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银行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2015-12-19 07:44刘翠
卷宗 2015年11期
关键词:内部审计

刘翠

摘 要:银行业是我国居民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我国企业资金、资源的重要来源。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飞速发展,企业发展策略的变化对银行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的要求,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从现代化风险导向审计角度入手,对我国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现在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运用审计工具存进银行业未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银行审计;内部审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我国企业不断走入世界,成为世界消费市场和供给市场的重要成员。面临不断变化的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我国企业的发展不断受到了来自这些市场的竞争,其迫切的需要对现有技术、产品、市场策略等进行更新和调整,这些改变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的支持。而我国企业的融资、筹资渠道依旧较为单一,其大多数都是通过向银行举债,或者是发行债券的形式来筹集资金用于生产经营的发展。市场环境的变化带来了企业发展策略的变化,从而也就对我国企业融资、筹资的重要来源银行产生了重要影响。

银行业是我国居民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我国企业资金、资源的重要来源。因此,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银行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其一是来自于日益增长的企业和社会居民的需求压力,其二是来自于国家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压力。在我国银行业有着明确的内容资质划分,其主要分为国有银行和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相较国有银行而言,其拥有更加严重的经营压力,其需要保持贷款的回收、利息的回收和市场的拓展。在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增加的今天,银行业内部的压力也不断使银行对贷款业务、理财产品业务的门槛放低,从而给现代化的银行业带来更高的风险。因此,如何减少规避风险,将风险转化为利润,促使我国银行业的健康、有效、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重新审视银行的内部审计工作。

1 审计工作对银行工作的重要性

内部审计是银行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银行业而言,其不仅仅需要接受企业内部的审计,而且需要接受银监会的审查。良好的内部审计工作能够帮助我国银行更好的对日常业务进行审查,能够更好的帮助我国银行对银行从业人员的绩效进行考评,从而能够营造银行内部发展的良好环境,建立银行在投资者、消费者心中的形象,进而增加银行的市场经营范围。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我国银行业不仅要面对来自国内银行的压力,而且随着改革开放自有化市场的建立,还需要面临来自于国际外资银行的压力。为了更好的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国银行近年来不断放低贷款利率,调高存款利率,并且为了顺应时代投资者的需要,在银行内部开展了大量的新业务,例如:公积金业务;消费贷款业务;理财产品业务等。多元化的业务已经让银行的工作人员和领导们捉襟见肘,其不断的面临着变化市场的压力,从而对其日常工作和心理都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对银行业造成的影响,就必须大力推进风险导向为主的内部审计。

风险导向视角的内部审计与传统审计的观点不同,其并不将风险作为缺点,而是作为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并且要求在风险管理过程中要抓大放小,利用多种风险管理工具。银行业务的增多、标准的降低,都会给我国银行业的发展造成巨大影响,带来巨大的风险。开展以风险导向为视角的内部审计工作,就能够有效的减少这些来自于环境变化所引起的问题,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银行从业人员的压力,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和热情,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有利于银行更好的处理好各类业务关系。

2 我国银行内部审计中存在的现状及其问题

2.1 我国银行缺乏风险管理意识

我国银行缺乏风险管理的意识。在面临着市场竞争逐渐加剧的环境,我国银行为了在市场当中争取到更多的客户、投资者,他们不断放低贷款门槛。就拿最为常见的二手房交易市场来说。国家公积金贷款中心规定,购买二手房的贷款人,其贷款年限加房龄不能够超过35年。国家这样规定,其是充分考虑到了二手房的质量问题,如果某一天过老、过旧的房子变成危房,其将一文不值。如果还款人出现逾期,将很难归还公积金中心本金利息。但是,我国商业银行为了获得更多的顾客,取得更多的利益,其与许多房地产中介公司相互联合,不看重长期受益,只看重短期受益,将房龄与贷款年限延长至60年。从而,致使了我国银行经常发生顾客无法偿还贷款,抵押物又一文不值的情况,给我国商业银行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因此,可以发现我国银行在对利益的追求上,缺乏风险防范意识,不能够对风险进行很好的预防和处理。

2.2 我国银行缺乏内部审计相关人才

我国银行缺乏内部审计相关人才。开展风险导向审计对我国银行的要求很高。在我国银行存在着这样一个现状就是银行分为前台和后台人员。前台人员主要从事销售业务,后台人员主要从事审批、核算业务。只有在一些小银行,他们人手不足才会一人多职开展工作。而这种工作的划分方式,造成了我国银行内部经营管理的脱节,并且极其不利于审计人员的培养。对于银行内部审计人员而言,现代化的环境对其要求十分高。其不仅仅要在前台、后台从事多年工作,而且需要拥有银行内部的人际网络。反观我国银行内部审计人员,其并不拥有整个银行业务流程的工作经验,或者是没有形成固有的银行业务工作链思想,他们只从事过前台或者是后台某一方面的工作,从而给我国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带来影响。

2.3 我国银行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程度较低

我国银行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的程度依旧较低。互联网科技给当代各个行业的发展都带来了冲击。其一方面促使了我国各行各业整体技术水平的上升,另一方面也给我国各行各业的日常经营管理造成了严重的风险。特别是对于银行业而言,其需要对客户的信息进行保密,如果出现网络盗取、遗失等问题,将会给银行和顾客造成严重的损失。我国银行对于内部信息化技术的研发和信息平台的构建不是很完善。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我国银行不能够设计出更加符合人性化、易于操作的网上银行网页;第二是我国银行对顾客财产所采用的电子银行保障措施依旧不足。因此,通过这两个问题的研究可以发现,我国银行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的程度较低,其存在大量可能威胁到顾客利益的相關问题。

3 在我国银行内部广泛开展和普及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对策和建议

3.1 树立风险管理意识

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银行普及现代化风险导向审计工作,就必须树立起整个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意识。为此,我国政府及银监会应当强调风险管理在行业工作当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非常迅速,从而导致了由于发展过快产生的很多遗留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并且,我国政府对国家有关政策的调整过于快速,让很多银行及其上下游企业不能很好的適应新规范的要求。因此,我国政府及银监会应当在保持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将制度的变革与企业、行业的实际联系起来,重视风险管理,为开发风险管理工作、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奠定良好的基础。对各银行而言, 需要界定风险范围、理顺风险责任、建立风险模型和风险防范机制,积极引入风险导向审计理念, 将风险控制贯穿于审计的全过程, 达到提高审计质量的目的。

3.2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银行中的普及需要银行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和人员的支持。只有在银行内部拥有了这些基础之后,才能够实现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全员化、高效化和普及化。为此,我国银行应当对现有岗位的划分进行调整,创建一个适合人才晋升、人才发展的有效机制,通过银行内部组织文化的熏陶、工作经验的培养,在银行内部形成一套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从而,有效的减少由于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低下不能够很好的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我国银行还应当放开自己的胸怀,增加对员工的容忍程度,把握风险与机遇并存的理念,将银行日常业务的责任下发给每个员工,从而让其能够拥有充足的锻炼机会。

3.3 发展计算机辅助审计

在上文当中作者指出,我国银行现有软件技术系统发展层次较低,其不能够符合现代顾客的需要,也不能促进企业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互联网工具和电脑技术是当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重要支撑。我国银行应当大力发展计算机辅助审计,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去获取有效的信息、高质量的信息,从而能够让审计业务的开展更加具有坚实的基础。并且在高质量、及时传递的信息基础上也能够极大的提升银行审计工作开展的效率。另外,我国银行也应当探索和建立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非现场内部审计监督体系,从而逐步实现各个银行分支机构之间以及同级被监督的对象之间,能够顺利的实现非现场监管资料的收集,以及报送,从而利用网络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实现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4 结论

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以发现,开展以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工作,其不仅仅是时代的要求、环境的要求,而且是我国银行未来发展的要求。为了更好的促进风险导向审计工作在我国各大银行内部的有效实施和开展,我国银行就必须明确风险导向审计工作的含义及其开展的重点,并且充分集合我国现有银行内部审计工作开展中的问题。为此,作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树立风险管理意识;二是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三是发展计算机辅助审计。通过以上三点建议的提出,作者谨此希望能够促使我国风险导向审计工作在我国银行内开展的普遍性、效率性和质量能够不断的提升,从而为我国银行未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制度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尹文倩. 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架构思索[J]. 中国金融家. 2009(01)

[2] 王迈利. 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审计探析[J]. 经济师. 2009(03)

猜你喜欢
内部审计
浅析企业内部审计实施过程的几点思考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
内部审计在企业境外投资中的运用研究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电力企业财务会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