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口诀在静脉输液排气操作中的应用

2016-01-14 08:18黎玉芬钟美容骆彩珍覃桂玲
护理研究 2015年27期
关键词:静脉输液排气

黎玉芬,钟美容,高 燕,骆彩珍,覃桂玲

Application of exhaust formula in exhaust operation in intravenous infusion

Li Yufen,Zhong Meirong,Gao Yan,et 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lin Medical College,Guangxi 541001 China)

排气口诀在静脉输液排气操作中的应用

黎玉芬,钟美容,高燕,骆彩珍,覃桂玲

Application of exhaust formula in exhaust operation in intravenous infusion

Li Yufen,Zhong Meirong,Gao Yan,et 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lin Medical College,Guangxi 541001 China)

摘要:[目的]探讨一种适用于临床和教学的规范、高效、简易的静脉输液排气操作方法。[方法]采用自身配对研究设计,选择2011级护理专业本科学生和临床护士各100人,采用自身配对研究设计,护理人员分别应用两种方法进行排气。将静脉输液排气操作改良后编成排气口诀。按照排气口诀和传统的静脉输液排气方法,每人都操作两种方法1 次,比较两种排气方法的排气时间、一次性排气成功率、排出药液量、被污染率、操作者的满意度。[结果]两种方法的排气时间、一次性排气成功率、排出药液量、被污染率、操作者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静脉输液排气操作改良后编成的排气口诀是一种规范、高效、简单易掌握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静脉输液;排气;护理操作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码:B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5.27.018

文章编号:号:1009-6493(2015)09C-3379-02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计划课题,编号:Z2007239。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黎玉芬,副主任护师,本科,单位:54100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钟美容()单位:530011,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高燕、骆彩珍、覃桂玲单位:54100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收稿日期:(2014-05-21;修回日期:2015-08-25)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也是医院治疗疾病、抢救病人的重要手段之一[1],高效、完美的排气操作可以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但由于输液管较长、管腔窄,排气时常会遇到不能一次排尽空气,靠弹击、上卷挤压输液管,或者分离输液管接口重新排气,不仅会增加排气时间、浪费药液和造成污染等,还会因反复的操作动作,让焦急等待的病人降低信任感和满意度。一些学者已将静脉输液排气操作进行了改良,主要通过双手各手指在掌控头皮针、输液管、调节器、挤压莫菲氏滴管各步骤间的密切分工合作,控制调节器开关的大小,放下输液管时改变莫菲氏滴管与下段输液管的角度,改变输液管口及针尖方向等方面进行改良[2-6],提高一次性排气成功率和节省排气时间,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有较大可改进的空间,且操作手法较复杂,初学者不容易掌握。本研究将静脉输液排气操作进一步改良并编成排气口诀运用于临床和教学,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9月—2014年1月2011级护理专业本科学生和临床护士各100名,年龄28.1岁±8.9岁。采用自身配对研究设计,护理人员分别应用两种方法进行排气。纳入条件:已学过并能熟练掌握静脉输液的理论和操作,自愿参加本研究。

1.2方法

1.2.1排气方法入选护生的规范培训由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护理实验室老师负责培训,临床护士的规范培训由课题小组的其他人员负责培训,达到熟练掌握程度。统一采用7号头皮针的输液器及100 mL、250 mL、500 mL共挤膜软包装药液。①改良方法:根据输液管路的结构特点、大气压和液体静压的作用原理及临床工作中探索到的一次性排气成功的操作关键点,将静脉输液排气操作进行改良并编成排气口诀:一紧、二倒、三挤、四控。“一紧”指打开输液管包装时将输液管与头皮针衔接拧紧,开放调节器;“二倒”指左手拿住莫菲氏滴管下输液管,右手倒拿输液瓶,使莫菲氏滴管倾斜倒置;“三挤”指拿瓶的右手顺势挤压药瓶使药液迅速溢满1/2~2/3莫菲氏滴管,挂瓶至输液架上,放下输液管,保持终端滤器垂直向上;“四控”指目测莫菲氏滴管内的液平面,控制在滴管内1/2~2/3,如液平面下降太快,可立即抬高下段输液管减慢速度后再放下,待液体流至头皮针细管上1/3处,输液管下段无气泡时,关闭调节器,妥善放置备用。②传统方法:按照教科书[1],一手持针头和调节器,一手将输液瓶倒挂在输液架上,将莫菲氏滴管倒置,打开调节器,使液体流入到莫菲氏滴管的1/3~2/3满时,将莫菲氏滴管放下,当液体流至乳头和头皮针连接处,输液管的下段无气泡时,关闭调节器,将输液管放置妥当备用。

1.2.2评价指标及标准按照改良法和传统排气方法,护理人员每人先后操作1次,一人操作,监测者在旁记录每次操作的排气时间、一次性排气成功率、排出药液量、被污染的例数。护生排气操作在护理实验室进行,由课题组护理实验室老师负责监测记录。临床护士操作在临床输液工作中完成,由课题组在医院临床工作的成员负责监测记录。用秒表计时器测量排气时间,计时从瓶内药液进入输液管始,至排气毕关闭调节器开关止;一次排气成功率以目测输液管下段、过滤器乳头和头皮针内无气泡为成功,否则为失败;排气丢失液体量用1 mL注射器回抽两种方法排入治疗碗内的液体分别计量;被污染的次数为操作中因头皮针衔接不紧脱落造成的接触污染;满意度调查在操作结束后,应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操作者对两种操作方法的满意度及相关因素,调查项目选择半封闭式设问,设定满意、不满意两个答案,做出答案后,进一步表述原因,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200份。

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见表1)

表1 两种排气操作方法的效果比较

3讨论

由于医疗产品的不断更新,静脉输液的液体包装大多改为非PVC共挤膜软包装,而临床静脉输液操作仍在沿用瓶装液体的操作程序[7],传统输液排气方法存在以下缺点:①排气不够彻底,须要进行第2次排气;②再次排气时会浪费一些药液;③利用地心引力的原理等待滴管充满1/3~2/3,花费的时间较长[8]。分析不能一次性排气成功的主要原因:①药液流下输液管下段时必须连续充盈输液管,若不能连续充盈,液体中就会混夹空气;②药瓶内液体由于重力作用垂直流下时很容易形成冲击力,莫菲氏滴管内若不能及时缓冲这种冲击力,很容易造成新的气泡;③若滴管内液面少于1/3时,气体从滴管液面到达输液管下段的距离减少,气体进入下段输液管阻力减少,则会增加输液管下段产生气泡的概率;④折叠莫菲氏滴管下端排气的过程中,折叠处很容易造成气泡滞留在输液器内,难以排出。

本研究根据输液管路的结构特点、大气压和液体静压的作用原理及临床工作中探索到的一次性排气成功的操作关键点,将临床上沿用的传统静脉输液排气操作进行改良,并制成排气口诀(一紧、二倒、三挤、四控),凸显一次性排气成功操作的关键点,既能高效提高一次性排气成功率,又便于掌握和运用。“一紧”指拧紧输液管与头皮针衔接处,防止头皮针松脱造成输液管口与头皮针被接触污染。而传统操作第一步是直接挂输液瓶,没有强调在打开输液管包装时首先拧紧输液管与头皮针接头,临床上包装的输液管与头皮针常衔接不紧,针头易松动脱离,造成污染。“二倒”指左手拿住莫菲氏滴管下段输液管,右手倒拿输液瓶,使莫菲氏滴管倾斜倒置,及时缓冲了药瓶内液体由于重力作用垂直流下时形成的冲击力,避免了新气泡的形成。“三挤”指右手拿住药瓶时顺势挤压使药液迅速溢满1/2~2/3莫菲氏滴管,较挂好瓶后再挤压莫菲氏滴快3 s~5 s,并且较在第一步就挂瓶到输液架上再接着后面的操作更方便、灵活,节省时间。“四控”指目测莫菲氏滴管内的液平面,控制在滴管1/2~2/3,避免莫菲氏滴管内液体走空,使气体进入莫菲氏滴管下端输液管。在放下输液管,药液下流时,由于空气浮力小于水,保持终端滤器口垂直向上,能防止空气在终端过滤器滞留产生气泡。液体在流至头皮针细管上1/3处时,关闭调节器,避免排液出头皮针口造成药液损失及污染针头。通过把握这些关键点,改良排气法有效节省排气时间,保证了一次性排气成功,减少药液损失和避免污染。在操作结束后,通过调查操作者对两种排气方法的满意度及相关因素的结果,显示经过改良后再编成排气口诀的操作方法的满意率达到100%。作为护理专业本科学生和临床护士的操作者,深刻感受到排气口诀能使整个操作的关键环节重点突出,步骤清晰、简易,不仅在临床工作中能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节省操作时间,可以保证一次性排气成功率,避免药液损失及污染,还能使护生感觉在学习整个操作过程中层次分明、要点突出、简单好记,轻松掌握。本研究存在问题:当药液为玻璃瓶装时,仍须挂上输液架后再倒置莫菲氏滴管,挤压莫菲氏滴管至药液溢满1/2~2/3,其余操作不变。综上所述,静脉输液排气口诀规范、高效率、简易,可以保证一次性排气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刘美萍.护理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300-301.

[2]章淑萍.两种静脉输液排气法的比较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4):764-765.

[3]罗雪莲,肖慧珍,石莉芬.静脉输液排气方法的改进[J].护理学杂志,2011,26(10):77-78.

[4]李秀丽,莫慧.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法临床应用体会[J].临床误诊误治,2007,20(7):96.

[5]温东红,耿华,吕娜.静脉输液快速排气[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69.

[6]陈艾华,向莉,陈冬娥.急诊静脉输液排气环节的改进[J].护理学杂志,2008,23(17):9-10.

[7]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35.

[8]代凯利,刘秀华.两种静脉输液排气法的比较[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6):586.

(本文编辑苏琳)

猜你喜欢
静脉输液排气
优质护理对静脉输液患者治疗配合度和治疗效果的影响
不同护理方法对静脉输液后静脉炎的干预效果比较
对输液室患者实施图片式拔针宣教的效果研究
心理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小儿静脉输液护理心得
输液两种插皮条排气流程的应用比较
用于混合动力车的新型排气热回收装置POWEREV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排气歧管螺栓紧固力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