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新模式探析

2015-12-23 09:30钟思远
魅力中国 2015年19期
关键词:导向中心院校

钟思远

摘要:传统学生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为顺应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应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意识管理理念、双向流通的开放式学生管理模式及以就业为导向的新型学生管理制度。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

美国政治学者卡尔·多伊奇提出:“当今世界唯一最大的力量就是变革的力量”。社会在发展,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2014年是我国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全面战略部署,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新的黄金期。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带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改革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核心,改变陈旧的自身管理思想与模式,借鉴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探索与创新适合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现状的全新学生管理模式。

一、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意识管理理念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较弱、学习自觉性不强、自我控制力较差的特点,因此就形成了以管理为中心的传统学生管理模式,该模式侧重于行政手段管理与规章制度约束.管理思想上强调以学校为中心,更多关注学生表面性日常事务管理,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学生的需求,这与“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相矛盾。“以人为本”是现代化企业员工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它强调激发员工的自我管理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挖掘员工的最大潜力,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形成主人翁意识,实现自身价值。

高职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教学目标,本质目标是通过教育提高学生技能素质发展水平,新型学生管理模式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引导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理念,以学生、家长、社会的需求为中心。学校各相关部分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动力、以学生需求为基础、以学生满意为满足新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应从学生出发,强化服务意思,为学生服务,关心学生的成长与成才,让学生与家长满意,相关部门要为学生提供具体有针对性的教学服务、生活服务与管理服务。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意识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与《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相匹配,只有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才能为学生、为家长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学校才会被更多的学生和家长青睐同,为体现服务职高职院校可精心打造“七大中心”,即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生就業指导中心、学生社会实践中心、学生勤工助学中心、学生职业形象设计中心、学生法律援助中心、学生课业指导中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变过去的“管”为现在的“导”,最终实现职能转变。

二、建立双向流通的开放式学生管理模式开放式的学生管理模式更贴合现代化管理的要求。传统的管理模式强调支配与服从,开放式的管理模式是双向流通的模式,更崇尚民主、平等与合作,重视外部环境的作业,重视民主沟通,强调学生为本位,在双向沟通的基础上也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对学生有利无害开放式管理模式强调沟通与需求的原则,这种模式具有双向流动管理的特点,的实线表示管理方向,虚线表示反馈信息。此模式,一方面强调学校各部门与学生的信息沟通,学校各部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同时,学生除了可以跟辅导员、班主任沟通外,还可以直接与学校其他部门进行信息交流,甚至与高层领导进行沟通,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信息流通的效率,也更容易满足学生的主体需求,培养学生交际及判断能力,增强学生自我判断能力。另一方面,学校高层要重视社会的需求,根据社会的信息反馈,选择方式、方法,制定规章制度来与学校各部门及学生进行交流,这种战略模式,不但能满足学生及家长的需要,也能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能力的学生,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就业市场对学校的认同感。

三、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管理制度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系毕业生的前途,也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发展与稳定,传统的高职院校管理模式多是非个性化和以制度为导向的管理,这种模式忽略了学生个体的需求,以致学生在临近毕业前也没有获得足够的能力去适应就业选择,导致毕业来临时,高职院校只有适应,没有选择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已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极度关注、学生极其关心的大事,社会的快速变化,使得以不变制度去应万变现实的方法已经不再使用,新型学生管理模式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管理制度是以社会、学校、学生关注的就业管理为出发点及归宿,将就业教育融入教育的各个环节,将就业教育融入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并按阶段第一阶段,入学管理这个阶段包括招生、入学教育与军训。首先,招生时,学校要充分考查就业市场的需求,做到科学定位、特色发展,提升专业与区域发展的吻合度,实现专业与产业的良性联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动态设置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每年根据开设专业动态制订招生条件其次,入学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使学生入学后马上进行大学适应性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而稳定专业思想,确定人生目标及职业生涯规划;最后军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今后步入社会打下基础。第二阶段,日常就业竞争能力教育,包括日常教学服务和日常行为管理这个阶段是高职院校学习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的关键阶段,高职院校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实践技能培养及就业知识、技能教育。

在日常管理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为就业做扎实的准备第三阶段,后期管理这一阶段高职院校直接面对就业市场,尽最大教务处课程设置、专业技能课业导中心就业指导中心、职业形象设计中心就业教育、就业分配学生学生处入学教育、素质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法律援助中心勤工助学中心社会实践中心生活服务、物业管理招生就业办后勤处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意识管理模式、新型开放式的学生管理模式、学校相关部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提升班主任努力为学生提供最好的实习就业单位。

高校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是高校共青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对象和重要力量,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依靠的主要对象和实践者。作为工作对象,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的发展壮大及其管理都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的最佳平台;作为共青团工作中所要依靠的主要对象和实践者,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及其所开展的各项活动也是共青团工作中最积极、最活跃的闪光点。

高校共青团组织构建“一体两翼”模式,有利于整合共青团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的活动优势、亲和力优势,相互取长补短,实现团的活动形式从集中、统一、大型的形式向小型、灵活、多样的形式转变,实现团的领导方式从一般号召、行政指令为主向政策服务、思路指导、典型示范、考核推动上转变,促进共青团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多层覆盖,增强工作的宽容度和影响力,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和服务质量。

猜你喜欢
导向中心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熔岩灯
磁悬浮初探
先定中心后搭配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