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共青团“一体两翼”模式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5-12-23 09:30钟思远
魅力中国 2015年19期
关键词:一体两翼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

钟思远

摘要: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担负着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任。学生组织是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有效组织形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高校要准确把握共青团“一体两翼”模式的工作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主体作用和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组织的主导作用,为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搭建实践平台。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 一体两翼 思想政治教育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日益推进的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敏感地把握和解决新时代的新问题。高校共青团必须构建适教育创新的“—体两翼”组织体系,以团组织为主体,加强对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的工作指导与服务,把握青年大学生的成长规律与特点,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调动一切力量,逐步建立起功能和手段相对完备的服务体系,切实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青年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一、高校共青团“一体两翼”模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变化,主体意识日益增强,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着全新的形势。这需要高校建立完善的共青团组织,抓好团的组织建设,要依靠学校党组织,强化校、系两级团组织的建设,同时构建“一体两翼”的工作模式。“一體”就是高校共青团基层组织,“两翼”指的是高校的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共青团组织这一“主体”对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这“两翼”进行思想和工作上的指导,“两翼”则是共青团组织工作手臂的延伸,把共青团组织的建设和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组织建设通盘考虑,既能增强团学组织的生机与活力,更有利于凝聚资源力量开展团员青年意识形态的教育引导工作。高校共青团组织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则和基本工作方式,具有组织青年、凝聚青年、引导青年的基本职能,具备组织开展团组织生活、实践锻炼活动和动员青年力量的优势和能力,能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新颖、和谐的主题活动营造服务学生成长需求的良好环境,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影响青年大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地满足青年学生日趋增长的参与多种实践的愿望和锻炼成长的需求,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力量。

二、基于高校共青团“一体两翼”模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高校共青团工作要紧扣大学生学习、就业、成才、生活和维权等多方面的需求,认真研究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逐步建立起集组织活动、文化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网络资源于一体的功能和手段相对完备的服务体系,更好地发挥共青团“一体两翼”工作模式的作用,增强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提高服务育人的质量。

1.发挥共青团组织在“一体两翼”模式中的主体作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高校共青团要依托团的组织生活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团的组织生活是共青团组织的核心活动,是共青团组织了解掌握青年团员思想和工作情况的基本途径。高校共青团要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紧密依托团的组织生活,组织开展既贴近青年团员的思想意识,又贴近青年团员学习生活实际的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始终与青年学生保持紧密联系,充分发挥在教育、团结和联系大学生方面的优势,不断增强感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严格工作程序,组织开展务实管用的团员民主生活会,认真做好“推优育苗”工作,提高团员青年的自律意识和模范作用;努力办好融“理论性、时代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团校,切实加强青年团员的培养教育,满足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文化的需求;坚持理论学习和工作研讨的团组织生活制度,增进团员青年和团干部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广大团员青年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推进团组织生活进宿舍、进社团、进网络工程,加强对优秀团员的培养,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团组织生活网络体系,使团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深入到广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竭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其次,高校共青团应依托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增长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高校共青团要按照教育教学规律要求,依托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教育管理工作,积极争取和借助社会教育资源,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或时事热点,组织大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和志愿服务活动,规范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分制考核和项目化管理,建立大学生实践锻炼的激励机制;将社会实践成效作为大学生“发展性素质”纳入综合素质测评管理,作为评优评奖的依据,不断增强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准确把握教育学生的有利时机,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加深对党的政治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认同,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强大学生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格魅力,着力提高大学生思想认识水平、实践创新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

2.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在“一体两翼”模式中的主导作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共青团要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把握学生会组织和学生社团组织的角色定位,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充分利用学生自治组织的优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和针对性。要利用传统节庆日、重要纪念日、名人诞辰日等重要时间节点设计形式新颖、参与性强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健康成长环境,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主导思想和行业特色,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规范青年学生的审美追求,提高大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自我感化能力,培养集体观念、吃苦精神和奉献意识,帮助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引导和培育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中激发青年大学生的活力,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依托宣传教育类社团,围绕大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时事热点、重大事件、重大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和评论,紧跟时代脉博,弘扬社会主旋律,构建学生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宣传教育阵地。依托文体科技类社团,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学术科技交流和文化竞赛活动,构建学生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情景教育基地,加强思想意识的渗透等等,发挥学生社团活动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不再一定是主体自身,实践活动与客观条件就发生了分离。因此,主体教育促发青年社会性素质的生成既要强调社会化过程中青年主体的能动性,又要重视社会因素对青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作用,要在社会的框架内把青年个体当作主体,尊重每个青年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注重他们的需要、能力,将主体性理解为人的社会性和个体性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和内在统一,在客观世界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充分释放和发挥青年的巨大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使他们学会自我分析、自我学习、自我实现,培养青年的独立意识、自主精神和主体人格,真正意义上满足青年主体的内在需要,达到青年自由全面发展的核心要求。

3.“社会实践”路径。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实践是人感性的对象性活动,社会关系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从社会实的角度去揭示人的社会性本质特征,为青年社会性素质的提升提供了思路。

猜你喜欢
一体两翼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共青团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研究
“一体两翼”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之“冠名培养”模式
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问题及成因分析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浅析一体两翼教学在中职建筑专业课程中的作用
以高校共青团活动为载体加强中国梦宣传教育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