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高校共青团思想教育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5-12-23 09:30钟思远
魅力中国 2015年19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建设共青团高校

钟思远

摘要:高校共青团工作要在紧紧围绕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和学校中心任务开展工作的同时,必须要认真研究如何更好地应对学校教育改革给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团的活动开展、团的组织建设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应针对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构建高校共青团思想教育建设工作的新休系。

关键词:高校 共青团 思想政治建设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本世纪的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当代大学生在未来的二十年内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和生力军。他们的思想状况和精神面貌如何,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党联系广大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对高校共青团的要求,也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职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社会意识形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广大学生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及自身需要对高校共青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努力开拓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是当前高校共青团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切实认清当前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

这一代大学生生长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他们的思想政治变化是在社会大变革的时期产生的。在改革不断深人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今天,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出现了一些不同以往的新特点。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新变化、新特点,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及时正确地掌握,充分认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严峻形势,开拓进取,务实创新,努力提高工作效率,求得工作实效,从而更好地服务党政中心工作、服务青年、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1.关心祖国,支持改革,有较强的民主意识。当代大学生关注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关注祖国的繁荣富强,能够把个人前途和民族的振兴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亲历国家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广大青年学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只有通过改革,国家才能走向繁荣富强。因此,他们积极拥护和支持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具有强烈的改革意识。主要表现在他们要求参与学校的教育改革实践,并希望介人学校以外更大范围的改革,但由于青年学生对国情认识不足,对改革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缺少足够的思想准备,加之青年学生缺乏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不强,因而其参与能力与参与愿望还不平衡,一旦出现困难和挫折,他们就觉得不好理解,会出现一些急躁和偏激情绪.青年学生对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作风、民主监督等普遍都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并寄予很高的希望。大到国家政治,小到班级事务,都希望按民主的原则和民主的程序来进行。

2.有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但缺乏证明自己的勇气和改造自我的毅力。据调查显示,大学生积极

进取的愿望非常强烈。曾经在高校校园出现过的“读书无用论”、消极颓废等观念意识基本上不复存在,多数大学生已深谙“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现时代,战胜自己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时代信条,同时大多数同学认为,发展自己的主动权就在自己手里,自身的力量是发展的内因。但在现实生活的行为方式中,又往往过多的表现为优柔寡断、束手束脚或缺乏应有的信心和毅力。如,虽然多数同学对学校组织的“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科技创新行动等持赞同态度,但真正参与这项活动的同学仅占很小的比例。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很多同学对有一定难度的活动,信心不足,害怕失败,没有证明自己的勇气。绝大多数同学懂得在相对宽松但竞争激烈的大学四年中,应该珍惜时间,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但又缺乏应有的意志品质,惰性较大。对此,在许多学生不良的学习方式(如没有明确的计划,不愿挤时间学习,得过且过等)中可见一斑。

二、高校共青团思想教育建设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青年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这些变化,是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的思想政治观念还会继续发生变化。我们应将这些变化放到我国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中进行考察,既要看到变化的积极的、合理的方面,又要看到某些消极的不合理的方面;既要能够在变化中求发展,又要能够针对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构建高校共青团思想教育建设工作的新体系。

1.社会环境的变化给共青团思想教育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大学生是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环境的变化必然影响到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变化,无论是国际大环境的变化还是国内各种重大变革措施的出台,都会在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中得到反映。从当今国际环境来看,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发展格局日趋明显,各类思想文化潮流相互激荡,给大学生思想教育建设增加了难度:从国内环境来看,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的过程中,由单一经济成分向多种经济成分共存转变带来的利益主体多元、社会就业和分配方式多样化倾向,由高度统一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向逐步建设民主政治的转变所带来的一定程度的意识形态淡化倾向,势必导致人们道德选择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种多样化的倾向对大学生的影响更加直接和深刻,而我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又相对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如何构建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新型思想道德体系给共青团思想教育建设提出严峻挑战。

2.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共青团思想教育建设提出了新的考验。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急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网络像一把双刃剑,既对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又会对其产生负面影响。互联网带来了开放共享的意识,但也造成了“信息污染”;它带来了相互交流的快捷与便利,但大学生对于网络的过于依赖而产生的“归属感”也影响了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它为大学生提供学习生活便利的同时也为部分大学生的网上不良行为甚至犯罪行为提供了温床。种种迹象表明,网络的开放性冲击了共青团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导地位,它使大学生把大量时间精力投人到互联网,而对团组织思想教育活动的参与程度下降:此外,网络环境的不可控性又从信息质量上污染了共青團开展道德教育工作的环境。可以这样讲,共青团组织所进行的思想教育正面临一种与互联网上虚拟社会的“对话”,既要与网络世界中的消极因素展开争夺,又要与其中的积于;因素形成合力,如何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共青团卜,上思想教育阵地给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模式带来极大的挑战和机遇。

三、高校共青团思想教育建设工作主要任务

社会的革新和经济的发展给共青团思想教育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团组织要不断增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在传统思想教育内容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和拓宽领域,积极寻求适应青年发展需求的思想教育新视点。

1.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年的教育培养,要求把青年一代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高校共青团的思想教育建设必须把用科学理论武装青年作为一项基础工程和重点工作,作为共青团思想教育工作内容的核心和灵魂。新形势下,青年道德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是多方面的,途径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新的形势要求青年文化建设要坚持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武装青年,把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对青年一代的必然要求;紧紧把握青年文化作为以主流文化为指导的亚文化这一特征,立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前沿,坚持用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熏陶影响青年,引导青年借鉴西方有益的文化成果;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广泛开展丰富生动的群众性青年文化活动,大力创建青年文化阵地,不断发展和创造具有共青团特色的青年文化,以文化的渗透力促进不同层次青年的思想进步,不断增强青年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建设共青团高校
最勇敢的决定最美丽的少年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名单
现代管理视角下我国消防部队政治工作问题研究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需处理好三大关系
加强西藏基层民族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途径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