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视角下龙江民俗体育的开发研究①

2015-12-28 08:28自明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9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黑龙江民俗

自明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军体部 黑龙江大庆 163319)

非遗保护视角下龙江民俗体育的开发研究①

自明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军体部 黑龙江大庆 163319)

研究通过文献资料和分析归纳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民俗体育的基本现状与发展特征进行总结归纳和逻辑分析,提出加强政府政策导向与指导、引导民俗体育活动走产业化的道路、加强校园民俗体育活动的开展与积极培养民俗体育文化继承人和等发展战略,以达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促进黑龙江省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终极目标。

黑龙江 民俗体育 发展 非遗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中心的活态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流变的特点。随着全球化发展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和环境也受到严重威胁。为继续保持我国文化生态和文化遗产的健康发展,中国政府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工作也逐渐在全国开展。民俗体育是以农业社会背景的体育实践内容,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民俗体育文化受到冲击,甚至于一些民俗体育文化的宝贵内容消失,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必须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实施为契机,加快整理挖掘优秀的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使它们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1 民俗体育在黑龙江省的基本现状

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居住分散的边疆省份,全省共有52个少数民族200余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26%。其中世代居住于本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朝鲜族、蒙古族、回族、达斡尔族、锡伯族、赫哲、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柯尔克孜族等少数民族。各民族内部均有其独具有特色的民俗体育活动(见表1)。

黑龙江省悠久的民间运动特征,在长时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各民族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多元民俗体育文化。每个民族的生产生活功能继续完善,内容不断丰富,形成独特的民族特点的民俗体育运动。

表1 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民间特色运动一览表[2]

2 黑龙江省民俗体育的发展特征

2.1 黑龙江省民俗体育的地理特征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边境,居住着我国绝大部分的小数民族群众,具有大杂居和小聚居的特点。黑龙江省北部具有俄罗斯、蒙古,东部具有朝鲜、韩国和日本,在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自然环境影响下,经过多年的历史变迁,逐渐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民俗体育活动。欧洲和亚洲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形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俗体育文化,同时也体现了西方体育深邃的文化底蕴。俄罗斯文化对黑龙江省民俗体育文化的贡献最大,目前哈尔滨和一些口岸城市仍然保留着深刻的俄罗斯文化印记,受此影响黑龙江省形成了不同运动形式的民俗体育文化。

2.2 黑龙江民俗体育的文化特性

黑龙江的历史文明出现较晚,民俗体育文化较内陆省份相比具有开拓性的特点。因此,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速度比内陆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不可同日而语。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也形成了许多独特且具有代表性的民俗体育活动,最具代表性的有东北大秧歌,滑冰、滑雪,以及与冰雪有关的民俗体育项目。

3 民间体育黑龙江省开发战略

黑龙江丰富民俗体育文化,包括了民间的休闲娱乐文化、民间舞蹈游艺文化、节庆假日文化和民间传统文化等,具有强烈的民间地方特色。

3.1 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发挥媒体宣传作用

地方政府要根据国家政策,制定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政策,在政策导向上要倾向于鼓励和促进民俗体育文化的支持与保护。此外,还要充分新媒体这一宣传手段,让广大民众宣传民俗体育文化东,促进民俗体育文化活动在普通百姓间的普及,让其从知道、到认识了解到最后参与并从事民俗体育的活动中来,达到全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终目的。

3.2 走产业化之路,建立民俗体育旅游产业机制

保护与传承民俗体育文化走产业化的道路,是其重要途径之一。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民俗体育文化活动进行商业包装,以黑龙江省各民族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为基础,重点发展冰雪体育产业,结合民俗体育文化的不同特性,发展民俗体育旅游项目,充分利用和龙江省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与地理条件,在做大冰雪旅游的同时充分挖掘开发涉及冰雪的各类体育竞赛,如,雪地拔河、打冰尕等项目都可以作为竞赛项目来进行商业推广,形成以冰雪为中心的龙江冬季民俗体育旅游节。

3.3 让民俗体育进校园,构建以学校体育文化为中心的传承机制

受西方竞技体育思想和我国体育举国体制的影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课程内容绝大多数仍然沿用以竞技为主要目的的体育项目为主,而娱乐性较强的体育项目更是鲜见,民俗体育项目更是凤毛菱角基本没有。学校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在学校的体育课、选修课或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中开展适当的民俗体育项目。民俗体育项目对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对增加学生的健身娱乐项目也有很大的提高。所以,让民俗体育进校园,有很大的教育发展空间,而且也符合当今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将民俗体育文化融入到学校体育文化当中,这样既能丰富学校的体育文化,又能为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提供一个稳定的、长效的传承机制。

3.4 扶持和培养民俗体育项目继任者,加强民俗体育科学研究

目前,大量的民俗体育项目在黑龙江省面临失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影响最大的是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针对面临消失的民俗体育项目,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将其完整的继承下来,各项目除留下影像资料以外,还用注意培养合适的项目接班人,应以学科的形式对各民俗体育项目进行传承和研究,在不断完善本项目的同时,还应开发一些群众感兴趣,且愿意从事的项目来充实和完善民俗体育文化。

4 结语

黑龙江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民俗体育文化。国家自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来,黑龙江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就,但对于有些民俗体育文化的深入发展和保护还不够,缺乏必要的科学研究。黑龙江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是一项长期工程,必须建立长期有效的保护和继承机制,鼓励科学理论与实践性相结合,使黑龙江省民俗体育文化得到可持续发展。

[1]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Z].2005.

[2]赖学鸿.黑龙江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传承利用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0(9):132-135.

[3]邓凤莲.黑龙江省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势与开发对策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1):59-61.

[4]李磊.民俗体育的昨天与今天[N].中国体育报,2009.

[5]张基振,虞重干.中国民间体育保护与发展实践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6):21-25,31.

G853/857

:A

:2095-2813(2015)10(b)-022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9.223

2014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542182)。

自明(1984,7—),男,汉,山东枣庄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武术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黑龙江民俗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民俗中的“牛”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高职新兴体育项目教学对大众健身的影响分析
民俗节
成语魔方
漫画民俗
羡慕等
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
——一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研究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