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岩光 李雪莲: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2015-12-23 09:30张岩光李雪莲
魅力中国 2015年19期
关键词:质量小学策略

张岩光 李雪莲

摘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科目。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能力;在与教师互动的过程当中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同时课外阅读活动的展开也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加深对知识的积累。从而全方面、综合性地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 语文 教学 质量 策略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是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的目的,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始终要努力的方向。同样的,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职责。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多媒体教学法,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经常会因为理解上的困难,造成自己对知识掌握的不完整,尤其是小学语文课堂当中关于古诗的学习。由于小学生刚刚接触古代文学,对一些古文中的基本用词和用语积累不深,以至于对古诗的学习和记忆造成一定的困扰。而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课件的展示帮助学生对古诗进行直观的理解,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比如,在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堂关于《小儿垂钓>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快速地预习和朗读,在阅读过程中自己去尝试理解古诗所表达的含义。其次,教师让学生谈一谈在预习过程当中自己对古诗的理解,教师对学生回答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接下来,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古诗的学习,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古诗当中描述的画面,在屏幕上,让学生对古诗描写的情景进行直观的理解。最后,教师再结合多媒体进行讲解,对学生之前的回答过程当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和补充,让学生在纠正自己错误的同时,加深对古诗内容的理解,进而提升自己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在以上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抓住学生因对古文知识接触少、积累不足而造成理解上的苦难,利用多媒体教学法,将古诗描写情景直观的展示在学生的眼前,提升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

二、重视课前有效预习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做好课前预习,既是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准备,又是培養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了才知道难点、重点是什么,不懂的地方在哪里,心中有数,听讲才能主动,才能容易与教师产生共鸣,配合默契,积极主动去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真正去思考的只是一小部分学生,很多学生是还没来得及有自己的想法,就被别人的答案替代了。久而久之,他们就形成了一种惰性,上课只是坐着等结果,从不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他们课前没有预习。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和抓好课前预习,使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有思考的时间,但是,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未必就能让学生喜欢预习;积极参与预习,更不等于有效预习。为了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必须做到:一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二要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合于不同层次学生的预习项目;三要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不然学生就会觉得课堂教学与学生预习不预习无关,从而降低了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三、情景教学法,提高学生课堂积极参与性

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当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提升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然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激情的讲解与学生无精打采的听课状态形成鲜明对比。而情景教学法在教学课堂当中的应用,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比如,在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关于《狐假虎威》的教学过程当中。首先,教师让学生进行课堂上的快速预习,在预习过程当中提升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其次,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课文的学习,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与自己预习时的理解进行相互对照,纠正错误的理解,补充欠缺的知识点,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接下来,教师开创教学情境,利用“小话剧”让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对课本内容进行生动化的情景再现,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当中。通过小话剧的表演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对课文知识的巩固和理解。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相关的总结,并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同时鼓励学生课下多查找相关的小故事进行阅读,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培养热爱读书的习惯。在以上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抓住传统教学课堂当中学生与教师无法形成有效的课堂互动这一特点,展开情景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小话剧”的表演,积极的参与课堂的学习过程当中,活跃课堂氛围,提丹自己对课本知识内容的理解能力。

四、课外阅读法,拓展学生的视野

语文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目。课堂上的语文课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积累,但是单靠课堂的知识积累无法提升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在新课标教学理念地指导下,课外阅读课程的开设便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课外材料的过程当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促进成绩的进步,为学生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在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堂关于《卧薪尝胆》的教学过程当中。首先,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快速地预习,排除阅读过程当中的生字词,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排除障碍。其次,教师带领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并让学生将课堂上教师讲解的内容与自己理解的内容进行对比,加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接下来,教师展开课外阅读课堂,让学生利用手中的书籍材料对“卧薪尝胆”这则成语小故事进行深入的理解,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经过、结果和涉及到的主要人物。帮助学生拓展视野积累知识底蕴。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总结,并指导学生对课本内容与课外读物当中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对照整理,梳理知识体系,促进学生成绩的提升。

五、结语

在以上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抓住课外读物对课本知识的补充的特点,在课堂上展开阅读课程,让学生在阅读过程当中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加强了自己的知识积累,为今后语文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国亮.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新课程(中),2012年09期.

[2]王小梅.浅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新课程(中),2015年11期.

[3]韩娟娟.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升探究[J].祖国,2015年21期.

猜你喜欢
质量小学策略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Passage Four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