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在小学六年级数学的实施策略

2015-12-23 09:30王志才
魅力中国 2015年19期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策略

王志才

摘要:分层教学通常是按照学生自身的智力情况以及学习兴趣,将其进行合理分级的方式。而正是因为学生缺乏该方面的能力,因此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且,由于小学六年级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以及家庭教育背景不同,小学生对于数学认识层面不高,且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参差不齐,不能对数学知识进行充分的认识与运用。因此想要解决小学六年级数学存在的问题,需要改变数学教学的方法,以数学分层教学的方式提高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 数学分层教学 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速度,对教育进行改革刻不容缓,其中小学六年级分层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善于发掘学生的长处,将学生的长处发挥到最大化,进而能有效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同时,数学分层教学还能在学生差异的基础上对其实施教学,以此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运用科学有效的策略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该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选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对自身进行校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1、堂教学知识的分层

1.1具体实施策略

通常而言,小学数学知识为了能够适应大多数学生,因此其内容的难易程度是以中等生的水平作为参考。如此便导致思维发展较快的学生对于课堂内容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超纲的课外知识,以此激发此类学生的思维,促使其能够保持注意力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1.2具体案例分析

例如教师在课堂中进行“百分比”知识的教学时,可以在合适的时间提出这样的问题:“现如今我们国家的银行一直在加收额外22%的利息税,银行为什么要这样做,将其下调至20%不就会更方便于计算吗?”这个问题由于涉及到了当前的金融知识,而且与学生们的生活有所关联,因此很容易便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整个课堂的气氛立刻火热起来。

2、小学六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策略

2.1对学生个体情况进行分层

由于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内容作为与初中的衔接内容,该教学内容属于数学教学中重要的过渡性知识,教师需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基础,对数学知识进行针对性的分层,为数学分层教学所实施的策略奠定基础[3]。因此,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认识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学习差异,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法等方面出发,将学生分为优等生、普通生以及学困生三个层次,教师不能将该分层结果公开给学生,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自尊心。

例如,在教授学生《圆的周长和面积》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使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能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并能正确的计算圆的面积。教师可结合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情况,通过复习导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检测,出示问题: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是30米,这个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周长是多少?通过对学生所汇报的结果,教师能够基本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知识掌握水平,结合该因素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促使数学分层教学能够顺利的展开。

2.2对数学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教学的目标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还需要对难度进行控制,如果教学目标的制定较高,则学生难以实现,且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不利于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但教学目标设置得较低,则学生较易产生自满心理。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设置教学目标,对于优等生而言可以适当提高教学目标,而对于学困生而言可以适当降低目标,从而让所有学生都能共同进步与发展。例如,在教授学生《扇形统计图》时,教师需要以学生对于统计知识的掌握程度为立足点进行分层,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对于优等生而言,需要让其了解扇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与作用,并从中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对于普通生而言,需要让学生通过对扇形统计图进行分析后,形成统计素养;对于学困生而言,需要让其通过对实例的观察认识扇形统计图,并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相关知识。基于此,教师对于数学目标进行针对性的分层,以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基础,进而促使各个层次的学生能够更好的认识相关的数学知识。

2.3对数学评价体系进行分层

在傳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常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其的标准,这样会使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学习能力较优的学生容易产生自我满足的心理。因此,在小学六年级数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时,需要对数学教学评价进行科学的分层,教师不仅要从成绩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还需要融入成绩以外的评价,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手段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很好的进步与发展[4]。例如,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甲同学的成绩为92分,乙同学的成绩为78分,但是乙同学平时学习中十分努力,虽然天分不高,但是相对于上次的成绩而言具有很大的进步;而甲同学虽然有着良好的学习基础,但是近段时间产生了自满心理,相对于上一次成绩有明显的退步,对于这两个学生而言教师需要予以乙同学表扬与鼓励,同时督促甲同学尽快将心思放在学习上。如此,教师采取合理的分层评价方式能让学生都能感受到关怀,并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从而促使所有学生共同进步。

结语

由此可知,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的策略,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展开数学分层教学,从学生个体、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突出教学的层次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共同进步与共同发展,帮助学生更好的提高学习能力,从而促使教师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左达超.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解析[J].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14 (4): 48.

[2]文祥民,小学六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 17):185.

[3]王书琴.小学六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 (19): 74.

猜你喜欢
小学六年级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浅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的开展
浅谈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学
小学六年级数学高效课堂构建对策分析
如何提高小学六年级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美育渗透途径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