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完美主义对抑郁的影响:非理性信念的中介作用

2015-12-21 03:27曾建
关键词:完美主义信念个体

曾建

(福建师范大学 福清分校教育学院,福建 福清 350100)

大学生完美主义对抑郁的影响:非理性信念的中介作用

曾建

(福建师范大学 福清分校教育学院,福建 福清 350100)

目的:探讨非理性信念在大学生完美主义与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运用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CFMPS)、大学生不合理信念问卷(IB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随机选取的693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①大学生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与非理性信念、抑郁均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适应良好的完美主义与非理性信念、抑郁均呈显著负相关;非理性信念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②大学生适应良好、适应不良完美主义分别对抑郁有直接的负向和正向预测效应,非理性信念在这预测作用中均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非理性信念在完美主义与抑郁之间存在中介效应,这对适应不良完美主义者的临床干预有重要应用价值。

大学生;完美主义;非理性信念;抑郁情绪

完美主义是一种强迫性、无休止地追求高目标并伴有批判性自我评估倾向的人格特征(Burns,1983)[1-2],一般分为适应良好和适应不良两个方面,前者是设置现实可行的目标并通过努力来获取成功的一种倾向;而后者是设置近乎苛刻的标准,为回避失败强迫自己达到既定标准和目标的一种倾向[3-4]。抑郁是一种不良情绪状态,是现今大学生比较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5]。研究表明,抑郁与完美主义相关,大学生抑郁与适应不良完美主义呈显著正相关,与适应良好完美主义呈显著负相关;适应良好、适应不良完美主义分别能负向和正向预测抑郁情绪[6-7]。

Ellis认为非理性信念是产生抑郁的重要原因之一,具体来说是由于个体坚持认为自身主观愿望必须被完美实现[8],这种完美主义非理性信念不合理的根源是由于我们对某个成就目标的过度需求。许多研究者认为在应激情境下适应不良完美主义者更多地采取消极应对方式[9],其原因就是他们对成就目标的过度需求,认为所有的目标都必须被完美实现,这种非理性的完美主义常常使个体进行不合理的思考,从而容易导致个体抑郁的产生。而适应良好完美主义者,在追求成功时能够积极合理地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避免负面情绪,从而较难引起抑郁的产生。

研究表明,抑郁障碍患者的非理性信念水平显著高于常人[10],个体或多或少所拥有的低挫折忍耐、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等非理性信念维度都是给个体带来更多负面情绪的重要因素。由此看来,拥有更多非理性信念的个体会比平常人更容易出现抑郁情绪。

基于以上讨论,很可能非理性信念是完美主义与抑郁情绪之间的中介变量。因此,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探讨大学生从非理性信念在完美主义与抑郁之间存在的中介效应,从而有助于加深对完美主义与抑郁的认识,也对由适应不良引起的抑郁干预策略的提出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一、方 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发送电子邮件随机抽样,向大学生发放问卷693份,回收有效问卷615份,有效率为88%,被试平均年龄为20.26±1.08岁。其中男生256名,女生359名,文科生296人,理科生319人;居住地为城镇267人,农村348人;独生子女190人,非独生子女425人。

2.研究工具。第一,《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量表》 (Chinese version FrostMultidimensional Perfectionism Scale,简称CFMPS)。本文采用中文版的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包含“关注错误”,“父母期望”、“个人标准”、“条理性”和“行动疑虑”五个维度,共27个项目。其中条理性维度单独计分,作为适应良好完美主义,其他四个维度为适应不良完美主义。该量表采用5级评分方法,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该量表有良好的信效度,各维度的重测信度为0.63-0.82,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64-0.81,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11]。

第二,《大学生不合理信念问卷》(Irrational BeliefsScale,简称IBS)。本文采用王玉编制的《大学生不合理信念问卷》,包括“绝对化要求”、“糟糕至极”、“低挫折忍耐”和“概括化评论”四个维度,共15个项目,采取5点计分的方式,得分越低说明非理性信念越低。总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850,分量表的重测系数均在0.743以上[12]。

第三,《抑郁自评量表》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简称SDS)。本文采用窗体顶端由Zung编制的Zung氏的抑郁自评量表,包括躯体性症状、精神性情感症状、精神运动性障碍、抑郁心理障碍4个维度,共20个项目,各维度分别反映出身体症状、精神行为及心理体验和抑郁心情。量表采用4级计分方式,具有良好的信效度[13]。粗分乘以1.25后,取整数部分作为标准分,分值越高表明抑郁程度越高;我国以SDS标准分≥53为有抑郁症状。

3.数据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研究对象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涉及到的统计方法主要包括变量间各维度的相关分析、中介效应回归检验。

二、结果分析

1.完美主义、非理性信念与抑郁的相关分析。如表1所示,由积差相关分析可得,适应不良完美主义分别与抑郁、非理性信念呈显著正相关;而适应良好完美主义分别与抑郁、非理性信念呈显著负相关;非理性信念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

表1 完美主义、非理性信念与抑郁的相关分析 (n=615)

2.非理性信念在抑郁与完美主义之间的中介模型分析。根据温忠麟中介效应检验的相关原理方法,采用回归分析探索非理性信念在完美主义与抑郁的中介效应,首先分析非理性信念在适应不良完美主义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14]。在回归方程一里,以适应不良完美主义为自变量,非理性信念为中介变量,抑郁为因变量,检测自变量对因变量的直接作用,结果表明,适应不良完美主义对抑郁预测显著(R2=0.18,P<0.01);接着在回归方程二里,检验自变量对中介变量的直接效应,结果表示,适应不良完美主义能显著预测非理性信念(R2=0.40,P<0.01);最后在回归方程三里,检测中介变量对因变量的直接作用,同时考察自变量、中介变量对因变量的直接和间接效应,结果表明,非理性信念对预测抑郁具有显著性(R2=0.27,P<0.01),即使加入非理性信念这一变量后,适应不良完美主义对抑郁的直接效应有所下降,但仍具有显著性(R2= 0.27,P<0.01)。由表2可知,综合相应的结果分析,表明非理性信念在适应不良完美主义与抑郁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为54.2%;其次,用同样的方法探索非理性信念在适应良好完美主义与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以适应良好完美主义为自变量,非理性信念为中介变量,抑郁为因变量,检测三个回归方程回归系数的显著性,由表3可知。非理性信念在适应良好完美主义与抑郁之间也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为31.3%。综上分析可知,非理性信念在大学生完美主义与抑郁情绪之间具有中介效应。

三、讨 论

综上分析,完美主义对抑郁具有重要预测作用。适应不良完美主义者由于给自己制定了过高的标准,使自身难以实现自定的目标,需要难以得到满足,完美倾向越加严重,长此以往将体验到更多的负面情绪和挫败感,引发抑郁情绪的产生;而适应良好的完美主义者倾向于制定现实可行的标准,能够客观合理的看待自己、他人和环境因素,相对而言,他们更加重视追求完美的过程因素,而对达不到完美的结果担心较少,因此他们比较少经历和体验到消极情绪,抑郁水平也相对较低。

表2 非理性信念在适应不良完美主义与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n=615)

表3 非理性信念在适应良好完美主义与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n=615)

完美主义与非理性信念呈显著正相关,具体表现为适应不良完美主义的分值越高,非理性信念的水平就越高。在完美主义量表中,条理性是一种对规范、条理化的要求,是良好的完美主义表现,而非理性信念比较容易产生消极影响,所以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不合情理消极信念,所以这二者呈显著负相关。除条理性外,完美主义量表中其他维度都容易使个体对高标准过度关注和追求,从而产生不合实际的完美倾向,也容易对自己、他人和环境进行不合理思考,导致怨天尤人等负面甚至抑郁情绪产生。

非理性信念对抑郁情绪具有十分良好的预测效应。Ellis的ABC理论认为事情发生的一切根源来自于个体的理念、看法与解释,在诱发事件A和行为结果C之间的态度B对于个体能否得出合理又积极的结果起着关键作用。若B代表着理性的看法和解释,个体就倾向于得出积极的结果;反之若这个B代表着非理性的信念和态度,个体就倾向于得出消极的结果。在非理性信念的各个维度中,绝对化要求是指个体对某事件的发生抱以必然的倾向,坚持要么一定发生或者一定不发生的信念;过分概括化是指个体不能依据整体全面地看待事物,常常得出以偏概全的结论,是一种不合理认知倾向;糟糕至极是指个体面对某一事件的发生,产生一种感觉十分糟糕和焦虑的心理体验;低挫折忍耐是指个体对挫折的忍受程度低,通常表现为遇到挫折缺乏耐受力,容易把问题和挫折严重化。因此,不难看出有上述不合理信念的人往往会更容易体验到抑郁情绪。要想使完美主义者摆脱抑郁心境就要先纠正其不合理的信念,才能帮助其走出困境。

研究还验证了完美主义可以通过非理性信念来影响抑郁。根据完美主义的双重过程模型,适应不良完美主义者对于自己有过高的要求,常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否定评价,进而产生不良情绪体验,采取回避失败的消极态度,因此容易产生抑郁。适应良好完美主义者制定的标准通常是自己力所能及的,就算达不到预定的高标准,产生了不良情绪,他们也能够较快找到产生这些情绪的根源,理性地看待事物,所以他们较少陷入抑郁状态。Ellis的理性情绪理论认为,非理性信念较高的人更倾向消极地看待事物,对事物采取的是一种非理性思考,能产生更多的消极情绪,容易产生抑郁情绪;相反的,非理性信念低的人能够客观理性地对待事物,常以积极的角度看待事物,较少出现抑郁状态[15]。因此同样是由完美主义引发的负面体验,非理性信念低的人倾向于理性看待问题,找到消极情绪的原因解决问题,而非理性信念高的人则不能理智地评价这些负性情绪,进行合理的归因,进而陷入抑郁。综上还可以看出,面对完美主义引发的相关不良情绪,不同的完美主义者和非理性信念的程度不同,抑郁水平也各不相同。

本研究结果对大学生完美主义所引起的抑郁情绪的干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大学生因无法达到自己设定的高标准而产生负面情绪时,如果能改变或者降低他们的非理性信念,有助于尽快地帮助他们恢复到原有的正常心境,从而有效避免其抑郁情绪的产生和发展。若某事物的发生与个体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个体会难以接受和适应,从而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之中,这时应该告诉他们事物都有其发展的规律,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会依个人的意愿而转移。当事情的发展不合心意时或是比较糟糕时,不应该认为其就是糟糕至极,应该整体地看待整个事件,不应太过分概括化,凡事有利有弊,应该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不该被小小的挫折所打倒,努力提高自身的耐受力勇于面临挫折与挑战。总而言之,当个体出现非理性信念时,应该给予个体合理有效的矫正,帮助他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理性地思考,减少偏激、荒谬的想法,并学会独自面对消极事件,当同样事件再发生时,就能较少地受到抑郁情绪的影响并能尽快地从抑郁心境中恢复过来。◆

[1]Burns DD.The spouse who is a perfectionist[J].Medical aspects of human sexuality,1983,17(3):219-230.18(2):170-172.

[2]Dunk ley D M,Blankstein K R,Zuroff D C,et al.Self-critical and personal standards factors of perfectionism located within the five-factormodelofpersonality[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6,40(3):409-420

[3]杨丽,翟瑞龙,朱晓坤,等.领悟社会支持在完美主义和抑郁间的中介效应[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1,20

(5):441-443.

[4]张斌,蔡太生,罗兴伟,等.大学生完美主义对抑郁症状的预测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1):101-105.

[5]张秀阁,杨丽,梁宝勇,等.以自尊为中介因素的完美主义与抑郁的关系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6(3):217-222.

[6]张斌.大学生完美主义特质的测量及其与抑郁的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7]康华洁,陈晓.大学生完美主义与抑郁、人际敏感及自杀意念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110-113.

[8]Hewitt& Flett.Perfectionism [M].Washington,DC,New York:W.W.Norton,2000,217-223.

[9]刘敏,赵富才,庄伟,等.青少年完美主义与应付方式和抑郁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08):717-719.

[10]赵丽俊,张卫东,李古忠.抑郁障碍患者非理性信念特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4):489-490.

[11]訾非,周旭.中文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6):560-563.

[12]王玉.大学生非理性信念对其震后应激反应的预测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3]张丹霞,罗家洪,彭林珍,等.大学生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结果因子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2(5):61-63.

[14]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36(5):614-620.

[15]孙艳平.完美主义、非理性信念与抑郁的关系[D].济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Students Perfectionism Effect on Depression:Intermediary Role of the Irrational Beliefs

Zeng Jian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qing Fujian,350100)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irrationalbeliefs between students perfectionism and depression.M ethods:693 college students random ly selected for testing through Frost Multidimensional Perfectionism Scale(CFMPS),Students Irrational BeliefsQuestionnaire(IBS)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Results:①Bad perfectionism for college students h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irrational beliefs and depression;Good perfectionism for students showed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irrational beliefs and depression;Irrationalbeliefswere in a significant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depression.②Bad or good perfectionism has a direct negative or positive predictive effect for depression,irrational beliefs in both predict played a partial intermediary role.Conclusion:Irrational beliefs played intermediary role between perfectionism and depression,which have importantapplications for clinical interventions.

college students,perfectionism,irrational beliefs,depression

R-052

A

1674-0416(2015)04-0068-04

[责任编辑:刘 芳]

2015-07-03

曾建,男,1985年生,福建福清人,助教,教育原理专业硕士。

猜你喜欢
完美主义信念个体
你是完美主义的领导吗?
为了信念
发光的信念
完美是个坑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信念
完美主义是完美,还是完蛋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信念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