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围填海遥感监测及对策建议

2016-01-15 03:46马万栋吴传庆殷守敬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5年3期
关键词:环渤海地区

马万栋 吴传庆 殷守敬 吴 迪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北京 100094)

环渤海围填海遥感监测及对策建议

马万栋吴传庆殷守敬吴迪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北京100094)

【摘要】针对环渤海地区不合理的围填海状况,选取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对该区域围填海状况进行了遥感提取和分析。通过分析环渤海不同时期围填海状况可知自1982-2014年环渤海地区围填海面积总计是2803.51km2,年均围填海面积是87.61km2。32年来环渤海地区年均围填海面积逐渐增加,2000年之前,年均围填海面积较小;2000-2010年年均围填海面积较快增加;2010-2012年迅猛增加,以后年均围填海面积呈现快速降低的趋势;2012年之后年均围填海面积逐年下降。

【关键词】环渤海地区;围填海;遥感监测;

中图分类号:X21

文献标识码:码:A

文章编号:号:1673-288X(2015)03-0063-03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land reclamation from sea along the coast of Bohai Bay during 1982 to 2014,several remote sensing images are chosen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 land reclamation from sea. The distribution of land reclamation from sea from different period is analyzed,and then we could conclude that the total area of land reclamation from sea during 1982-2014 is 2803.51km2,with annual average of 87.61km2. The annual average of land reclamation from sea during 1982-2014 increase year by year. The annual average before 2000s is very low,then the number increase faster and faster,especially during 2010 to 2012.

Keywords:coast of Bohai Bay;land reclamation from sea;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作者简介:柳杨,硕士,主要从事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工作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沿海地区土地资源日趋紧张。房地产开发、化工园区建设、港口开发、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严重占用大量滩涂、岸线资源,导致近海水体污染、湿地退化、候鸟消失、自然景观破坏等,给海岸带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的压力[1,2]。大规模的围海造陆活动在带来巨额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严重破坏了海岸带生态系统,给自然岸线资源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给国家和人民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环境影响[3]。

1环渤海围填海分布

针对环渤海地区不同时期的大量围填海活动,利用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对该区域围填海活动进行了遥感信息提取[4],获取了不同时期围填海分布情况(见图1)。

图1 环渤海地区不同时期围填海分布图

通过不同时期围填海分布图,可知:按围填海区域分布来看,围填海面积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河北省唐山市、天津市、山东省东营市及辽宁省大连市;按围填海时间来看,2005-2010年期间围填海面积最大,其次是2010-2012年、1982-2000年、2000-2005年、2012-2014年。

2环渤海地区围填海时间分布特征

依据环渤海地区不同时期的大陆岸线,分别对1982-2000、2000-2005、2005-2010、2010-2012、2012-2014年期间的围填海状况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环渤海地区不同时期的围填海分布统计图(见图2)。自1982-2014年,环渤海地区围填海面积总计是2803.51km2。其中围填海面积最大的年份是2005-2010年,围填海面积为1147.43km2;其次是2010-2012年围填海面积是586.16km2、1982-2000年围填海面积是531.24km2、2000-2005年围填海面积是465.35km2、2012-2014年围填海面积是73.32km2。

图2 环渤海地区不同时期围填海面积饼图

利用不同时期的围填海分布面积,按一定年份间隔对1982-2014年间的围填海面积进行计算,得出环渤海地区1982-2014年间年平均围填海面积是87.61km2。通过年度平均围填海面积分布趋势图可知2010-2012年年均围填海面积最大,面积是293.08km2,其次是2005-2010年期间,年均围填海面积是229.49km2,2000-2005年及1982-2000年期间年均围填海面积分别是93.07、66.40km2,2012-2014年间年度平均的围填海面积最小,为36.66km2。

总的来说,自1982-2014年,环渤海地区年均围填海面积逐渐增加,2000年之前,年均围填海面积较小;2000-2010年年均围填海面积较快增加;2010-2012年迅猛增加,以后年均围填海面积呈现快速降低的趋势;2012年之后年均围填海面积逐年下降。

3环渤海地区围填海空间分布特征

依据环渤海地区不同时期围填海分布图,对不同省份、地级市在不同时期的围填海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了环渤海地区不同区域在不同时期的围填海分布统计状况(见表1)。

表1 1982年以来环渤海地区不同区域不同时期围填海面积 km2

图3 1982-2014年间环渤海地区年均围填海面积变化图

3.1 不同省份围填海状况分析

由图4可知:自1982年以来,辽宁省围填海面积最大,围填海总面积为995.05km2;其次是山东省和河北省,围填海总面积分别为722.76 km2和642.01km2,天津市围填海面积最小,围填海总面积是443.69km2。其中,辽宁省2010-2012年围填海面积最大,面积是273.26km2;山东省2005-2010年围填海面积最大,面积是308.17km2;河北省2005-2010年围填海面积最大,面积是366.16km2;天津市2005-2010年围填海面积最大,面积是206.42km2。

3.2 不同地级市围填海状况分析

为了解不同时期内,不同地级市围填海分布状况,以年度为横坐标对不同地级市的围填海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了不同地级市不同时期围填海面积统计图(图5)。由图5可知:1982-2000年间,东营市围填海面积最大,面积是169.19km2,其次是唐山市和大连市,围填海面积依次是104.70km2、47.71km2;2000-2005年间,大连市围填海面积最大,面积是84.15km2,其次是天津市和东营市,围填海面积分别是59.03km2、55.78km2;2005-2010年间,唐山市围填海面积最大,围填海面积是252.89km2,其次是天津市和潍坊市,围填海面积依次是206.42km2、156.18km2;2010-2012年间,天津市围填海面积最大,为137.34km2,其次依次是烟台市和大连市,面积依次是105.60km2、100.52km2;2012-2014年间,锦州市围填海面积最大,面积是34.19km2,其次依次是大连市,围填海面积是28.73km2;整体而言,唐山市、天津市在不同时期的围填海面积居首位,围填海面积是447.59km2、442.90 km2,其次是东营市和大连市,围填海面积分别是332.75 km2、301.14km2,围填海面积最小的是秦皇岛市,围填海面积是33.19km2。

图5 1982年以来不同地级市围填海面积柱状统计图

4研究结论

针对环渤海地区不合理的围填海情况,利用多源、多时相卫星遥感数据对该区域不同时期的围填海情况进行了遥感监测,得出:

根据围填海分布时期来看,围填海面积最大的年

份是2005-2010年,围填海面积为1147.43km2;其次是2010-2012年围填海面积是586.16km2、1982-2000年围填海面积是531.24km2、2000-2005年围填海面积是465.35km2、2012-2014年围填海面积是73.32km2。

根据围填海分布地域来看,辽宁省围填海面积最大,围填海总面积是995.05km2、其次是山东省和河北省,围填海总面积分别是722.76km2、642.01km2,围填海面积最小的是天津市,围填海总面积是443.69km2。围填海规模较大地级市分别是唐山市、天津市、东营市和大连市。

总的来说,自1982-2014年,环渤海地区围填海面积总计是2803.51km2,年均围填海面积是87.61km2。32年来环渤海地区年均围填海面积逐渐增加,2000年之前,年均围填海面积较小;2000-2010年年均围填海面积较快增加;2010-2012年迅猛增加,以后年均围填海面积呈现快速降低的趋势;2012年之后年均围填海面积逐年下降。

5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过度的围填海严重破坏了海岸带生态环境,针对环渤海地区围填海过度快速增长的状况,建议首先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控制围填海规模;其次严格执行围填海环境影响评价及审批制度,对于任何的围填海活动从污染、生物多样性、环境生态承载力等方面综合评估;最后利用遥感技术开展围填海的监视监测,及时对围填海活动进行监控,为合理使用海域提供手段和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朱高儒,许学工.填海造陆的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11,20(4): 761-766.

[2]朱高儒,许学工.渤海湾西北岸1974-2010年逐年填海造陆进程分析[J].地理科学,2012,32(8):1006-1012.

[3]张明慧,陈昌平,索安宁,等.围填海的海洋环境影响国内外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12,21(8):1509-1513.

[4]徐进勇,张增祥,赵晓丽,等.围填海遥感监测方法研究[J].测绘通报,2015(5):60-62.

RemoteSensingMonitoringandCountermeasuresofLandReclamation

fromSeaAlongtheBohaiBay

MAWandongWUChuanqingYINShoujingWUDi

(SatelliteEnvironmentCentre,Ministry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Beijing,100094)

项目资助: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氮肥温室气体排放机理研究”(NZ14255);宁夏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宁夏枸杞碳足迹标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3ZYZ204)

引用文献格式:柳杨等.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氮肥温室气体排放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3):66-68.

猜你喜欢
环渤海地区
环渤海地区设施蔬菜土壤障碍与治理措施
1989—2019年环渤海地区养殖池的空间变化特征
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环渤海地区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分析
国家战略背景下东营市参与环渤海地区合作q发展的应对策略
环渤海地区城市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障碍因素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海洋产业链的构建研究
环渤海地区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建议
环渤海地区通航运营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研发团队创新开放度、吸收能力与团队创新绩效——基于环渤海地区装备制造企业的实证分析
环渤海地区热能资源分布及海水养殖水体调温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