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方法对脑卒中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

2015-12-18 07:40刘建宇吴永刚任国玲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4期
关键词:疼痛感硬膜外麻醉

王 辉 刘建宇 吴永刚 任国玲 孟 丽

河北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 1)麻醉科 2)普外专业 唐山 064000 3)河北唐山市眼科医院麻醉科 唐山 064000 4)河北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麻醉科 唐山 06400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逐渐严重,老年人的健康问题逐渐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1],研究发现,对于脑卒中患者手术麻醉方法的不同对于脑卒中患者的镇痛及治疗效果均有不同的影响[2-3]。本文2012-03—2013-06收治的114例脑卒中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采取3种不同的麻醉方式,比较3种方法的视觉模拟评分、镇痛效果及并发症情况,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对象为2012-03—2013-06收治的114例脑卒中患者,男68 例,女46 例,年龄52~79 岁,平均(62.4±7.86)岁。根据采用麻醉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8例。A 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53~78岁,平均(61.3±7.21);B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52~79岁,平均(63.4±8.56);观察组男23 例,女15 例,年龄53~79岁,平均(61.9±8.02)岁。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A 组采用全身静脉麻醉;B 组采用全身静脉+吸入复合麻醉;C组采用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

1.3 指标与标准

1.3.1 指标:观察3组治疗前及治疗6d、12d、24d、48d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4];3组镇痛效果有效率比较;3组常见并发症(低血压、恶性呕吐、嗜睡、呼吸抑制、死亡及头晕)发病率的比较。

1.3.2 指标标准[5]:镇痛效果:痊愈:患者疼痛感基本消失;改善:疼痛感大部分消失,且疼痛感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有效:治疗后疼痛感有所减轻,疼痛感不影响患者正常休息;无效:治疗后疼痛感未减轻甚至加重,疼痛感影响患者的正常睡眠。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范围0~10分,数值不同,表示不同的疼痛程度,数值越高疼痛程度越高,0分表示基本无疼痛感,10分表示疼痛无法忍受。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治疗前及治疗6d、12d、24d、48d后VAS评分的比较 3组治疗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6d、12d、24d、48d后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治疗前及治疗6d、12d、24d、48d后VAS评分的比较 (±s)

表1 3组治疗前及治疗6d、12d、24d、48d后VAS评分的比较 (±s)

指 标 A组(n=38)B组(n=38)C组(n=38) P值VAS评分 治疗前 2.5±0.26 2.6±0.35 2.6±0.36 >0.05 治疗后6d 2.4±0.31 2.2±0.36 2.0±0.21 <0.05 治疗后12d 2.3±0.28 2.1±0.32 1.8±0.23 <0.05 治疗后24d 2.1±0.29 1.9±0.19 1.6±0.32 <0.05 治疗后48d 2.0±0.19 1.8±0.24 1.4±0.21 <0.05

2.2 3组镇痛效果有效率比较 C 组的镇痛效果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镇痛效果有效率比较 [n(%)]

2.3 3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3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n(%)]

3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在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由脑部的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引起的脑血管意外[6]。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疾病,且无有效治疗方法,具有较高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脑卒中的治疗多采用手术治疗,传统的麻醉方法为静脉全身麻醉方式及全身静脉+吸入复合麻醉,这两种麻醉方式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麻醉效果,但手术后患者的疼痛感会增加,镇痛效果不理想,且存在一定的并发症。近年来,随着现代麻醉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采用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的麻醉方法在脑卒中患者麻醉手术中取得理想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的方法镇痛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常规全身麻醉及复合吸入麻醉。从3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来看,C 组并发症发病率显著低于其他2组,分析原因可能与采用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对麻醉药物的应用量较单纯的全身静脉麻醉所需药物量大大减少,降低对神经元的抑制程度,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极小,且对中枢胆碱能系统的影响也较小,从而减少了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采用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与传统的全身静脉麻醉的麻醉方式相比对脑卒中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效率有显著提高,对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有显著改善,并可有效降低脑卒中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1]彭丽云,陈玲坤.老年患者脑肿瘤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67;69.

[2]孟春,张彦.不同麻醉方法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脑血管自身调节功能影响的比较[J].中国麻醉学杂志,2011,31(2):144-146.

[3]曾志民.不同麻醉方法对外科患者的临床比较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5):51-52.

[4]于静,朱永满,陈祥明,等.不同麻醉方法对下肢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A].浙江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浙江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浙江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浙江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2011:3.

[5]丁依红,顾陈怿,沈利荣,等.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T 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术后镇痛效果[J].中国针灸,2011,31(5):447-450.

猜你喜欢
疼痛感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高原地区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情绪干预及注射手法对儿童预防接种疼痛感的影响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改良硬膜外导管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试论寒烟、李南、荣荣诗歌中的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