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2015-12-23 09:30王静哲
魅力中国 2015年19期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高中数学教学模式

王静哲

摘要:在高中阶段数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学好数学不仅是为其他学科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更是为了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在新课改中明确指出,各高级中学在数学教学中应采用探究式数学教学法,并将数学建模、数学文化贯穿在整个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掌握自主学习方法,对于不懂问题能主动钻研或者和同学进行问题交流.本文主要对高中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并对如何更好进行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提出建议,希望能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加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高中数学 探究式教学 教学模式

1、创设数学探究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在原有的高中数学教学当中,教师想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必然要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而在这些预习、复习活动中,教师都会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练习以巩固,这种教学方式确实在应试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却不适宜在当下的“探究式”学习中出现,教师必须要对此进行改良,以使其适应“探究式”的数学教学课堂.为了达成学生自主、自愿地进行课前知识探究预习这一目的,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数学探究学习情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激情.这也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与学生进行大量接触,了解学生当下的兴趣点在何处,将学生兴趣点与课堂教学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的数学学习,例如,在教学“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这一知识时,笔者没有急于为学生阐述等比数列的相关知识,而是先询问学生谁了解“国际象棋的发明”,这一故事总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学习素材中,所以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并回答了问题,学生在回答这一问题时也在思考,这一问题与“等比数列”有何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學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在这一基础上,笔者就为学生延展了“等比数列”的相关知识,学生两相对照下不难发现,所谓“国际象棋发明”这一故事正是等比数列的应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被充分调动了起来,积极参与到后续的知识学习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2、设计问题,诱发学生深入探究

提问能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在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度思考,古人有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活动中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能让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增强,也能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一定的困惑,进而积极地找寻方法解决困惑,并能在此过程中有所收获,学生的心理欲望的逐步强化能让学生开展个体思维,在发现问题中提出问题,继而能解决问题.数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所以十分适宜开展自主探究活动,所以教师需要有计划和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让学生能深入地探寻到问题的本质,最终形成数学模型,让学生的思维活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进行等差数列学习的时候,教师先要提出问题,让学生观察下列各组数列,思考能发现什么,并观察其特点,分析题目的性质.

①1,2,3,4,5,6,7,…:

②3,6,9,12,15,18,21,…:

③-1,-3, -5, -7, -9,…,

学生对这类问题进行观察,能快速地发现其特点,并能进行规律总结,进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的过程中能够使用语言表达的方式将这些数列的特点更好地表达出来,进而引出“等差数列的概念”,通过对问题的探究能让学生的欲望更好地激发出来,使得学生在掌握数列相关概念以后,能继续诱导学生自主探究等差数列与其他相关的知识点,并能在延伸等差数列学习内容的情况下,让学生对等比数列进行学习,使得学生对数列的知识点进行巩固与深化.

3、拓展空间,留有空白,延伸探究内容

心理学家明确地表明,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作为外部活动导向存在的一类教学转换过程.而其中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能与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相契合,可以在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情况下,将其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其实所谓的“空白”是指对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这便于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更好地被激发出来,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进行满堂灌的讲授方式,尽量给学生留白,让学生有时间进行思考,进而能让学生的探究欲望得到强化,能主动、积极地探寻教学内容,真实地体验到教学的价值所在,在实施课堂教学内容延伸的同时,让学生的探究精神得到发展,使得数学知识转化获得更有利的条件.例如,在学习“集合与函数概念”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先要让学生结合数学知识的特点,提出问题,将本章节的知识结构使用框图的形式进行表示,引导学生能在自主预习的过程中,整体认知知识的体系,然后根据框架图,师生一起讨论,探讨有关集合的问题,一个集合中所对应的元素应是确定的、无异的和无序的,让学生结合这个特点列举实际例子,说明集合的基本要求,通过类比两个数字的关系,来思考集合之间的关系:通过类比两个数的运算,来思考集合之间的运算关系,学生对基本知识有所掌握以后,教师需要寻找恰当的时机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能进行思考.学生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能对集合、函数的概念有着深刻的认知,且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留白,能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得学生能独立地进行思考,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与理解.

结语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推行“探究式”教学策略成为现今时代发展教育的主流形式,这是不可避免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掌握这种“探究式”教学的自主程度,从多方面入手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完成教学计划、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切不可以探究为目的,这不仅不能够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反而会使学生陷入学习迷茫,影响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昌会,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2(5):60 - 61.

[2]刘昕,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4):9.

猜你喜欢
探究式教学高中数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要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