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胸部物理治疗对无创机械通气COPD病人排痰效果的影响

2016-01-14 07:42周爱霞
护理研究 2015年30期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周爱霞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chest phsiotherapy on

sputum of COPD patients with 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Zhou Aixia(Liaocheng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dong Provinec,Shandong 252000 China)

综合胸部物理治疗对无创机械通气COPD病人排痰效果的影响

周爱霞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chest phsiotherapy on

sputum of COPD patients with 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Zhou Aixia(Liaocheng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dong Provinec,Shandong 252000 China)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胸部物理治疗对行无创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按入院的单双号将120例行无创机械通气的COPD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胸部物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综合胸部物理治疗,比较两组病人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SpO2)、血气分析结果、自主排痰能力及COPD症状评估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呼吸频率、症状评分、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氧分压(PaO2)和治疗96 h后自主排痰能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胸部物理治疗能促进病人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提高病人的血氧浓度,改善病人的通气状况。

关键词:胸部物理治疗;无创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排痰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码:A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5.30.037

文章编号:号:100-6493(2015)10C-3805-03

作者简介周爱霞,主管护师,硕士研究生,单位:252000,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

收稿日期:(2014-08-15;修回日期:2015-07-10)

胸部物理治疗(chest phsiotherapy,CPT)是应用物理学原理治疗和预防胸部疾病以充分引流呼吸道分泌物、促使管腔通畅、维持呼吸道健康状态的治疗手段的总称[1,2]。无创机械通气(non-invasive ventilation,NIV)是不经气管插管增加肺泡通气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主要指经鼻罩、口鼻面罩等进行正压通气[3]。无创机械通气因不需要建立有创的人工气道而进行辅助通气,从而避免了有创通气的并发症,同时又缩短了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了医疗费用。但无创机械通气不能保障呼吸道分泌物引流的效果,必须在呼吸道通畅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我院呼吸科应用综合胸部物理治疗提高无创机械通气COPD病人的排痰效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3年1月—2013年12月选取某市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呼吸科住院的COPD病人12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无创机械通气标准[4];②病人处于急性加重期,咳嗽、咳痰、喘息症状明显,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排除标准:①呼吸抑制或停止;②嗜睡、意识障碍;③有咯血、低血压、肋骨骨折、严重心血管疾病等无创机械通气的禁忌证。其中,男82例,女38例;年龄41岁~75岁(61.0岁±4.0岁);高中以上37例,高中以下83例。按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1.2方法间歇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每次2 h,每6 h1次或者每8 h 1次。

1.2.1干预方法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胸部物理治疗方法,即根据医嘱进行雾化吸入,每8 h1次,每次10 min;并根据病人情况进行叩背、翻身、深呼吸、咳嗽等措施帮助排痰。观察组病人在无创机械通气的间歇采用综合胸部物理治疗方法,即一评估、二缩唇呼吸、三雾化吸入、四叩背法、五有效咳嗽。每4 h1次,每次30 min。具体操作方法为:①评估。气道专职护士评估病人,听诊病人肺部情况,定位肺部痰液位置。②缩唇呼吸。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呼气时嘴唇缩成吹笛状,气体经缩窄的嘴唇缓慢呼出,呼气时缩唇的程度由病人自行调整,以能使距离口唇15 cm~20 cm处的蜡烛火焰随气流倾斜却不致熄灭为适度。吸呼气比为1∶2~1∶3。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药物2 mL~3 ml,氧流量调至8 L/min~10 L/min。④叩背法。病人取侧卧位,背向操作者,操作者双手手指合拢、微屈,手掌握起成碗状,利用腕关节的力量在病人的胸廓部由外向内、由下向上、双手轮流有节奏地叩背,叩拍的相邻部位应重叠1/3( 避开锁骨、前胸、脊椎及肩胛部位),力度以皮肤不发红为宜。⑤有效咳嗽。用鼻深吸气至最大肺活量,屏住呼吸3 s~5 s,手扶病人上腹部,协助病人用力经口咳嗽、排痰。

1.2.2评价指标①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采用多参数监护仪24 h动态监测病人的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②PaO2和PaCO2。动脉血气分析病人PaO2和PaCO2的变化。③自主排痰能力改善情况。判定标准:排痰效果好,听诊肺部无湿啰音,呼吸音正常,血氧饱和度(SpO2)≥96%或SpO2升高10%以上为显效;痰液易咳出,听诊肺部无明显湿啰音,呼吸音基本正常,SpO2≥93%或SpO2升高7%以上为有效;听诊肺部呼吸音弱且有湿啰音,SpO2无改善为无效[5]。④症状评估情况。采用COPD病人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进行症状改善评估[6,7],CAT不仅简单快捷,而且包含了症状、活动能力等8个方面问题,CAT总分值范围0分~40分,0分~10分为轻微影响,11分~20分为中等影响,21分~30分为严重影响,31分~40分为非常严重影响。分别于病人入院时和病人出院前(结束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时)进行各项指标数据的采集。

2结果

2.1两组病人呼吸频率和SpO2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比较±s)

2.2两组病人PaO2和PaCO2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病人PaO2和PaCO2比较 mmHg

2.3两组病人不同时间段自主排痰能力改善情况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不同时间段自主排痰能力改善情况比较  例

2.4两组病人治疗前后CAT评分比较(见表5)

表5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CAT评分比较±s) 分

3讨论

与传统护理方法比较,综合胸部物理治疗应用于间歇无创机械通气COPD病人中有很多优点。它不仅可以清除气道分泌物,还可以增强胸廓的活动、协调各种呼吸肌的功能、增加肺活量和吸氧量、改善气道闭塞、减轻呼吸困难,并通过影响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的功能,改善全身状况[8]。主要原因为:①首先进行胸部评估,把各种方法结合在一起,其中每项胸部物理治疗的方法对病人肺功能的恢复均有促进作用,多种方法联合在一起起到了1+1>2的效果。②按照缩唇呼吸、雾化吸入、叩背法、有效咳嗽的顺序对病人进行胸部物理治疗,符合病人生理需求和病人正常的排痰过程,病人易于接受。③综合胸部物理治疗以预防为主,护士通过评估,主动进行胸部物理治疗,可延缓疾病进一步进展。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病人呼吸频率及CAT评分低于对照组,而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OPD病人痰液黏稠,咳嗽无力,常不能有效排痰,采取积极有效的排痰方法是护理COPD病人的重要手段[9]。近年来,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已成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一种有效手段,可增加病人的潮气量和分钟通气量,降低呼吸频率和吸气肌肉的活动(肌电),改善肺的氧合功能,从而有效缓解呼吸肌疲劳,提高呼吸肌耐力。但由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尤其是急性加重期,病人往往伴有严重的肺部感染,分泌物多黏稠、引流不畅、不易排痰,成为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障碍,而综合胸部物理治疗为病人清除了这些障碍。实施综合胸部物理治疗前,耐心做好解释,取得病人配合;实施过程中循序渐进,严密监测病人的血压、呼吸、脉搏及血氧饱和度变化;观察病人反应及主诉,是否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如症状严重,应立即停止。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病人自主排痰能力改善情况和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综合胸部物理治疗能促进病人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提高病人的血氧浓度,改善病人的通气状况。

参考文献:

[1]Pryor JA.Physiotherapy for airway clearance in adults[J].Eur Respir J,1999,14(6):1418-1424.

[2]Oberwaldner B.Physiotherapy for airway clearance in paediatrics[J].Eur Respir J,2000,15(1):196-204.

[3]Koutsoqiannidis CP,Ampatzidou FC,Ananiadou OG.Noninvasive ventilation for post-pneumonectomy severe Hypoxemia[J].Respir Care,2012,57(9):1514-1516.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6.

[5]陈美珊,黄泽宽,孙淑銮.振动排痰机对肺部感染患者排痰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0,9(4):52-53.

[6]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255-264.

[7]柴晶晶,柳涛,蔡柏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中文版临床应用意义的评价[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1,34(4):256-258.

[8]孙洋洋.胸部物理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1):1150-1152.

[9]潘丽萍,韩丽红.新式叩击手法促进COPD合并感染患者排痰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2B):1873-1875.

(本文编辑崔晓芳)

猜你喜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代赭石降气平喘作用的临床验证观察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剂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阻肺的疗效探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诊治分析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探析
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
有创后序贯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