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2015-12-23 09:30王有德
魅力中国 2015年19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方法

王有德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还不够成熟且学习能力较强,因此在这个阶段进行思想品德的培养能够在今后的学习还是工作中都会有所帮助。思想品德教育关乎一个民族的兴衰,是传承民族优秀品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学校里教师应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生活化教学源于对手生活的理解和探索,借助生活的美好以此来加强思想品德对学生的影响,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和品德的提高。本文则通过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当今现状和弊端作为探讨,以此提出几点方法供其他教师作为参考。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生活化教学模式 应用方法

前言:

教师工作者们的工作重心一直以来都是在如何更好的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的进步。小学生对外界事物好奇心强且学习模仿能力较强,因此在小学阶段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未来发展乃至人生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应注重生活对思想品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所认识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因此本文对教师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来提高小学生思想品德展开了分析和探索。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意义

(一)有利于小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教师应用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可以通过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使得学生更加容易的理解,也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方法以多媒体为基础进行情景再现,让学生们对生活化的细节和内容理解更加深刻,从而做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灵活的运用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1]。

(二)有利于促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优化创新

传统的思想教学方式采用较为单一枯燥的传授方式,其形式上采用灌输的形式,不仅无法起到一定的效果且甚至使得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应用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创新优化了教学方式,起到了显著的效果。一方面全新的教学理念倡导了素质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的作用是加以引导正确的方向,小学中那采用生活化教学与教学理念相符合;另一方面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課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教师进行生活化教学方式是对生活的一种反映,有利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制度的改革,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二、当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地区的教师对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力度不够,整体形势令人堪忧。小学阶段是学生吸收知识、懂得道理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家长和教师应着重帮助学生培养和塑造其良好的三观,使其在未来能够健康成长,但是许多地区的小学将成绩和升学率作为教学的重点,注重知识的学习忽略思想道德的培养,使得学生在思想方面存在漏洞。近几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比重逐年上升,其根本原因激就是没有完善的价值体系和三观。学习和思想同等重要,只有考虑到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才能做到双赢。只有知识得到了提高、道德修养也进行了完善,这样才真正达到了教育的目的[2]。

三、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应用的方法

(一)营造良好学习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精神,保持学生上课的良好状态。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可以生活为基础参考学生们的生活环境构建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找寻联系、增长知识培养道德品质。例如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养老样,陪伴老人一整天的时间,给老人们表演一些节目给予老人们活力和乐趣,同时学生自身也能增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二)教学内容和实际相结合

小学思想道德教育中,采用生活化教育就是联系生活把握和教材的关联性,通过通俗易懂的理论知识来对学生讲述思想道德有关知识,其整体过程由浅显到深入,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们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年纪较小,对外界的认知还停留在表面的阶段,因此从生活中入手才能让学生对思想道德相关知识印象深刻,铭记于心。教师在进行举例时也应结合学生的精力,以学生围着学生为中心搜寻生活的案例,对学生做出的反应判断学生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针对学生的行为结合教材展开品德教育。还可以让其他学生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不断改正立身的错误。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了学生自我反省能力,树立了良好的前进法方向[3]。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全方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娱乐设施出现的也层出不穷。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诱惑也很多。在心理方面情感和思想上也会受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教师教学实践中应选择多种方式,根据学生内心需要和特征进行。例如采用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图片鉴赏教学等等。以爱国为主题的课程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制定出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观看战士们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的壮烈举措,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提高了学生真挚的爱国情怀,也让学生了解到当今和谐社会来之不易,要更加珍惜,平等对待身边每一个人,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教师还可以用图片法讲述古代晋人王祥为了给母亲捕鱼而在严寒的冬天用自己使得身体融化冰层寻找鲤鱼的故事,通过一幅幅图片介绍,让学生逐渐认识到孝道重要意义,并在生活中付诸于实践。

(四)结合社会,引导学生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对人们的思想道德要求标准也越来越高。因此教师应多加引导学生多涉及到社会生活中去,带动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习知识。教师应鼓励学生多体验一下生活,对生活有所理解,然后再寻找正确的方式培养道德品质。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在车辆稀少的马路附近打扫卫生,让学生们切身体会到环卫工人的辛苦和不易。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加强学生勤劳刻苦的品质,完善自身道德品质。

结语:

总之,思想品德课程是小学生在塑造自身品德修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举措,单纯的通过教师讲述理论知识并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水平,所以给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并完善品德修养,从而形成正确的三观,保持阳光积极的人生态度,为祖国的未来输送全方位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吉旺.浅析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

[2]郭艺玲.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

[3]张丹丹.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实践[J].新课程(小学).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方法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基于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研究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关于新课标理念在小学数学竞赛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应用刍议
愉快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探讨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初探
“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品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