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T后处理技术在埋伏牙正畸中的应用价值

2015-12-19 00:58高保军于雪萍王秀云杨法祖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阻生牙颌骨切牙

高保军,于雪萍,王秀云,杨法祖

(河南省封丘县人民医院影像科,河南 封丘 453300)

短篇论著

MSCT后处理技术在埋伏牙正畸中的应用价值

高保军,于雪萍,王秀云,杨法祖

(河南省封丘县人民医院影像科,河南 封丘 453300)

目的:探讨MSCT后处理技术在埋伏牙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诊断的26例复杂埋伏牙并行口腔正畸治疗患者的MSCT及临床资料。结果:26例中埋伏牙40颗,埋伏阻生牙28颗,其中上颌23颗,下颌5颗;埋伏多生牙12颗,均发生在上颌。2例同时发生埋伏阻生牙和埋伏多生牙。术中所见埋伏牙解剖信息与MSCT图像信息基本一致。结论:MSCT后处理技术能获得埋伏牙全面直观、精确清晰的影像信息,对埋伏牙正畸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订具有重要价值。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埋伏牙;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牙齿美观的关注度显著提高,口腔正畸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和普及。口腔正畸技术的发展对影像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X线牙片和曲面断层片是传统的二维检查技术,受成像野、投照角度、组织结构重叠、变形等多种因素影响,所得影像信息很难满足现代口腔正畸的需求。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所获得的影像信息直观、精确、全面,为口腔正畸前制订精准的治疗计划、实现微创、无痛治疗提供依据。笔者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2月我院行MSCT全景牙科成像并行埋伏牙正畸26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以探讨MSCT后处理技术在埋伏牙正畸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7~23岁,平均15岁。口腔专科检查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牙齿排列异常。

1.2仪器与方法采用GE Bright Speed 16层CT扫描仪,扫描参数:120 kV,250 mAs,层厚0.625 mm,螺距0.938,软组织窗(窗宽80 HU,窗位40 HU),骨窗(窗宽2 500 HU,窗位900 HU),矩阵512×512。患者取仰卧位,头先进,上下切牙间咬厚6 mm的无菌纱布,避免上下牙重叠,使微张状态的上下颌间隙层面与扫描线平行,扫描范围自颧弓至下颌骨下缘。所有患者均一次性完成,扫描结束后将原始数据传至AW4.4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采用MPR、MIP、VR及CPR等技术,使图像全景充分显示复杂埋伏牙的解剖关系,以符合口腔正畸需求。

1.3图像分析与测量根据口腔正畸所需的影像信息,明确埋伏牙的数量、位置、形态及与邻近牙、颌骨、唇、颚侧解剖关系,并对其体积、长度、埋伏深度等进行测量,以帮助口腔科医师制定手术计划。

2 结果

本组26例共检出埋伏牙40颗。其中埋伏阻生牙20例,共28颗,发生在上颌17例,23颗;发生在下颌3例,5颗。埋伏多生牙8例,共12颗,均发生在上颌。2例同时发生埋伏阻生牙和埋伏多生牙。埋伏阻生牙为尖牙者16颗,中切牙5颗,侧切牙2颗,第1前磨牙3颗,第2前磨牙2颗。埋伏多生牙位于中切牙之间11颗,侧切牙与中切牙之间1颗(图1,2)。

埋伏阻生牙的形态、体积和长度均与同名正常恒齿无明显差异;埋伏多生牙与相同位置恒牙比较体积偏小,长4.9~26.5 mm,平均16.5 mm。40颗埋伏牙中靠近颚侧21颗,占52.5%;靠近唇侧19颗,占47.5%。按埋伏牙的牙冠生长方向倾斜阻生26颗,占65.0%;横向阻生12颗,占30.0%;倒置阻生2颗,占5.0%。畸形阻生牙7颗,发生率17.5%。在判断埋伏牙唇舌向关系的基础上,测量埋伏牙在颌骨内的深度,从紧邻骨皮质到8.0 mm之间,平均5.5 mm。治疗前依据所得影像信息制定手术方法及入路,26例埋伏牙共18例行正畸牵引治疗,8例拔出多生及阻生埋伏牙。术中所见埋伏牙解剖信息与MSCT图像信息基本一致。

3 讨论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食品越来越精细,咀嚼相对变少,咀嚼对颌骨、牙齿发育的刺激和控制作用降低,造成牙列不齐需口腔正畸治疗者明显增多。颌骨内埋伏牙在口腔正畸中变得越来越常见,颌骨内埋伏牙常见于上颌骨,主要为阻生牙及多生牙,易造成牙齿缺失、牙列紊乱,影响面部美观和咀嚼功能,一般需正畸牵引或拔除,术前精确定位埋伏牙及与颌骨和周围牙的解剖关系十分重要[2-3]。

传统分析埋伏牙多通过口腔检查、牙片或口腔曲面断层片,曲面断层片是埋伏牙诊断最常规的检查方法,但其图像影像重叠、变形、放大失真,不能准确提供三维空间结构信息,仅能满足拔除简单埋伏牙的检查需求[4];对复杂埋伏牙的埋藏深度、萌出方向及与邻近结构的解剖关系不能准确定位,造成拔除术前诊断不清和手术方式及入路选择不准确,易导致不必要的损伤或手术失败[5]。针对牙科专门开发的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具有扫描速度快、辐射剂量小、三维成像等特点[6-7],但仅在部分大型口腔专科医院得到使用,临床普及率极低。

近年来,MSCT的技术水平和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在口腔颌面部疾病特别是埋伏牙正畸中得到广泛应用。MSCT分辨力高,无影像重叠[8-9];可利用多种后处理技术做任意方向的旋转和切割重组图像,多方位、多角度、直观、立体、完整、清晰地显示上下颌骨及牙列的形态结构和位置[10-11],以及埋伏牙的形态、大小、数量、位置、萌出方向、埋藏深度及与邻牙的关系,通过曲面重建将牙列展开达到曲面断层片的效果,更能提供深度、间距、角度等数据测量工具,为口腔正畸治疗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12-13],弥补了常规牙片及曲面断层片的不足,对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本组26例经MSCT横断面及后处理图像共检出埋伏牙40颗,并根据MSCT所提供的三维信息制定治疗方案,术中解剖信息与影像信息基本一致,治疗均顺利完成。

MSCT后处理技术中MPR图像能同时从横断面、冠状面及矢状面观察埋伏牙与颌骨之间的细微结构,有利于局部细节的显示和深度、间距、角度等的测量;但图像不够直观、全面,显示的仍是二维影像[14]。CPR能获取沿着颌骨轴线进行任意曲面重建的全景断层图像,既达到传统曲面断层片的效果,又避免了传统断层片结构重叠、放大失真的缺点,但其空间分辨力略显不足。MIP是通过计算机将具有最大CT值的像素进行重建,利用透视法投影到一个平面上形成图像,通过参数调整,对埋伏牙的数量、形态、位置、倾斜角度及与邻牙的关系等进行更好地显示[15],但立体感差,不能表达深部信息,易遗漏深部较小的多生牙。VR是对容积内不同像素施加不同的透明度,通过透明技术观察颌骨内部的埋伏牙信息,具有深度感,是最真实的三维图像;其容积资料得到完全利用,对比度好,层次清晰;可任意角度旋转、切割,从颚侧及唇侧观察,能自动将密度与色彩结合,立体感及直观性强;能动态调整阈值,避免漏诊,但不能反映颌骨内部特征[16],阈值调节失误可漏诊小的多生埋伏牙。本组综合运用各种后处理技术,未发生漏诊及术后诊断不符情况。

综上所述,MSCT后处理功能强大,能获得埋伏牙全面直观、精确清晰的图像,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对埋伏牙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订具有重要价值。应用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改进扫描参数,降低辐射剂量,放射科医师和口腔科医师充分沟通,使MSCT后处理技术发挥更大的作用。

图1女,13岁,阻生埋伏牙伴多生牙,牙列不齐图1a~1c分别为VR、全景曲面重建及横断面图像。右上中切牙横向阻生(粗箭)伴其后上方多生埋伏牙(细箭)图2男,7岁,畸形多生牙伴阻生埋伏牙图2aVR示阻生埋伏右上中切牙(粗箭)其后似可见牙齿影,多生牙(细箭)占据中切牙位置图2b调整阈值后VR示右上中切牙后的另一畸形多生牙(箭头)图2c横断面图像示畸形多生牙(箭头)

[1]王振平,罗是是,李国,等.MSCT全景齿科重组在埋伏牙拔除中的临床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4,33(9),1328-1330.

[2]徐刚,胡海箐,徐新超,等.多排螺旋CT全景齿科成像技术的临床价值探讨[J].中国CT与MRI杂志,2011,9(3),26-27.

[3]孙田力,吴白龙,方梅.CT三维重建在上颌埋伏牙微创拔除术的临床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7):897-899.

[4]唐小山,汪饶饶,房莉,等.牙科三维CT在埋伏阻生牙助萌中的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9(6):124-127.

[5]张晓洁,郑苍尚,林楚如.锥束CT、螺旋CT和曲面断层片诊断埋伏牙的对比性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4,30(3):269-272.

[6]张余生,张强,张海荣.锥形束CT在多生牙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4,24(5):383-385.

[7]于剑南,王林,王震东,等.上颌腭侧埋伏阻生尖牙CBCT导引下的牵引治疗[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5,31(1):36-40.

[8]杨秀玲,姜秋,李毅,等.螺旋CT在儿童上颌前部埋伏牙定位中的临床应用[J].上海口腔医学,2011,20(4):438-441.

[9]李振刚,吕双志.多层螺旋CT牙成像对埋伏牙定位的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2):204-205.

[10]闻越,程宪国,王军,等.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闭合式外科导萌加正畸牵引治疗埋伏牙中的临床应用[J].口腔医学,2011,31(1):55-56.

[11]许来青,姜曚,丁虹,等.埋伏阻生牙诊断及治疗——埋伏阻生牙的定位及诊断[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2,9(11):641-645.

[12]郭兰田,马珍珍,秦东京.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重组技术在上颌埋伏牙诊断中的应用[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3,36(2):124-125.

[13]田玉楼,刘芳,朴美玲,等.锥形束CT在诊断上颌埋伏牙冠根成角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3,24(4):239-241.

[14]梁凤鸣,陈悦熙,叶更新.多层螺旋CT牙科成像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3,14(1):46-48.

[15]Cotton TP,Geisler TM,Holden ML,et al.Endodontic applications of cone-beam volumetric tomography[J].J Endod,2007,33:1121-1132.

[16]张庆武,林志畑,巫晓平,等.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复杂多生埋伏牙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14(6):419-421.

2015-04-20)

10.3969/j.issn.1672-0512.2015.06.020

高保军,E-mail:1102328916@qq.com。

猜你喜欢
阻生牙颌骨切牙
上颌阻生尖牙牵引治疗后邻近切牙牙根吸收情况的研究
种植体-颌骨界面微动损伤的多指标评价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什么叫阻生齿?如何治疗
CBCT对阻生牙定位及正畸治疗的指导价值
切牙管与上颌中切牙位置关系的定量研究
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对阻生牙定位及正畸治疗的指导价值*
成年骨性Ⅱ类错患者上颌中切牙牙根与切牙管的位置关系研究
46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治疗体会
上颌埋伏阻生牙99例正畸-外科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