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本地黄牛与丹麦红牛杂交试验

2015-12-28 02:59翁明忠洪金弟王瑞光狄乃清彭乃木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12期
关键词:瑞安市红牛难产

翁明忠洪金弟王瑞光狄乃清彭乃木

(1.浙江省瑞安市家畜良种推广站,浙江瑞安 325200;2.瑞安市畜牧兽医局,浙江瑞安 325200)

温州本地黄牛与丹麦红牛杂交试验

翁明忠1洪金弟1王瑞光1狄乃清1彭乃木2

(1.浙江省瑞安市家畜良种推广站,浙江瑞安 325200;2.瑞安市畜牧兽医局,浙江瑞安 325200)

本文介绍了瑞安市引进丹麦红牛杂交改良本地黄牛的研究过程和实施效果,结果表明,丹(丹麦红牛♂)×温(温州本地黄牛♀)杂交一代毛色深红,体形增大,生长迅速,适应性及抗病力增强,经济效益大幅提高,适合在瑞安市推广应用。

本地黄牛 丹麦红牛 杂交效果

在国内利用外来黄牛改良本地黄牛,普及率高推广快,经济效益明显。瑞安市于2006年引入丹麦红牛冻精改良温州本地黄牛取得成功,杂种后代毛色深红,体形增大,生长迅速,适应性及抗病力增强。现将研究过程和取得实效介绍如下: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发展肉牛生产是开发利用粗饲料资源,增加肉类食品的有限途径;更是广大农民特别是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门路。本地黄牛一般具有适应性好、抗病力强、耐粗饲等优点,但由于长期以役用为主,产肉性能较差,主要表现在躯体不够丰满、屠宰率及净肉率不高。因而直接用本地黄牛进行育肥,日增重不高,育肥周期长,从经济上讲很不合算。利用外来的肉牛良种与本地品种进行杂交,则可吸收其体躯丰满、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产肉性能好等优点,与本地品种相互补充,获得较大收益。

2 技术研究路线

项目通过组建课题小组,选择试验场点,制定研究方案,落实课题任务,查阅相关资料,外出参观考察,组织技术培训等方法,并结合当地实际,确定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技术研究路线。具体的技术研究线路为:

3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

3.1 筛选瑞安市当家杂交公牛品种

通过不同血统杂交组合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西温组合难产率高,不易推广;丹温组合初生重提高82.75%,且难产率低、丹温一代生长快,肥育肉牛屠宰率高,在瑞安市的山区和半山区可大面积推广应用。见表1:

表1 丹温F1与本地黄牛初生体尺比较

3.2 丹温F1代牛与当地黄牛生长性能的比较

为了研究丹麦红牛对当地黄牛的改良效果,选择6月龄丹温杂交一代牛和当地黄牛各10头,在同等饲喂条件下测定6月龄、12月龄、18月龄体重,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丹温一代牛各项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当地黄牛(P<0.01),见表2。

表2 6月龄至16月龄丹温杂交一代与温州本地黄牛育肥期增重比较

3.3 克服杂交母牛高难产问题

因选择的杂交公牛个体大,本地黄牛个体又较小,产生的杂交一代犊牛是黄牛本交的一倍,因此,犊牛出生时的难产率较高,制约了黄牛杂交改良的实用效果。课题组通过选择体型比西门塔尔牛略小的丹麦红牛,选择经产母牛,选择额头较窄的母牛,加强母牛的运动等措施,基本上解决了杂交改良碰到的难产问题。

4 项目实施主要效益

4.1 生态效益显著

利用粪便种草,利用牧草养畜达到了农业生态循环;通过配套种草使畜禽排泄物治理完全达标,生产的牧草提供了畜禽丰富的青绿饲料。

4.2 社会效益明显

推广饲养丹温杂交一代黄牛、推广种植皇竹草,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解决了低收入农户的出路问题,增加了山区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步伐,保证了社会和谐。

4.3 经济效益提高

饲养丹温杂交一代黄牛生长发育快,比本地黄增加30%以上,屠宰率高,增加3%~8%,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且利用牧草代替部分精饲料,减少了饲料费用支出。

猜你喜欢
瑞安市红牛难产
竹节人
浙江省瑞安市南方蔬菜种苗有限公司
瑞安市马屿镇清祥小学“融适三原色”课程方案
先娩后肩法在肩难产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三头牛和狮子
影响荷斯坦牛产犊难易的原因分析
杀鸡吓猴
红牛垫了赔偿金
红牛创业能量加油站:激活未来一切创业能量
奶牛难产的诊断及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