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澳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创新与实践①
——广州体育学院与中国澳门田径总会合作探析

2015-12-28 08:28梁丰锦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9期
关键词:校地澳门大学生

梁丰锦

(广州体育学院 广东广州 510500)

粤澳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创新与实践①
——广州体育学院与中国澳门田径总会合作探析

梁丰锦

(广州体育学院 广东广州 510500)

该文以广州体育学院与中国澳门田径总会共建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为案例,分析粤澳地区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方向。7年来,中国澳门田径总会邀请广州体育学院在校大学生到澳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校地合作平台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社会锻炼的机会,更深化了两地经济文化间的交流,还整合了粤澳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资源,形成了粤澳地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模式的新亮点。实现了粤澳地区教学环节跨境化、教学实践资源共享化、校地合作大环境化。

广州 澳门 大学生 社会实践 校地合作模式

1 粤澳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

1.1 国家政策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相结合的管理体制。”[1]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2005年8月,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指出:创造条件组织大学生参加泛珠江三角洲的区域甲流合作,举办面向台港澳和外国的学生交流与合作,积极拓展大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领域。[2]

2008年12月,国务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出《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指出:将与港澳合作的相关内容纳入规划,率先探索多种形式的办学模式和运作方式,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寻符合人类文明成果传承规律的教育方式。[3]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支持粤港澳高校加强交流合作,鼓励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领域的人才合作,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争创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

1.2 高校与社会相结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校办学要紧密与社会相结合,要为社会的发展做贡献,要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服务,在校大学生必须参与社会实践工作。美国加州大学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和社区服务、开放校内工作岗位、鼓励参与校外企业兼职等,来提高公民意识,培养大学生职业素质,帮助大学生自立。[3]高校在社会中,肩负着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就必须让学生在高校中,开始学习融入社会,为社会服务做贡献的意识。

1.3 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学生成长的必经之路

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指通过亲身体验方式到实践中,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活动的总称。是大学生有计划深入体验社会、瞭解社会的有效途径。

实践是大学生从大学踏入社会的必经之路,是大学生踏入工作,适应社会的钥匙。大学生在学习之余,参与社会实践工作,增长视野,增加工作经验,为毕业踏入社会做好准备。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总结了失败的教训,吸取成功的经验,完善个人的知识体系。且粤港澳地区相连相近,文化发展交流,有利于大学生瞭解国情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有重要的作用。

2 粤澳大学生社会实践合作模式的介绍

从2008年国家提出建设泛珠三角区域,加强粤港澳的交流合作,为了回应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国家省政府的支持下,中国澳门田径总会与广州体育学院紧密合作,从2008年开始邀请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田径项目学生参与澳门学界田径比赛,担任田径裁判工作。此项工作经过7年的实践,现小结经验,便于完善,继续提高。

2.1 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开展校地合作模式

校地合作模式,是根据与该院校地理位置所处的区域相近或相连的地方政府机构等部门合作的一种办学模式。目的是为了借助地方政府的软实力,来发展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为大学提供更广大的交流与发展空间。

校地合作模式须符合三个条件,才能成效见佳:第一,在地理位置上,澳门与广州两地区域相连,文化相近;第二,在政策方面,国家政策高度重视,出台明确政策指标,鼓励粤港澳地区大学生进行文化交流学习,相互吸收学技所长;第三,在领导重视方面,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工作,校长主抓,各教学系部结合专业特色,支持校地合作。

2.2 完善校地合作制度,规范大学生社会实践程式

表1 粤澳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情况统计

为了发挥学校与中国澳门田径总会合作模式的实效性,学校统一协调,各部门齐心协力完成。广州体育学院外事处安排专人负责一年一度的大学生境外社会实践,为大学生办理出境签证做好前期工作;田径教研室给大学生参加学界运动会裁判工作提供田径专业指导课程;学院分管校长在大学生每次出境参加社会实践前,都给实践团队作思想动员;教学系部辅导员给大学生做好思想教育,引导学生重视实践,做好后续跟踪工作;所以说,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要不断完善制度,规范实践程式,便于校地合作。

2.3 粤澳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合作情况

从2008年到2014年,中国澳门田径总会与广州体育学院合作已有七年,每年全澳门学界田径总会组织全澳大、中小学校,共有2千余名学生参加田径比赛,每年广州体育学院根据学界总会来函的要求,派出不同人数与不同年级的学生参加裁判实践工作。7年来,我们参与了澳门学界7届运动会,广州共派出460人次的师生,有7届大学生参与裁判工作,社会实践服务了1.4万余人。由于此项工作的总体评价,逐年增好,社会认可度高,能给粤澳大学生提供交流平台和社会实践的机会,所以此项校地合作工作,还继续开展(见表1)。

3 粤澳大学生社会实践合作平台运作

3.1 粤澳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的优势

在美国有的工科院校规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须完成15个月的社会实习工作[4];在德国工科院校规定,参加实践与实习时间不得少于26周;在韩国汉阳大学等已将社会服务实践工作列入必修课程,规定每学期48个学时;在日本,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服务是必修课程。在国外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非常重视,都写入大学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学时完成,但是学生自我选择性强,过于灵活,活动开展过于分散,缺少集中教育管理。

针对国外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灵活性强,过于分散,难于教育管理情况,我们提出了“校地合作模式平台”。由地方单位社会团体部门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与高校联系,邀请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高校负责管理大学生的理论教育学习,提升大学生的实践技能指导,将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推荐到地方单位参加团队型实践,地方单位团队给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平台,提供资源配给平台,提供实践教育基地平台,同时对高校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满意度进行回馈,双方共赢合作,希望大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才。

3.2 粤澳校企合作模式的运行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校与地方紧密合作,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地方也因为大学生的参与顺利完成了任务,它们双方是共赢的。中国澳门田径总会根据参赛运动员人数,举办的时间等因素,邀请广州体育学院师生担任田径裁判工作,地方给大学生提供了一次与社会接触学习的机会。这一过程,校地平台模式起了重要的承接作用,资源配备平台也发挥着主导作用,它将支援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资金等因素,提供给校地合作平台。所以说,资源配给平台解决现阶段校地合作模式的难题。

3.2.1 在学校平台中

(1)理论学习平台,大学生在校期间利用学校的资源,努力学习专业技能技术,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素质,特别是掌握所需的各方面的新型技术。(2)实践技能指导平台,是针对性强的指导平台,由校内外专家学者老师组成,为学生理论性的指导,使学生模拟完成学习实践。(3)考核测评大学生实践平台,是总结学校在校学习成果,检查学生是否合格,是否胜任参加实操性的社会实践工作平台。

3.2.2 在地方平台中

(1)社会实践平台,是利用社会发展市场需求中的资讯回馈,提供给高校,让高校专业对口的学生参与社会实践。(2)实践教育基地平台是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保证,是专业实习模式、寒暑假实践模式,校企合作模式,勤工助学模式,就业创新实践模式的发源地[5],是学生进入社会角色的孵化园。(3)考核回馈平台,主要是实践检验真理标准的回馈视窗,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社会的发展,是否在社会中发挥应用作用,及时回馈给高校。

4 粤澳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效分析

4.1 在学生方面,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素质

依托校地合作模式的平台,构建起粤澳两地大学生文化交流,使大学生瞭解两地的文化差异,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实践证明,参与粤澳大学生实践的7届学生,学生就业率从90%提升到100%,学生毕业后,大受工作单位青睐,得到工作单位的好评,特别体现在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两项指标。

在大学生实践过程中,由澳门田径总会对学生的评价,也逐年增好,直至到优秀。特别体现在,刚开始大学生参加实践工作,还是存在裁判执法过程中个别投诉现象,到逐年减少,到最后的投诉为零。说明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一届比一届的学生专业水准高,学生责任心越来越强。

4.2 在学校方面,社会实践拓展办学环境,提升学校影响力

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显着提升,也使学校的办学水准得到提高。学校将教学育人实践理念,写入2011级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实践育人体系的长效机制。7年来,粤澳两地的交流紧密联系,依托校地的合作模式,还拓展到其他办学专案交流,例如举办“两岸四地巧固球交流赛”、邀请两地教授学者参加高校讲课、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等等。

广州体育学院在澳门的声誉逐年提升,澳门学生报考广体的人数逐年增多,澳门生源的入学人数也逐年增长。随着交流的深入,学生个人自由行到澳门旅游,攻读硕士学习,报考澳门理工学院等高校也增长。两地形成了互学互助互赢的良好局面。

4.3 在社会方面,提升澳门城市的国际大都市形象,增强竞争力

澳门通过校地合作模式的交流,不仅仅为大学生提供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新思路新模式,而且以点带面,由青年学生开始交流,促进城市间的文化、人文气息的交流。使澳门作为国际大都市,更显性它的开放性,相容性。它不断吸收不同先进文化,来提升城市的竞争力。所以说,澳门体育文化在为粤澳两地的交流起到了桥梁搭线的作用,促进了广州与澳门城市的交流,推动了青年学生间的深层次的探讨。

5 结论

5.1 通过校地结合模式,实现粤澳地区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

通过澳门地区单位组织邀请广州体育学院大学生到澳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连续7年来,真正实现了粤澳地区大学生的文化交流,实现了粤澳地区实践教学环节的交流创新。

5.2 依托校地结合模式,优化整合粤澳区域的教学实践资源

以粤澳地区大学生参与社实践为基础,来拉动了高校间文化交流、两地间经济资源的合作等,进一步优化整合了粤澳地区高校间教学实践资源,提高了内地大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准,也学习借鉴澳门学生的优点。

5.3 开展校地结合模式,创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培养的大环境模式

通过粤澳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鼓励了大学生走向实践、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作能力,这种校地合作的成功经验,在一定的区域上,可以借鉴学习,可以在区域中大环境内借鉴开展。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Z].2004-10-15.

[2]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Z].2005-08-14.

[3]国务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2008-2020年)[Z].2008-12-30.

[4]鲁宇红.美国加州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及其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10,4(6):67-70.

[5]潇潇.应用型新闻人才合作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安徽省大学生记者论坛项目探析[J].黑龙江教育,2012(3):71-73.

G8

:A

:2095-2813(2015)10(b)-0111-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9.111

梁丰锦(1984,2—),男,汉,广东茂名人,硕士,讲师,体育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校地澳门大学生
伊犁师范大学与和田市人民政府举行校地合作签约授牌仪式
校地合作“闻令而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昔阳县“三区”服务特派团开展产业调研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澳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之城
校地审计人才合作发展探析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
澳门回归日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高等教育质量模式提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