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核抗体谱检测对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2015-12-26 09:18张慧娟梁宗夏廖少羽罗伟军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弥漫性系统性病患者

张慧娟,梁宗夏,廖少羽,杨 海,钟 羡,罗伟军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 惠州 516002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是风湿性疾病中的一大类疾病,其免疫学特征是患者产生自身抗体。本文对246例分别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系统性硬化症(PSS)、类风湿关节炎(RA)、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皮肌炎和多发性皮肌炎(PD/PM)、干燥综合征(SS)、重叠综合征(OLs)等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进行抗ANA多肽抗体谱检测,并探讨ANA谱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发生的相关性及对临床诊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06年6月~2014年4月来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246例病人及健康人对照血清160例。其中女169例,男77例,女:男为2.19:1,平均年龄57.8±16.9岁,弥漫性结缔组织病246病人中,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34例,类风湿关节炎(RA)29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28例,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PSS)87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DM/PM)35例;干燥症(SS)22例;重叠综合征(OLs)11例。健康人血清160例。

1.2 诊断标准

(1)SLE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CR)修订的SLE诊断标准;(2)RA按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3)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按1986年8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上sharp(美国)标准;(4)皮肌炎按1982年Maddin等提出的诊断标准;(5)系统性硬化症(PSS)按1995年施守义所提出的诊断标准;(6)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符合2002年欧洲研究组标准;(7)重叠综合征(OLs)采用铃木提出的诊断标准[1]。

1.3 试剂与方法

试剂采用深圳亚辉龙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提供的抗核抗体(ANA)谱试剂盒。采用Western blot法,可同时检测抗 dsDNA、Histone、抗 SmD1、抗 U1-snPNP、抗SSA/Ro60KD、抗SSA/Ro52KD、抗CENP-B、抗SCl-70、抗Jo-1,结果判断以检测膜条出现功能质控带和判断指示带为标准,具体操作均按试剂盒操作说明书进行。

1.4 统计学处理

不同组别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NA用硝酸纤维膜上的显色带与阳性标准对照判断阳性抗体,共检测246例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标本,检测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与对照组ANA抗体谱阳性率比较,见表1。

表1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与对照组ANA抗体谱阳性率比较(n,%)

3 讨论

抗核抗体是以真核细胞抗核体是以真核细胞的核成份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2]。由于抗原不同,从而产生了针对细胞核的多种成分的抗体群。ANA有3个组成部分:抗ds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和可提取的核抗原(ENA),ENA又包括抗Sm、抗UIRNP、抗SSA、抗SSB、抗Scl-70抗体等多种自身抗体[3]。本研究结果显示抗dsDNA抗体阳性率在SLE患者为44.1%,显著高于MCTD的25%、DM/PM的5.7%(P<0.05)。PSS和SS患者抗dsDNA抗体均为阴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自身抗体的主要诊断指标是抗dsDNA、抗Sm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4.1%和47%,在对照组中可以看到:阳性检出率均为1.3%。可见抗dsDNA、抗Sm在诊断SLE有极显著意义。SLE患者中抗ANA抗体与临床症状有关。抗Sm是酸性糖蛋白,有人认为它是SLE的标记抗体。抗ANA抗体阳性谱的分布有一定倾向性,SLE症状缓解,抗ANA抗体条带数减少[4]。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是一种综合征,其特点为临床上具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及系统性硬化症等结缔组织病的临床表现,但又不符合其中一种疾病的诊断,且在血清中有高效价抗核糖核蛋白(RNP)抗体的一种自身性免疫性疾病。本实验测得抗UIRNP抗体的阳性为96.4%。对照组抗UIRNP抗体阳性率则为0.6%。故抗UIRNP抗体是MGTD的特征抗体,对诊断MCTD具有极显著意义。

系统性硬皮病(PSS)是一种全身性结缔组织病,以皮肤和各脏器系统(如胃肠道、肺、心、肾等)的炎症、血管和胶原纤维化的病损为主要表现,是一种以血管病变和严重纤维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病[5-6]。有研究报道无论是PSS伴随继发性雷诺现象还是原发性雷诺现象时,PSS患者体抗Scl-70抗体水平均显著升高,提示微血管受累,且继发性雷诺现象的病程与机体抗Scl-70抗体平增高呈正相关[7]。抗Scl-70抗体被视为PSS的血清标记性抗体,阳性常与弥漫性皮肤病变、近端皮肤累及、心脏受累、并发肿瘤及肺间质纤维化密切相关,被认为是预后不良的指标[8]。抗CENP-B在PSS中阳性率较高,达13.8%,但特异性较差。虽然目前认为抗CENP-B也是PSS的标志性抗体之一,但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鉴别诊断。PSS患者系统受累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尤其是硬皮病肾危象、肺间质病变和肺动脉高压[9-10],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系统受累是改善PSS预后的关键。

本研究中SS患者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阳性率为68.2%和59.1%,SLE患者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阳性率为32.4%和14.7%,二者间无明显差异。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在部分正常人中阳性率为4.4%和2.5%,这意味着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诊断SS的特异性并不高。但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SS诊断率[11]。

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抗J0-1阳性检出率为31.4%组阳性率为0%,有较好特异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抗dsDNA、抗JO-I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9%、6.9%,而对照组则为1.3%和0%。检测抗dsDNA、抗JO-I对诊断RA有一定意义但不具特异性,故应结合其它实验检查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重叠综合征是指患者同时或先后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明确诊断的结缔组织病,一般为多发性肌炎(PM)、类风湿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舍格伦综合征(SS)、系统性硬化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疾病重叠。本组并存的风湿病以PSS、SLE和RA为主,抗dsDNA、抗Sm、抗UIRNP、抗SSA抗体的阳性率为45.4%、18.2%、45.4%、18.2%。本实验分析中发现重叠综合征患者的抗dsDNA、抗Sm、抗UIRNP、抗SSA抗体的阳性率较高,且抗ANA抗体谱有多个抗体出现,因此,实验室检查重叠综合征的诊断能提供可靠的依据。

综上所述,抗ANA多肽抗体谱检测灵敏度高、结果可靠、方法简便、易于推广,对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不同的抗ANA抗体在各种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中的阳性率有明星差异,有些自身抗体属某些疾病的标记性抗体或特异性抗体,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王洪武,刘又宁,朴哲龙,等.结缔组织病重叠综合征37例临床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01,18(5):369-71.

[2]马东来,张少静,(德)斯特克.自身抗体及免疫荧光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2-8.

[3]叶应妩,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655-66.

[4]邓安梅,仲人前,施笑梅,等.自身免疫病患者可抽提核抗体谱与体液免疫的关系[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9,22(5):42-5.

[5]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33-6.

[6] Steen VD.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systemic sclerosis[J].Semin Cutan Med Surg,1998,17(1):48-54.

[7] Sulli A,Soldano S,Pizzorni C,et al.Raynaud's phenomenon and plasma endothelin:correlations with capillaroscopic patterns in systemic sclerosis[J].J Rheumatol,2009,36(6):1235-9.

[8]杨 海,梁宗夏,张慧娟,等.抗Scl-70抗体检测与临床应用[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4,30(4):533-4.

[9] Koenig M,Dieude M,Senecal JL.Predictive value of antinuclear autoantibodies:The lessons of the systemic sclerosis autoantibodies[J].Autoimmun Rev,2008,7(8,SI):588-93.

[10] Bussone G,Berezne A,Pestre V,et al.The scleroderma kidney:progress in risk factors,therapy,and prevention[J].Curr Rheumatol Rep,2011,13(1):37-43.

[11]冀春梅,王振明,马居凤.抗核抗体谱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意义[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5):583-4.

猜你喜欢
弥漫性系统性病患者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支气管镜技术在弥漫性肺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超声引导经直肠“10+X”点系统性穿刺前列腺的诊疗体会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CT与MRI技术用于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价值对比评价
依达拉奉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疗效观察
Bc1-2与Bcl-6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