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教学健康起步

2015-12-24 10:49程玉琰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5年50期
关键词:感情课文阅读教学

程玉琰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形式,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是否能够健康起步,更是直接关系到整个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益。而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主要就是朗读教学。这是因为朗读不仅是一种解读文本的方式,也是一种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有效方法。对于朗读,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项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而低年级又总是从朗读入手再逐渐进入默读的。看来,朗读成为贯串语文教学各个阶段的重要目标是不争的事实。

“读”在语文课堂上越来越“热”,这比阅读教学多分析、少朗读的情形,实在是一大进步,但也不难发现“重视读”这一理念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上有不可忽视的“误区”,严重影响着阅读教学的健康起步。概言之,有如下三大弊病:

一是唱读现象比较普遍。在低年级课堂上,经常会听到学生一字一顿地读书,形成有节奏的唱读,破坏了正常的话语节奏,影响了整体阅读感悟。二是朗读只求形式不求实效。在课堂上朗读形式花样繁多,但朗读教学质量低下,不管是哪种文体,都只是低层次的读响亮,读正确流利,缺乏对学生感情朗读的具体指导。三是朗读指导机械匮乏。在课堂上,有些老师不注重引导学生从课文情境入手去激发学生的情感,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教师不知道让学生实现“读出感情来”需要“教什么”,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蕴。有的学生刻意模拟角色的声音,读得怪腔怪调,反而削弱了语言本身的表现力。

上述种种不良现象的存在,使得朗读教学成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软肋,这不是语文教师不了解朗读的重要性,而是忽略了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如何走出这种“无效朗读”的误区,还朗读教学于精彩呢?

一、少齐读,多自主读

经常齐读,不光易于形成唱读的不良习惯,而且也不利于做到一边读一边想,不利于学生根据个人体会对课文进行不同的感情处理。阅读是学生个人通过语言文字吸收信息的一种活动。阅读的速度应由读者自己根据情况适当控制。容易理解的地方可以读得快些;不易理解的地方则可以读得慢些;有些含义深长的句子还可以停下来思考思考。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朗读训练主要应采取自主读的方式。尤其是自学性朗读,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

二、少讲解,多示范读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可看到这样一种尴尬的场面:老师不厌其烦地讲解朗读的要领后,要求学生站起来朗读,而学生的朗读效果却不很理想。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弱,碰到一些长句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往往会读破句或读不出应有的语气。好的范读能以声传情,以声启智。在学生的朗读达不到老师标准时,老师该怎么办?老师何不抓住时机,亲自露上一手。让老师充满激情的范读来打动学生的心,用老师的情感来激活学生的情感,用老师的激情感染学生的激情,在老师的“以‘声作则”的带动下,学生就能辨析自己与老师在语音、语调和情感上的差异,从中领悟正确与偏颇,语感也就悟出来了

三、少重复读,多评议读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能看到,当一个孩子读不好时,有的老师会请另一个学生来读,或让这个孩子再重读。反反复复地读上几遍,然后用“读得还可以”“读得不错”来评价。而至于“为什么不错”“哪里不错”学生是没有办法得知的。这种简单而笼统的评价模式,对于每一次接下来的朗读者来说是模棱两可的概念,学生无从“发力”,自然也只是一遍一遍地重复着前一个同学的朗读语调、语气、节奏、感情。为了让孩子们知道自己的朗读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可让孩子们围绕字音、停顿、表情、流畅度、有感情等方面进行评议。

四、少放任读,多品味读

“书声琅琅”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特征。要求低年级学生把课文读出感情来,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朗读水平始终会在“原地踏步”。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教师必须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这样既帮助了学生真切地体会课文的情感,缩短学生和作者之间的距离,产生情感共鸣,又深入地体悟了课文中用词造句的好处,从而全面达到“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目的。

五、少单一读,多花样读

低年级学生有意识注意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往往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朗读时要想让他们主动投入,教师就要在朗读的形式上多想些花样,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示范读,个别读,小组读,配乐朗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竞赛读,自选读,限时读等,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的积极性。从读书的形式到内容都给学生以自由的空间,防止机械、重复、单调的死读书现象。

总之,朗读指导既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更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起步环节,它用有声语言来准确地传达文本的思想和情感,是促进课本语言内化的重要手段。

猜你喜欢
感情课文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带着感情
背课文
带着感情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感情强烈的叹号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