发展环境的评价呈现消极态势。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在国民身份认同上具有矛盾性的特征。这种矛盾性体现在:一方面大部分大学生从情感上对国家充满了热爱之情,对“国歌”“国旗”等国家符号充满了自豪感和敬畏感;另—方面,从意志上又缺乏对祖国坚定的“奉献、效忠和义无反顾的选择”。从表面上看,这些大学生的选择表现为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本质上却是国民身份立场的动摇。这是一种被泰勒称为“认同危机”的处境,“一种严重无方向感的形式,人们常用不知他们是谁来表达它,但也可被看做是对他们站在何处的极端的不确定性。”。大学生在国民身份认同上的矛盾性表明他们还缺乏对国家坚定的忠诚感和立场感。

(二)文化认同上的兼容性

美国学者C·恩伯和M·恩伯认为文化是“被某一群人所共享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文化认同,是指个体或群体对于所共享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的倾向性共识和选择。文化认同不仅体现了国民对本民族文化的归属感,还表达了他们对本民族文化坚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文化多元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基调,大学生身处一个多重价值标准并存,各种思潮、观念相互交融的文化社会环境中。调查发现,大学生在文化认同上表现出兼容性的特点,既存在着对传统文化的认可、继承,也存在着对西方现代文化的尊重与接纳。

调查显示(见表3),在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上,89.33%的大学生认为“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值得尊重”,36.56%的大学生表示喜欢过西方的节日,59.6%的大学生表示“最喜欢看欧美剧和日韩剧”,只有27.2%的大学生“最喜欢看国产剧”。这表明大学生对西方的节日与文化产品持肯定甚至是追捧的态度。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58.78%的大学生不认可“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弱”,64.21%的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兴趣”,86.75%的大学生表示“喜欢过中国传统节日”,69.57%的大学生认为“学习国学经典是必要的”,有超过六成(64.55%)的大学生认为“和英语学习相比,汉语学习更重要”。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大学生在文化认同上呈现出的兼容性,一方面体现了大学生身处多元文化的时代对各种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胸怀与心态,另—方面也体现出他们在文化价值观上呈现出无所适从的价值取向。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各种文化的交流、交往、交融日益频繁,各种文化产品良莠不齐,各种文化价值观相互激荡。大学生无所适从的价值取向意味着他们陷入了价值观的迷惘与困惑中,他们对各种文化和文化产品缺乏选择、鉴别与批判能力,从而只能采取“来者不拒”的态度。“无所适从”“来者不拒”实质是一种对文化盲从的表现。“多元”是对“一元”专制的超越,但“多元”并不意味着“肯定一切”“选择一切”,更不意味着可以僭越“一元之根”。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兼容性背后隐匿着对文化的不加选择性和盲从陛,容易陷入文化相对主义的泥淖。

(三)政治认同上的弱化性

政治认同是一国民众从内心深处对国内政治系统所产生的情感上的归属感和依附感,其核心是对政治权力及其运行情况的信任以及对政治系统所倡导的政治价值的信仰。它包括政治体系认同、政治价值认同和政治效能感。政治体系认同,主要指国民对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与政府治理的认同;政治价值认同,主要表现为国民对国家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政治效能感是指国民认为自己的政治参与行为能否影响公共决策和政府治理的能力或感觉。政治认同的实质是信任与信心,它是建立在国民对统治阶级的信任与信心基础上的。只有基于信任与信心,国民才能对本国的政治体系表现出最大的热忱和忠诚,政治价值才能内化为国民内心强烈的心理需求并成为真正具有激励性的价值体系,才能使国民自觉参与社会治理并用自己的行为积极影响政府决策。因此,我们从政治体系认同、政治价值认同和政治效能感三个维度考察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状况。

1.政治体系认同。调查显示(见表4),在政治制度认同方面,33.38%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好”,73.47%的大学生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我国国情”,36.94%的大学生对“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公平的”持肯定态度。这表明大学生对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总体持认同的态度。但由于我国目前尚处于转型期,政治、经济体制处于改革阶段,导致制度安排尚不完善、制度落实尚不到位、制度实施尚不透明,使得部分大学生认同度不高。

所谓政府治理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公共事务的治理,包括政府在经济、教育、文化、卫生、就业、住房、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等方面的管理与服务。调查结果显示(见表5),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保障方面,90.55%的大学生赞同“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77.19%的大学生认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强”,83.32%的大学生感到“我家的生活越来越好”,61.98%的大学生认可“政府为贫困人口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这表明我国政府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得到了大部分大学生的认可与好评。在民主建设方面,61.86%的大学生认为“目前我国社会不公平现象严重”,38.01%的大学生感到“普通公民对国家事务没有发言权”,42.21%的大学生认为“在我国,选举人民代表只是走过场”,88.1%的大学生认为“我国应该增加新闻的透明度”。这说明部分大学生对政府在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拓宽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渠道上等方面认同度不高。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72.64%的大学生感到“对我国的食品安全很不放心”,48.84%的大学生认同“警察能保护我们的安全”,但只有37.31%的大学生认为“我国大多数公职人员是清正廉洁的”,43.32%的大学生认同“人大代表能够代表人民的利益”,49.58%的大学生认可“政府发布的信息是可信的”,47.73%的大学生对“现阶段的司法公正有信心”。由此可见,部分大学生对政府在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方面存在一定的信任危机。

总的来看,大学生对我国政治体系是认同的,并且对国家与政府的信任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但由于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加之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尚不完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一个民主、法治、高效、廉洁、诚信的政府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致使部分大学生对政府与社会缺乏信任感与依附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们对我国政治体系的认同。

2.政治价值认同。调查发现,52.89%的大学生表示“不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22.45%的大学生持相反的观点。政治价值认同是政治认同最核心的部分,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持久陛。它的形成需要建立在大学生强烈的政治体系认同和政治效能感基础上,并通过实践、反思、内化而生成。由于政治价值认同的形成所需条件的复杂性,导致其成为部分大学生最为匮乏的政治认同。

3.政治效能感。调查显示(见表6),48.22%的大学生表示,“在讨论班级问题时,会积极发表意见”;40.13%的大学生表示,“如果对学校的规章制度有意见,会主动提出建议”;62.21%的大学生表示,“会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志愿者活动”;但只有28.95%的大学生表示会“经常看新闻联播”。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政治效能感。部分大学生相信通过参与班级、学校、社会的治理可以影响班级、学校乃至社会的公共政策,提升他们的治理能力。但部分大学生的政治效能感程度不强,他们在对待班级、学校、社会的态度上采取了消极被动或者漠然处之的态度。

从政治体系认同、政治价值认同和政治效能感三个维度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考察发现,大学生对国家制度与治理的信任已基本建立起来,但在政治价值认同上还存在一定的匮乏,陛,在政治效能感上程度不强,大学生在政治认同上呈弱化的态势。

(四)权利与义务认同上的浅表性

权利认同是指法律主体对法律所赋予的索取、要求或利益的认可和主张。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权利的认可与主张,即对法律所赋予个体自身对他人和社会的索取、要求和利益的认知、理解与维护;二是对他人权利的认可,即对法律赋予他人权利的认识、了解、尊重与评价等。义务认同是指法律主体对法律所要求的服务、贡献或付出的感知与认可。义务认同是人们对“应当”从事行为的心甘情愿的服从,是对责任的意愿。权利与义务认同基于人们对法律的尊重、敬畏与崇敬,其实质是一种对法律与权威的信仰感。

调查发现,54.37%的大学生认同“在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说明大部分学生具有平等权利意识;70.57%的大学生认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能得到国家的尊重与保护”,体现了较强的对国家强制力的信赖感;26.74%的大学生认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可以做任何事情”,还有25.76%的大学生对该项选择了不确定,表明部分大学生只认可自己的权利,却没有意识到权利的实现是相对的,是以不影响他人权利的实现为前提的;在维护自身权益方面,“如果购买了假冒伪劣商品”,有41.2%的大学生选择“价格便宜的东西就算了”,10.3%的大学生选择“自认倒霉”,只有6.6%的人选择“到消费者协会投诉”,显示出部分大学生在维护自身权益方面的薄弱性;对于“买盗版产品是可以理解的”,有45.64%的大学生表示认可,31.66%的大学生表示不确定,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对“盗版产品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不甚明了;对于“把别人的照片贴在网上不需要经过他,她的同意”,85.4%的大学生表示不认可,说明绝大部分大学生都意识到这种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利。

在义务方面(见表7),59.51%的大学生认同“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对法律规定的“公民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是了解与服从的;在问到“你是否纳过税”时,只有30%的大学生做出了肯定的回答,70%的大学生的回答是否定的,可能大部分大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工资收入所以就不需要纳税,殊不知,虽然大学生没有直接纳税,但在“不知不觉”中履行了纳税义务,如消费税等,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对纳税义务还不清楚;当问到“如果你的亲戚中有人逃税”,有10.3%的人选择了“不逃税就挣不了钱”,还有20.6%的大学生选择了“那是大人的事,自己管不着”,只有61.7%的大学生选择了“应该依法纳税”,这表明至少有一成的大学生在“面对利益与义务的冲突”时,选择的是“利益”而不是“义务”,显示出他们对待法律义务的漠视感。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大学生对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基本的认知。但还缺乏对权利与义务的深刻认识,特别是对“如何维护自身的权利”“他人权利的尊重”“义务与个人利益冲突时的选择”不甚明了,表明他们在权利与义务认同上具有浅表性的特点,缺乏对法律强烈的尊重、敬畏、崇敬与信仰感。

三、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策略与途径

从调查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总体呈积极态势,他们通过对国民身份、文化、政治与经济、权利与义务的评价与情感,完成和实现着对自我的认同。正如台湾学者江宜桦所指出的,“真正具有世界公民或无政府主义心态者仍是极少数,大部分的人需要知道自己从属于哪一个国家或认同于哪一个国家,就像他们也想要确认自己的性别、家庭、宗教、阶级一样。这是为什么人会探寻国家认同的原因。……无论如何,除非我们否定集体生活对人类的意义,否则国家认同就有它对个体完成自我认同的作用”。但必须指出的是,大学生在国民身份认同上的矛盾性、文化认同上的兼容性、政治认同上的弱化性及权利与认同上的浅表性,表明当代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主要建立在情感、需要、习惯等非理性层面,而不是建立在认知、思维、分析、判断、意志等理陛基础上,大学生国家认同水平不高。这是由大学生在认知上的肤浅性、价值判断上的模糊性、价值选择上的片面性所造成的。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来提高大学生国家认同水平。

第一,学校应充分开展传统文化、国情民情与法治教育,为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水平构建牢固的认知框架。加拿大著名思想家泰勒曾指出,“知道我是谁,就是知道我站在何处。我的认同是由提供框架或视界的承诺和身份规定的,在这种框架和视界内我能够尝试在不同的情况下决定什么是好的或有价值的,或者什么应当做,或者我应赞同或反对什么。换句话说,这是我能够在其中采取一种立场的视界”,也就是说,认同是建立在理性认知基础上的。对一事物丰盈的认知构成人们看待事物的框架与视界,并依据此种框架做出自己的合理判断与选择。同样的,大学生对国家的归属感、忠诚感、立场感、自豪感等认同感是建立在对国情、民情、历史、文化、法律、制度充分了解、认知的基础上。在调查中发现,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语言、文字、习俗及国情、民情了解不足,认知肤浅,从而使他们的国家认同缺乏牢固的根基,一旦受到某些西方思潮、观念的影响,这种不稳定就会急剧地表现出来,或者表现为极度的民族优越感、自豪感,或者表现为极度的自卑感、卑微感;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对国家的法律法规、权利义务缺乏清晰的认知与理解,导致他们不知道应当和如何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特别是在个人的义务与利益发生冲突时,往往“理所当然”地选择后者。为此,学校应采取各种教育形式开展国情、民情、历史、文化、法制方面的教育,为提升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水平奠定牢固的根基。学校可以通过开设专门的选修课,或者将这些知识融入其他课程中,或者通过指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形式使他们充分掌握文化、国情民情与法制方面的知识,为提升他们的国家认同水平建构认知框架。

第二,政府应以善治为目标完善治理能力,为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水平提供坚实的土壤。调查发现让学生,“至少用5个词(或短语)来描述现在的中国”,则“腐败”“贫富差距大”“蒸蒸日上”“没安全感”“社会矛盾”“奢侈浪费”等词汇高居榜首;让学生“至少用5个词(或短语)来描述你理想中的中国”,则“平等”“民主”“强大”“安定”“清廉”“繁荣”“和谐”等词语出现的频率最高;而“就业”“食品安全”“医保”“领土争端”“养老”“三农”等问题则是目前大学生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国家认同水平与政府治理状况有密切关系。只有建立起一个廉洁、高效、法治、民主、诚信、服务的政府,才能培育大学生对国家与政府的信任感和依附感,才能使大学生自觉地将自我利益与国家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因为,“对某一地区或某个社会集团的依附感,向来是人们忠于自己的政治理想、采取政治行动的一种最强大的动力。一个人一旦把他自己同某一地区或某个社会集团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以致在那个范围以外,他的生活就失去任何真正的意义,那么,他就已经准备在必要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护那些利益”。

为此,应以善治为目标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与水平。善治是指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协作管理过程,其目的是避免“无效治理”或“低效治理”。政府应在转变政府职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增强政府公信力、执行力和服务力等方面下工夫,真正建设起一个人民满意的政府,为提升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水平提供坚实的土壤。

第三,社会应宣传、弘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公共价值,为提升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水平提供良性公共空间。对国家的归属感、忠诚感、立场感、自豪感、信任感不仅建立在对民族文化、历史的认同基础上,还需要有公共价值的支撑。与传统社会通常存在着支配个人及社会生活的统一的“整全性”价值相较,在当代社会,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传统社会的价值体系被摧毁,而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核心价值还没有完全建构起来,再加上西方价值观的影响,致使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处于迷惘与困惑之中。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部署,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具体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的是当前中国社会不同阶层、不同族群间就国家发展、社会秩序、公民行为等最根本的政治价值达成的价值共识,它是公共意志的化身,也是一个稳定的政治体系所应当具有的文化基础和文化象征。

因此,作为对现代人生活影响最大的社会而言,不能只进行碎片化的宣传,将具有普遍共识的价值标准只是作为碎片漂浮在人们的伦理生活中。而应当通过报刊、杂志、广播、影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礼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民生活、百姓期待、社情民意勾连起来,凝聚公民之间的共同情感,形成包含共同价值的公共领域或公共空间。社会有义务与责任传播与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特别是将其与百姓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使其成为每个人的心理需求,从而为提升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意识与水平提供良性的空间与平台。

猜你喜欢
国家认同调查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全球化会削弱国家认同感吗
国家认同视域下的核心价值观构建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关系建构取向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