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更高效

2015-12-23 09:30杜万友
魅力中国 2015年19期
关键词:重视作业设计高效

杜万友

摘要: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关键环节,通过作业能够检验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因此,如何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学生的作业效果是摆在每一位教育者面前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在这方面引起重视,设计出能够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作业,体现数学学习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 作业设计 高效 重视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作业是进行知识内容巩固和扩展的有效方式,是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的途径,使得数学课堂更加丰富。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常常从教材或者辅助资料上抄袭,给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带来影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应当做好数学教学的转型,发挥课后作业的功能,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优化课堂作业设计,发挥数学作业的作用。

1、布置有层次性的作业

因材施教不仅是运用在课堂教学中的,课堂教学只是教学的一部分,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也是教师上课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作业的布置上,也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适当调整作业的难易程度,有些学生学习底子可能比较薄弱,那就可以只让他们完成一些基础类的作业练习;对于中上等学生,就可以要求他们在完成基础类练习之后,再做一些具有综合性和拓展性的练习。这样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作业与学习任务,可以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以此达到学生思维训练的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培养其良好的作业习惯。

2、設计合理适量的作业量

一本教材里有不同的知识内容,不同的课型,所以,教师设计的作业量也应该是不相同的。比如,对“11-20各数的认识”这样的新课,就应该以基础性的练习为主,穿插少量的综合性的题目;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样的复习课,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几道问题,着重练习学生出错较多、理解不清晰的内容,以此巩固训练,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这就极大地减少了学生作业中的困难与障碍,对培养学生写作业的自信心十分有利。

3、结合生活实际,设计趣味性课堂作业

在新的教学标准中,小学数学教学应当加强和生活之间的联系。作业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应当注重其生活化内容的设计。但是,在实际数学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常常和学生的实际存在脱节情况,缺少实用性,学生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难以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在数学教学中,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对数学作业产生兴趣,就能够积极投入到数学作业练习中。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根据数学教学内容,设计生活化的课后作业,使得作业内容更加具有趣味,提高作业的作用和价值。例如,小学数学“百分比”的作业设计中,可以设置这样的例题:题1:在生活中,一些衣服的标签上面通常会有“含羊毛量58%,化纤30%。”这些百分数代表着什么含义。试着在一些商品标签上寻找一些百分数,并且说一说这些百分数有着什么样的含义。题2:在一些酒的标签上,试着对比一下白酒、红酒以及啤酒的酒精度,根据百分数的相关知识内容,说一说什么样的酒更容易让人醉。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过程中,结合生活实际设置习题,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通过这样的例题,学生能够掌握百分数的读和写,掌握其大小比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采取分层设计方式,呈现层次性作业设计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学生能力、学习基础以及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因素的差异,对于数学的学习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作业完成时同样存在差异。因此,作业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但是,现阶段的教师在作业设计时,采取统一化的作业内容、作业形式,导致一些学习较差的学生不能完成作业,部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则轻松完成作业,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这样的作业设置方式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结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分层设计的方式,使得作业设计呈现层次化效果,发挥数学作业的功能和价值。例如,小学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作业设计中,可以这样设计:基础题1:有一个长方形的游泳池,长度是25米,其面积是500平方米,那么游泳池的宽是多少?基础题2:现在需要在这个游泳池中建设一个最大正方形深水区域,这个深水区域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选作题:现在想要将深水区域的一半作为特殊用途,应当怎样去设计?请画出相应的设计图纸,并且计算出其面积。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自主性的选择,借助数学作业的完成,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5、积极探索互联网+作业模式

传统意义上的数学作业主要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补充,一般以书面练习为主,其功能和形式相对单一,内容比较枯燥,当前,“互联网+”模式已经广泛应用到各个方面,基础教育应与时代发展的步伐相接轨,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积极作用,笔者认为,应将“互联网+”与小学数学作业充分融合,从而创新小学数学作业模式,实现小学数学作业的创新发展,以“认识三角形”作业练习设计为例,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预习作业设计中,可以发布预习用的微课视频,辅助学生完成预习提纲,提高预习效果,课后作业设计,可借由信息技术的动态图形制作和演示功能,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布置给小学生一个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的动态变化演示作业,从而有效地让小学生在自主操作当中,直观发现这三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和区别,提高小学生的认知和理解水平.

结语

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数学是为学生未来数学学习打基础的,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传统观念和思想的影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数学作业难以发挥其实际的价值和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课堂作业设计,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弥补学生自身的不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朱莹莹.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5(9):55-56.

[2]李楠楠.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4.

猜你喜欢
重视作业设计高效
谈如何克服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倦怠现象
试谈大理白族自治州对“教育”思想灌输的重视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