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

2015-12-23 09:30杨春河
魅力中国 2015年19期
关键词:目标有效性教学方法

杨春河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语文阅读可以学习祖国的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的精神,拓宽小学生的眼界与知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不断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与此同时,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也是是学生识字,认词的关键途径,是学习作文写作的正确方法。因此在实施阅读教学时需要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现状分析

1.1阅读教学目标流于形式

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标标准中的三维目标,同时这也是教师教学的整体目标。三维目标不应该割裂开来,有的教师为了学生能考取高分,只注重“知识与能力”这一目标的达成,而忽略了“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能力培养;其次,存在教学目标盲目参照教学参考和网上教案的现象,有些教龄较大的教师,教学目标没能与时俱进,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自己的教学目标,甚至设计教学目标只是为了应付检测,教师在课程结束后无法述说自己的教学目标;部分教师为了凸显自己教学的“独特性”,会将目标设计的过大和过于抽象,在教学完成后,无法通过学生的学习结果来判断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1.2学生学习兴趣减弱许多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之前,会提出关于关键段理解和文章主题的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阅读,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会致使学生在阅读时专注于寻求问题答案,无法达到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从阅读中获取乐趣的目的,将阅读变为了机械的做题训练,在考察时可能会有好的阅读成绩,但是这会大大地降低学生的阅读乐趣,不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同时这也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集中注意力学习的现象,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会受到同辈极大地影响,一旦没了课堂学习的氛围,学习的积极性会急剧降低,因此一旦课堂上的学习内容不能吸引小学生,也会致使学生学习兴趣减弱。

1.3教师阅读教学方法单一

不同的教学手段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有直接影响。好的教学手段应该在课堂中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进来,而不是让学生游离在课堂之外,一味地被动接受老师的输出。谈话法和讲授法这种低效的教学手段很难让学生参与进来,小学生是无法长时间高度集中注意力来听教师讲课的,因此这种教学方法会极大的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阅读积极性,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堂中进行课文朗读和关键段落分析这些方面,导致了阅读教学枯燥无味,长此以往,由于体会不到阅读的乐趣,学生自然会产生厌恶阅读的情绪,导致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效率低下。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2.1提高学生字、词、句的認识能力和理解能力

小学生的字、词、句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要提高学生看文识字的能力,和对句子、段落的理解能力。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以激励的方式鼓励大家积极识字、积极理解和交流。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开展识字大会、昕写大会等,挑出学生阅读材料中较难的字来让学生辨别,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准确认识、记忆这些字,还能提高学生在阅读中的注意力,让学生认真地投入到阅读中去。

2.2完善阅读教学整个过程

小学语文的阅读目标应包含合理的教学目标、丰富的教学内容、合适的教学方法以及正确的教学评价。阅读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到教学的有效性,只有关注阅读教学中的整个环节,完善每个环节的教学步骤,阅读教学才能更加高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只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下功夫,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会陷入瓶颈。因此需要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力求明确具体,不应将描述教学内容或者教学过程作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明确地表述出预期的教学结果,描述学生在结束阅读教学课程后可观测的反应和现象。阅读教学的内容直接影响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所有的知识点都是通过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的。因此需要语文教师谨慎地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学方法应该积极参考教学的情境,不要为了追求“新”而忽略学生实际情况,也一味地使用同一种教学方法,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应用多种教学方法,达到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3明确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阅读

明确阅读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阅读的保障。只有学生明确了阅读方向和目标,才能真正体现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教学的价值。找到阅读和学习的方向。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教师应让学生在阅读本文时清楚地了解应考虑哪些问题。他们应该提取文章中暗示的因素,并应使用这些文本信息来挖掘作者的情感。 因此,才能与自己的情绪共鸣,并提高学生的阅读体验。通过建立这样一个教学目标,学生可以在实际阅读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阅读过程中,他们更加关注阅读的内容,不断提高小学语文的阅读效果,提高阅读教学水平。

2.4引导学生展开交流,在交流中升华认知

在学生充分阅读和积极思考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讲话,发表意见和看法,充分将自己的见解与看法表达出来,让学生真正实现个性化阅读。教师应该为学生创建一个交流和互动的平台,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习说话,学会倾听,学会总结,让学生在交流与讨论中拓宽学生的认知空间,扩大深度和广度,引导学生向着更深层次探索。当学生的看法发生偏差时,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加以纠正:当学生的意见不同时,学生可以通过激烈的讨论达成共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打破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以教为中心,一切以标准答案为中心的封闭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放学生的思想观念,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和思维。这样课堂才能出现更多的“标新立异”,拥有更多不同的声音,才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这样的阅读教学才是我们所追求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语文阅读综合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动态过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提高阅读有效性是一线教师永恒追求的教学目标,而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技巧把握是关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各年级阶段学生的差异性确定教学设计及目标,从教学实践中总结能切实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参考文献

[1]陈明贵,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3(07):39-40.

[2]田春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4(06):160-161.

猜你喜欢
目标有效性教学方法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