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种质资源保护与制种产业规划研究

2016-01-15 03:46李世峰董锁成谭建欣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5年3期
关键词:通辽市种质资源规划

李世峰 董锁成 来 璐 程 昊,3 王 喆,3 谭建欣

(1.中国农业大学,北京 100083;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190)

通辽市种质资源保护与制种产业规划研究

李世峰1董锁成2来璐1程昊2,3王喆2,3谭建欣1

(1.中国农业大学,北京100083;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190)

【摘要】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对选育产、优质、抗逆、抗病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遗传多样性的不断丢失,种质资源重要性认识的加深,对种质资源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以通辽市种质资源保护及制种产业发展为切入点,从案例区现状及问题分析入手,深入剖析了通辽市的种质资源及制种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提出种质资源的保护思路、原则及战略,确定种质资源的保护目标、制种产业的发展思路与产业布局、制种产业发展重点任务,最后对发展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制定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进而形成完整的制种产业发展规划思路,为生态脆弱的欠发达民族地区的制种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保护;种质资源;制种产业;规划;通辽市

中图分类号:X21

文献标识码:码:A

文章编号:号:1673-288X(2015)03-0033-07

Abstract: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 is important for selecting new breeds with features of high quality and resistance to produce. With the constantly losing of genetic diversity and deeply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germplasm resource,protec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is paper takes protec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 and seed production industry of Tongliao as entry point to deeply analyzed germplasm resource and basic conditions for developing seed production industry of Tongliao through analysis of basic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case study area. Then,development ideas,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of protec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 were presented. Construction goals,technical routes and index were confirmed. Finally,we evaluated comprehensive benefits and made out safeguard measures for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then developed entire idea for the plan of seed production industry,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underdeveloped ethnic areas with fragile ecology.

Keywords:biodiversity protection;germplasm resource;seed production industry;planning;Tongliao

作者简介:高清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投资、公司金融

种质(Germplasm)是指决定生物“种性”(遗传性)的遗传物质的总体,即与生物性状相关的各种基因[1]。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对选育产、优质、抗逆、抗病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也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遗传多样性的不断丢失,种质资源重要性认识的加深,对种质资源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众多产业实例己经使世界各国认识到,一个基因可以决定一个产业的成败,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一个物种可以影响到国家的兴衰[2],世界各国也相继建立了不少的作物种质资源库。通过对资源的广泛征集和不断累积交换,种质资源库变得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在世界范围内作物种质资源收集品己多达450万份[3]。国外植物种质资源的价值评估主要成果在农作物等人为干预物种领域较多,Gollin和Evenson运用享乐价格法对印度水稻种质资源基因的价值进行评估[4];Pearce和Moran为植物种质资源价值评估中应更多考虑支付意愿法的运用,并对该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5];Smale等人从保护作物遗传多样性角度,对小麦种质资源价值做了相关研究,其保护性损益高达四千万美元/年[6]。国内关于种质资源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作物种质资源价值评估的研究上。朱彩梅对作物种质资源的价值构成进行了分类评估,并以小麦种质“矮孟牛“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物型的直接价值评估[7]。刘旭等以小麦种质资源为例,构建了我国农业生产中种质资源价值评估模型,对小麦品种促进增产时的种质资源贡献进行评估分析,计算了1981—2005年小麦种质资源价值,在“八五”期间(1991-1995)小麦种质资源价值最高,达到91.84亿元[8]。

通辽市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敏感热点区域,通辽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于我国北方地区生态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通辽市种质资源保护及制种产业发展为切入点,提出完整的种质资源保护及制种产业发展规划思路,为生态脆弱的欠发达民族地区的制种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1通辽市制种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1.1 制种产业发展现状

1.1.1规模与水平

(1)通辽市种业生产规模逐步扩大、产值持续提升,制种基地规模迅速扩大:2012年通辽市农作物良种种植面积为1789.19万亩,其中玉米1726.67万亩,小麦7.82万亩,水稻33.45万亩,大豆21.25万亩。农作物制种主要集中在玉米、高粱制种等,主要在奈曼旗东明镇、扎鲁特旗良种场。通辽市畜禽制种包括西门塔尔牛、中国美利奴细毛羊良种繁育,绵羊、绒山羊冷配改良。水产苗种繁育以通辽市早繁场为龙头,自繁鱼苗包括鲤鱼、白鲢、花鲢、草鱼、鲫鱼等。

(2)通辽市种业的科技化水平不断提升,良种补贴政策进一步完善:通辽市依托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通辽市金山农业研究所等种业科研、教学、育种机构,对农业育种领域的重大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进行攻关,促进了科技资源的集约化应用,提高了科技条件资源和科技成果的产出率。通辽市现已建设了扎鲁特旗于良罕山白绒山羊保种基地、扎鲁特旗羊冷冻精液生产中心,奈曼旗义隆勇镇牧场和孟家段水库科尔沁细毛羊人工授精点等育种基地及中心。通辽市已形成了以牛冷配中心的家畜改良体系,全面提升通辽市肉牛生产水平和市场占有率,确定了西门塔尔牛为通辽市牛改良主导品种。“中国西门塔尔牛新品种选育”于1981年被列为国家科技攻关专题。经过近20年的选育,初步健全了中国西门塔尔牛纯繁和杂交改良体系、饲料加工体系、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推广了西杂改良牛挤奶、育肥、饲料加工等一整套技术,制定了高产西门塔尔牛饲养管理规范、种公牛后裔测定操作规程和良种登记规则,还拟定了中国西门塔尔牛国家鉴定标准。这些体系的建立、配套技术的推广、规范及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加速了中国西门塔尔牛的育种进程。目前通辽市林木良种补贴试点工作已经在全市开展,补偿标准以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补贴标准为主,种子园每亩补贴600元,母树林每亩补贴100元,采穗圃每亩补贴300元,种质资源库每亩补贴600元,实验林每亩补贴100元。原则上每株良种苗木补贴0.20元。通辽市良种补贴的执行标准为玉米、大豆、小麦10元/亩;水稻15元/亩。玉米、水稻、小麦、大豆良种补贴继续采取现金直接补贴的方式进行,市财政及时将补贴资金下拨至旗县,旗县财政部门根据农牧业部门统计汇总,将补贴资金以“一卡通”的方式发放给受补贴农户。

1.1.2结构与质量

通辽市种业优质、高端、高辐射和高科技含量的品种比例进一步增加,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作物种子中的郑单958、金山28、厚德198等玉米新品种以及红干椒、圆葱、荞麦等优良品种的生产比例显著提高,各类农作物基本上都实现了4-7次更新换代。以国家审定良种“哲林4号杨”为代表杨树优良品种和文冠果等优良种源正在逐步改善通辽市人工林的品种结构和良种化水平。通辽市牛冷配改良冷配率达到100%。

通辽市对种业的市场监管力度和相关主体的质量管理意识显著增强,整体质量水平大幅度提升。在种业自身质量品牌意识和质量控制能力提升的同时,通辽市也加大了对种业市场的监管工作,如针对种业的品种管理、质量管理等,完善了法规制度,提高了执法力度,严格查处无证、套牌侵权、未审推等违法行为。目前,通辽市农作物种子的质量明显提高,合格率已达到90%以上;畜禽种业建立了生产经营许可制,完善了市场准入制度;水产苗种的生产企业都建立了良好的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和销售记录,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通辽市的林木良种使用率已超过90%,并在种苗销售环节实行“两证一签”强制性制度。

1.1.3效益与影响

通辽市种业形成了一批优秀企业和知名品牌,多数优质籽种销往外埠市场,较好地发挥了对内蒙古种业的引领作用。通辽市拥有一大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种子企业,形成了如通辽金山种业、通辽市厚德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辽市巨大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等著名种业品牌。通辽市的杨树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已步入国内领先水平,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

1.2 制种产业存在问题

1.2.1制种企业处于无序竞争的状态

随着种子生产企业数量的增加,制种面积的落实难度加大,部分企业在落实制种面积过程中出现哄抬价格、争夺基地、抢购套购等问题,致使制种企业制种成本加大,生产效益下降。

1.2.2生产者的诚信质量意识有待提高

一方面,部分制种企业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不强,拖欠农户制种款等引发问题,另一方面,个别农户制种质量意识、诚信意识较差,不履行合同条约,种子出现质量问题全部由制种企业承担,成为制约种子产业发展的隐患。

1.2.3规模化经营水平低,产业体系不健全

由于制种企业多,作物种类品种多,造成制种基地分散,难以形成区域优势。龙头企业规模较小,竞争力有待提高,制种企业资金、技术、人才、品牌、管理和服务方面有待提高,多数制种企业无自有品牌,以代繁为主,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弱,导致龙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创新能力不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

1.2.4供需矛盾突出,市场竞争激烈

通辽市制种目前主要集中在玉米制种上,玉米制种市场长期饱和,未来几年仍将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以买方市场为主,价格和质量的竞争将异常激烈。由于通辽市玉米种植面积太大,而通辽市的绝大部分耕地为平原,致使在大面积玉米耕地之中繁制玉米杂交种时,设置隔离区非常困难,导致玉米制种成本相对较高,势必造成种子挤压和经济效益下滑,企业和农民的利益不能得到保证。

1.2.5缺少林木品种评估鉴定机构

通辽市人工林主要是杨树,在栽培品种上,由于一些品种难以在苗期有效区分,造成部分人工林种源不清,生长性状上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2种质资源保护思路、原则与战略

2.1 总体思路

按照加强保护、促进可持续利用的方针,遵循生态、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建设自然保护区,加强种质资源的收集和整理,扩大野生种质资源原产地保护范围;建设种质资源库体系,实现种质资源非原生境保存;加强种质资源保护技术体系建设,提高种质资源利用率和安全性;建立健全种质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和运行机制,以完善的法制和政策措施为保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服务。

2.2 种质资源保护原则

(1)坚持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倡依靠科学进步和科技手段,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和利用措施力求务实、创新和具有可操作性。(2)坚持地域性原则:立足实际,从本地区生态条件出发,充分考虑物种的地域性特点,最大限度保存物种的遗传多样性。(3)坚持优先保护和分级保护的原则:抓住重点,分清主次。采取分阶段和分级保护,确保最重要和最受威胁的生物物种资源得到优先保护。(4)坚持保护与利用相协调的原则:体现保护为主,注重可持续利用,建立保护与利用相协调的长效机制。(5)坚持公众参与的原则:加强各相关主管部门之间的协调以及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协调,鼓励科研机构、企业和公众的广泛参与。

2.3 种质资源保护战略

2.3.1加强种质资源原生境保护

依托国家、自治区级和通辽市级自然保护区,在种质资源丰富地区建设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小区和保护点等,实行种质资源原生境保护。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种质资源收集和整理工作,深入种质资源丰富地区,实地考察收集,发现新物种、新变种,采取适当的措施抢救濒危、珍稀品种和类型,发掘具有极其优异形状的品种和材料,进行育种。对自然保护区外的种质资源丰富地区采取“封育”、“禁砍禁伐”等措施进行保护。

2.3.2完善种质资源异地保护体系

建设种质资源库和种质圃,通过收集有关种质资源进行异地保护;关注自然保护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农作物害虫的天敌、害鼠的天敌及其栖息、繁殖场所;禁止捕猎、加工、贩运、销售农作物害虫的天敌、害鼠的天敌及其产品。

3种质资源保护目标

3.1 总体目标

建立与通辽市种质资源相协调的生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现有的栽培、养殖和野生的生物物种及其遗传资源和栖息环境;做好生物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保护和评价,重点保护珍稀、濒危种质;持续利用生物物种及其遗传资源,为生物育种和生物技术发展提供丰富的基因资源,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种质资源物质保障。

3.2 阶段目标

3.2.1近期目标(2015-2020年)

到2020年,完成现有生物种质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价,重点开展自然保护区生物物种资源本底调查,采取有力措施保护生物物种及遗传资源,对特别受威胁的生物物种实施重点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生物种质资源利用技术体系(生物物种资源相关的传统知识与适用技术,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生物物种资源的技术),加强人才培养,推进生物物种资源的研究开发。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管理体系、法规、政策和标准体系,建立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

3.2.2中远期目标(2021-2030年)

到2030年,生物种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进一步加强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使绝大多数的珍稀濒危物种种群得到恢复和增殖,生物物种受威胁的状况进一步缓解;建立种质资源库体系,完善生物种质资源异地保护设施建设;依托国家生物种质资源信息平台,协调和建立生物物种资源数据库和信息系统,构建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信息共享子平台。

4制种产业发展思路与产业布局

4.1 制种产业发展原则

4.1.1坚持科技兴种的原则

整合内蒙古和通辽科技资源,以优异种质资源创新为基础,以高新育种技术为先导,实行生物育种和常规育种相结合,加强基础研究和商业化育种,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健全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高种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4.1.2坚持产业化发展的原则

把农作物籽种、畜禽良种、水产种苗从技术措施转变为产业来建设,通过政府必要的扶持,形成产业发展实力,激发相关主体活力,逐步形成育(引)、繁(扩)、加、推一体化产业发展链条。

4.1.3坚持企业主导的原则

通辽现代种业发展的主体是企业,需要为其树立在产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营造健康、宽松的发展环境,为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提供保障。

4.1.4坚持政策引领的原则

在坚持企业为发展主体的基础上,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企业以先进的营销理念、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和推广手段,向高端、高效、高辐射方向发展,提高通辽现代种业的控制力、影响力和竞争力。

4.1.5坚持依法治种的原则

依法建立公平、开放、有序的种业市场,提高种子执法效果,维护良种市场正常运行秩序。

4.1.6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按照通辽生态农业发展方向及区县功能定位,积极发展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种业;服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重视清洁生产,加强资源循环利用,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

4.2 制种产业发展思路

围绕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总体目标和农民增收的中心任务,以加大对种业的投入力度为基础、提高种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和能力保障为重点、培建种业综合服务平台为链接,借助理念与价值创新、技术与管理创新、模式与体制创新,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通辽市和国内外优势资源,结合通辽市种植业、畜禽业、水产业发展特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形成优势种业企业龙头为引领、产业链族协同发展为动力、中心平台和服务网络为链接的发展模式,促进通辽现代种业的整体价值放大、主体利益增加、竞争地位提升良性转化,产业比较优势、行业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协同提升,推进通辽现代种业又好又快发展。

4.3 制种产业布局

通辽制种产业空间布局按照农作物制种、林果种苗繁育、畜禽良种繁育、水产种苗繁育进行布局,见图1。

图1 通辽市制种产业示范园区分布图

(1)农作物制种:主要包括玉米、高粱、荞麦、红干椒制种。其中玉米制种主要分布在扎鲁特旗和奈曼旗,高梁制种主要分布在奈曼旗,荞麦制种主要分布在库伦旗,红干椒制种主要分布在开鲁县。在现有制种基地的基础上,紧抓产业特色,实施科技制种,开展优势农作物良种选育与改良。

(2)林果种苗繁育:林木良种以特色经济林、山杏、大杏扁为重点展示区,打造区域特色的杨树集约栽培区、特色乡土树种展示区。主要包括杨树、樟子松、山杏、文冠果和果树。其中杨树和樟子松良种繁育主要分布在科左中旗,山杏良种繁育主要分布在扎鲁特旗,文冠果良种繁育主要分布在奈曼旗,果树良种繁育主要分布在科尔沁区和开鲁县,开展林果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无病毒良种苗木的繁育与推广、苗木质量检验监测、栽培技术示范等。形成以国道303线两侧为主的百公里经济林高端产业化长廊。

(3)畜禽繁育:主要包括西门塔尔牛、中国美利奴细毛羊、绒山羊、绵羊和黄牛等,西门塔尔牛、绵羊和绒山羊繁育主要分布在科尔沁区和扎鲁特旗,中国美利奴细毛羊繁育主要分布在科尔沁区,黄牛繁育主要分布在科左后旗。加强种畜禽培育、扩繁、推广、利用及监督管理等。对现有基础进行完善、提升,逐步建成育、繁、推、用配套,运转机制灵活,监督管理有效的科学、实用的繁育体系。

(4)水产种苗繁育:主要依托通辽市早繁场,繁育鲤鱼、白鲢、花鲢、草鱼、鲫鱼等常规鱼种和罗非鱼、彩虹鲷、淡水白鲳等淡水名贵鱼类。应用先进技术,提高水产种苗繁育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5制种产业发展重点任务

5.1 完善种质资源信息服务系统

调查收集通辽地方特色种质资源,整合科研单位分散保存的种质信息和实物,整理编目入库(圃);分期分批鉴定种质资源的特征特性和主要用途与利用价值,构建核心种质库和DNA指纹图谱;提纯、繁殖重点种质资源。建立和完善包括由种质资源特性与综合评价数据(包括图片)的市级种质资源数据库,完善通辽市生物种质资源信息服务系统,分类汇编出版《通辽市物种质资源志》系列。

组织开展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分类整理、鉴定评价、保存保护和繁殖更新的技术研究,制定相应的技术规程。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核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开展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发掘重要性状的基因标记,创造新型种质材料,丰富遗传资源基因库。

主要建设内容:建设分布式的农业种质资源信息网络软硬件环境,服务器与计算机,数据处理与服务系统软件开发等;利用科研院所现有的实验室,配备上述研究所需的仪器设备及其药品试剂。

5.2 打造制种产业重点工程

通辽市制种产业发展规划的重点工程与建设内容主要按照工程属性和“育、繁、加、销、管”的产业技术环节进行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八类工程。

5.2.1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工程

通过对优质种质资源的搜集整理、建立种质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建立农作物、林木和畜禽种质基因库、对核心种质资源进行改良和更新、对名优特品种进行保种等,保护、完善通辽市的种质资源库,丰富种质资源内容,为通辽种业发展奠定良好的种质资源基础。

5.2.2优势良种引进和选育工程

通过确定一批市级优势良种发展的重点项目,重点加强基础研究、品种试验、技术推广、研究和应用等项目的扶持力度,同时对于商业育种中的公益性环节给予必要的政府扶持,改善优势良种研发企业的育种条件,进一步扩大通辽优势良种的选育规模,推动产业做优、做强目标的实现。

5.2.3优势良种扩繁和推广工程

通过建立一批以扩繁和推广优势良种为目的的生产基地(包括原原种基地、原种基地、良种繁育基地)、养殖场等,提高通辽优势良种的生产能力,提高土地、资金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带动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

5.2.4优势良种加工检验和质量控制工程

通过建立技术先进的种子加工、储藏中心、改善优势良种加工检验和质量控制的设施条件,提高种子加工检验能力和质量控制能力,争取到2020年使通辽农作物种子、林木种子等供应能力和安全水平达到国家先进水平。

5.2.5优势良种试验示范和展示体系建设工程

建立重点扶持国家级、市级优势良种的试验展示中心,完善和提升以市级基地为核心,辐射各具区域优势的区县级基地品种区试、展示与示范基地网络,为育种单位、种子企业和农民搭建了一个优良品种展示和示范平台。

5.2.6优势良种成果转化和龙头企业提升工程

主要挑选一批已经培育成功、生产技术成熟,具备规模化大生产条件、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新品种,通过政府前期扶持,引导企业参与,加快完成由成果向市场的转变,扶持有条件和基础的种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提升通辽市籽种农业产业化水平和成果转化水平。

5.2.7种业会展经济培育和提升工程

重点支持大型种子交易市场等项目的建设、升级改造。

5.2.8种业组织管理体系和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通过支持建设功能配套、运行灵活、实力较强、具有现代化水平和竞争力的现代种业组织管理体系和综合服务平台,提高种业的市场管理、质量管理水平以及种业的综合服务水平。

5.3 建立种质资源保存利用设施

5.3.1种质库

结合通辽市种质资源特点,建设市综合性物种种质库1座,经作、粮油、瓜菜、食用菌、中药材、花卉种质资源分库6座。由科研院校组织实施,负责开展入库种质资源遗传分析和综合鉴定,采取市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共同管理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主要建设内容为超低温冷藏库、田间设施和仪器设备等。

5.3.2种质保存与繁殖鉴定圃

根据全市种质资源分布状况和技术条件,在各类作物适宜区域建立或扩建种质保存鉴定圃20个,其中新建营养繁殖蔬菜种质保存圃、葡萄和其它大田营养繁殖作物种质保存圃等2个;完善小叶杨种质资源繁殖保存圃、特色果品保存圃等3个;新建通辽市中草药种质保存圃1个,牧草种质保存圃1个,新建花卉种质资源圃1个,新建蔬菜种质资源圃1个,新建乡土树种种质资源保存圃2个。

种质圃由在内蒙古的部属农科专业所、农科院专业所、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和各级农业部门相关管理机构为实施主体,也可以根据市场前景与开发利用基地建设相结合,以优势企业为实施主体。种质资源圃的主要任务是:①收集各类相关的种质资源;②对退化严重的地方品种和稀有濒危种质进行提纯;③对保存保护种质资源进行特性鉴定、综合评价和繁殖更新。主要建设内容:田间设施、低温设备、附属用房和仪器设备为主,配备适当的办公设施。

5.3.3保护地

发掘的稀有或濒危多年生或需营养繁殖的近缘野生与半野生种质资源,需要原生境加以保护保存的,通辽市或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相应业务管理机构、农业科研机构负责,规划建设种质资源保护地30个。主要建设内容:田间设施、界线、标志及附属用房等。

5.3.4开发利用基地

对有市场开发前景的珍稀濒危、地方特色或近缘野生与半野生的种质资源,在开展鉴定、登记、保存的基础上,加快繁殖,以优势种子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为实施主体,建设地方特色优势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基地,包括良种基地和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并推进与市场的连接销售,以开发利用为手段,实现可持续保护。规划建设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基地10个,其主要建设内容:田间设施、低温设备、附属用房和加工设备等。

6制种产业效益

6.1 经济效益

预计到2020年,制种产业总产值将达到80亿元,主导产业中的作物良种单位面积产值比普通作物提高30%~60%,种畜、种禽产值提高3~5倍,种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60%,籽种农业为农民创收超过20亿元。

制种产业的发展,将为该产业的龙头企业、科教机构、农户、中介机构等微观主体提供巨大的价值空间,龙头企业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加强与科教机构的深入合作,利用政府提供的全链条产业信息网络服务,实现企业竞争力和价值收益的增加。制种产业的升级和发展,将带动食品加工、物流市场、信息服务、科技人才、设施设备、农药化肥等相关配套产业、引致产业和关联产业的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的协同提升,进而带动通辽市经济水平的整体提升。

6.2 社会效益

制种产业的发展,将直接带动农业增收、促进农业增效、改善农村面貌,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提高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效率,促进资源配置、产业融合与人员就业,产生可观的社会效益。

(1)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农民增收:到2020年,制种产业的发展预计可为农民直接或间接提供就业岗位5万个,带动2万户农民参与种业生产,为农民创收超过4亿元,带动从业农民人均增收2000~3000元。

(2)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通辽市制种产业的发展将推动科技、政策、人才等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的转化,促进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土地、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和高效整合,推动通辽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了通辽市城乡统筹发展进程。

(3)提升农民素质,促进新型农民成长:通过发展现代种业,为养殖户和种植农户提供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指导和培训,促进农民由传统型向职业型转变、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对于通辽新型农民的培育将产生重要影响。

(4)保障食品安全,高效满足城市需求:通过转基因等生物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业品种的抗虫抗病等性能,减少生产环节的药物残留,进而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水平,满足城市居民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需求。

6.3 生态效益

制种产业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产业,既具有生态修复的功能,又具有减少生态破坏的功能,具有单位面积价值密度大、能耗小、低污染等显著优势。生态效益具体表现为:

(1)种植业种业、果树花卉种业具有生态屏障和景观改造两大作用,能够防止城市外来不利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危害,起到防护和保育作用,通过植物的自净化能力和自维持能力,还可以防止自身造成的土壤、水体、大气污染。同时,借助果树花卉种业发展,还可以带动下游苗木产业、花卉、蔬菜、中草药产业发展,进而起到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绿化城乡、美化景观的作用。

(2)畜禽种业和水产种苗业的发展可以推动养殖模式的转型和升级,改善品种结构,提升养殖层次,进而提高单位养殖量的经济效益,实现产业的保量增值、甚至减量增值,降低了单位产值的废弃物排放,减少了对水源的污染、对土地空间的过度侵占、对能源资源的浪费等。

7保护对策与措施

7.1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体系

通辽市和旗县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种质资源保护工作的领导,把种质资源保护作为发掘和提升地方特色优势产业,保障农产品出口安全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加强组织协调,关心和支持本地区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工作,摸清资源“家底”,促进地方特色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同时,要制定适合通辽市实际情况的农业种质资源管理办法,建立包括信息、实物和利益共享的种质资源共享机制,明确资源及其信息的保密制度和交换原则、利益分配原则等,确保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7.2 落实保护单位,建立责任制度

要根据各作物特点与种质资源分布,选择确定优势农业科研单位承担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利用研究工作,明确工作目标与任务,建立各承担单位目标责任考核管理制度,确保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利用目标顺利实现。一方面,组织研究各类作物种质资源收集调查(发掘)、分类整理、鉴定评价、保存保护、繁殖更新和开发利用技术与方法,构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利用技术体系。另一方面,引导优势企业合理开发利用,建设地方特色优势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基地,包括良种基地和生产加工基地,以开发利用为手段,实现可持续的保存保护。

7.3 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健全投入体系

通辽市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保障种质资源工作的稳定和经费来源。一是把种质资源保护基础设施的常年维护列入财政正常预算;二是每年分期安排一批重点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实施;三是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确保资源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市级种质保存库、保护繁殖鉴定圃、保护地等项目设施的有效运转。

7.4 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保护利用水平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推进各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分散保存的种质资源及其数据信息的整合,构建通辽市种质资源信息服务系统;运用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开展通辽市濒危种质资源的资源普查和资源监测,掌握资源的消长规律;运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植物化学等现代技术开展资源的鉴定评价,筛选出一批育种新材料;运用现代设施农业新技术,开展资源的模拟原生境保护保存,提高资源的保护效率和保护水平;运用现代育种技术,大力开展资源的利用研究,为新品种选育提供大量优质材料,提升通辽市农业新品种的创制水平。

参考文献:

[1]毛彧,傅国华.种质资源经济学的发展研究[J].生态经济,2011(7):43-51.

[2]徐慧,彭补拙.国外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估研究进展[J].资源科学,2003(7):103-109.

[3]FAO,1996.Reportonthestateoftheworld'sPlantgeneticresourceforfoodandagriculture,PreparedfortheInternationalTechnicalConferenceonPlantGeneticResources.Leipzig,Germany,June,PP17-23.

[4]GollinD,EvensonR.E.AnapplicationofhedonicpricingmethodstovaluericegeneticresourcesinIndia.AgricultureValuesofPlantGeneticResources.CABIPublishing,Wallingford,UK.1998[5]PearceD,MoranD.Theeconomicvalueofbiodiversity.Cambridge:IUCN,1994.

[6]SmaleM.EconomicAnalysisofCropGeneticResourceConservationIPGRL1995.

[7]朱彩梅,张宗文.作物种质资源的价值及其评估[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5,6(2):236-239.

[8]刘旭.我国粮食安全框架下种质资源价值评估探析—以改革开放以来小麦种质资源利用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8,12:14-19.

[9]张风春,刘文慧,李俊生.中国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现状与对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1):13-18.

[10]刘冬梅,张风春,吴晓蒲 李俊生.遗传资源价值评估进展与应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1):19-22.

[11]杨 硕.浅谈大陆型冰川微生物多样性[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1):23-25.

[12]刘云.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对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38(4):87-91.

[13]孙震.景观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机制探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5):36-38.

[14]陈红蕊,黄卫果.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意义及探索[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1):46-48.

[15]王娟娟,万大娟,彭晓春,等.关于生态资产核算方法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5):14-18.

StudyonPlanningofProtectionofGermplasmResourceandSeedProduction

IndustryinTongliaoCity,TheInnerMongoliaAutonomousRegion,China

LIShifeng1DONG Suocheng2LAI Lu1CHENG Hao2,3WANGZhe2.3TAN Jianxin1

(1.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Beijing100083,China;;

2.InstituteofGeographicSciencesandNaturalResourcesResearch,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China100101;

3.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49,China)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术影响因子逼近2.000

位列环境保护部主管期刊第一名

在全国收录环境科学类66种期刊中排位第六名

据知网2014年12月16日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4版)》,我刊学术影响因子显著大幅度提高。由2011年0.831和2012年1.030,提高到2013年逼近2.000大关,为1.971,名列环境保护部主管期刊第一名。在全国收录环境科学类66种期刊中排位第6名,其中2012年位列全国第18名,2011年第29名,2010年第33名。

引用文献格式:高清霞等.金融创新解决外部性导致环境问题的路径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3):40-42.

猜你喜欢
通辽市种质资源规划
王舒作品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成峰牲畜市场交易红火
通辽市音乐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绿肥作物紫云英研究进展
大白菜种质资源抗根肿病基因CRa和CRb的分子标记鉴定与分析
茄子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玉米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研究进展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