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公寓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2015-12-23 09:30钟思远
魅力中国 2015年19期
关键词:学生公寓公寓管理

钟思远

摘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十年来,各高校不断探索公寓管理的方法,加强力度研究新形势、新情况,学生公寓教育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但也存在诸如管理机制不健全安全问题突出、公寓文化建设滞后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高校必须转变思路解决公寓管理中暴露出的问题力求使公寓管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关键词:高校学生公寓管理问题思路

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公寓管理理所当然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寓的安全稳定,直接关系到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学生公寓管理的思考和探索,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一、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近年来,各高校对学生公寓管理的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学生公寓管理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亟需我们转变思路,予以解决。

1.公寓管理机制不健全

(1)公寓管理职责不清。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大力推进,社会物业公司纷纷进驻高校管理学生公寓,其一般采取社会化的经营方式和物业的管理模式,但无论是学校的学生工作部门还是社会物业部门,对学生公寓规范化管理的重视程度都不高。社会物业公司认为,公寓内的学生工作应该由学校学生工作部门负责,物业公司的职责是管好公寓内的物品和设备,从而走进了重服务、轻管理、轻教育的误区;而学校的学生工作部门则认为公寓已经从行政部门剥离出去,学生的教育与管理理应由社会物业来承担,学校学生工作部门放手不管导致了学生在公寓内的教育管理空白,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2)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社会物业公司为了降低成本,招聘的管理员基本上都是学校周围的居民,且大多是高中、中专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持有大专或本科文凭的管理员极少,他们整体素质不高。在日常的教育管理过程中部分管理员教育方式简单、态度恶劣、行为武断,粗暴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容易激发矛盾,引发事端,更加不利于管理工作。

(3)学生公寓管理制度不完善。各高校在学生公寓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要求,但一些制度不够完善,缺乏可操作性,对学生在公寓内的行为养成缺乏有效的监督措施,对公寓内学生表现测评机制、学工人员深入公寓制度、违纪处理制度能严格执行,往往形成了制度流于形式的局面,违背了制度设计的初衷,无法完成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行为的管理和指导。

2安全问题突出。学生公寓的安全工作涉及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及学校的发展稳定大局

近年来,各地高校安全事故频发,特别是2008年11月上海商学院火灾事件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公寓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管理不到位,对公寓内安全设施与学生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的检查力度不够;安全硬件设施不齐全,公寓内消防栓、逃生应急灯、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存在数量不足或老、旧现象;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不足,缺乏有效的消防逃生技能,等等。

3.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滞后。

(1)对公寓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目前,仍有部分高校认为公寓建设仅仅是公寓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而忽略了公寓内的精神文化建設,把公寓的文化建设排斥在校园文化建设以外,开展的少量活动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缺乏吸引力,学生很少参加,使得公寓文化建设只能流于形式。

(2)公寓服务水平不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法律、维权意识逐渐深入人心,也悄然影响着大学生群体,他们的自我保护意思、权益观念也强。高校公寓管理人员服务态度恶劣、服务能力不强、服务效率不高等情况会不时侵犯到学生的权益,使得他们对学校工作产生不满情绪,进而抵制文化活动,使得公寓文化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

4.公寓文化的制度不完善。有些高校缺乏规章制度形成学生公寓管理的合力。

(l)明确高校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和物业公司的职责。高校始终是学生教育管理的主体,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各物业公司在管好物的同时,积极配合学生工作部门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建立学生管理和公寓管理两个体系定期沟通制度,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调一致。

(2)加强学生公寓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公寓管理人员是学生公寓一线管理力量,负责学生公寓内硬件设施设备的管理维护与对入住学生的管理、教育和服务工作。只有具备思想政治素质、能力素质、文化业务素质及心理素质,公寓管理人员才能适应公寓管理工作的需要。各物业公司要针对性地对管理员进行培训,使其提高业务技能做到规范化管理;引导管理人员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在管理过程中规范管理、热心服务,耐心教育,努力形成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局面。

(3)建立健全辅导员、班主任进驻公寓制度。要选派一批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有奉献精神的学工人员进驻公寓,开展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行为养成教育,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各种问题,处理公寓内突发事件,等等。辅导员及班主任进驻公寓应当作为一项业绩来考核,并适当给予物质及精神奖励,提高其进驻的积极性。

(4)推进党团和学生自治组织进公寓。探索建立起团委一公寓团总支一楼层团支部的创新团组织机构,开展诸如“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党旗在心中”等党团组织活动,积极挥党团员的榜样示范作用,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文明修养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高校应该在公寓内广泛建立大学生宿舍管理中心、社区自管会、大学生自律会等学生自治组织,发挥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功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时地向公寓管理部门反映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协助学生工作部门及公寓管理部门对学生公寓进行管理,并组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

(5)要建立并强化激励考核机制。要将学生在公寓内的表现情况纳入学生综合测评体系中,考核的内容应该包括遵纪守法、文化建设、人际关系等,并与学生发展党员,奖学金评定、评优,文明班级、宿舍评定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促进公寓的管理。

(6)建立公寓内特殊学生档案。公寓管理部门要详细了解公寓内的特殊学生,收集其思想动态和行为方式并记录在案,及时与特殊学生沟通,帮助其克服自卑心理,树立信心。对心理有疾病的特殊学生,公寓管理部门要配合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对出现严重问题的学生要及时与系部联系,寻求解决方案,避免出现严重问题。

2.统筹安排,扎实推进学生公寓安全工作。

(1)重视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和教育。

学校应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安全知识讲座、消防演习等形式,利用网站、校园广播、橱窗、展板等载体,将学生公寓内存在的安全隐患、突发事件应对措施及时告知学生,增强学的自我防范意识,使其掌握基本的逃生技能。

(2)加强对学生公寓的规范化管理。

学生公寓要严格台账记录,落实操作规程,加强对公寓的安全巡查力度,定期检查公寓内的消防安全设施,清理整顿占用消防通道行为,加大惩处使用大功率违章电器的现象。

(3)加强培训,应对突发事件。各公寓要定期对管理员和入住学生开展安全培训,使其了解基本的安全知识,掌握一些逃生和自救常识,熟练使用安全设备、设施;制定火灾、震意外伤害、群体事件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对管理员进行培训、考核,使其在遇到突发件时能够冷静有序地执行操作规程,将突发事件的危害降到最低。

猜你喜欢
学生公寓公寓管理
離奇的公寓失火事件(四)
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寓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数字公寓
高校学生公寓和食堂继续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如今这招牌
爱情公寓搞笑表情秀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