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16-01-18 08:41倪康,蔡晓明,阮建云
中国茶叶 2016年9期
关键词:茶学茶业茶园

本刊讯 日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承担,阮建云研究员主持的“茶园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获得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专项支持,计划在5年内通过技术集成创新,构建出一系列的茶园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为广大茶农提供明白易懂的操作规程,以大幅削减我国茶园化肥农药的用量,从而实现茶叶的绿色、安全生产,进一步推进我国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茶叶质量安全引人关注

在环境资源紧张、农业基础薄弱、茶叶有害生物多发重发频发的严峻形势下,我国茶产业的发展壮大,化肥农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受资金、技术等因素的限制,我国茶叶生产中还普遍存在着不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的问题,严重威胁着茶园生态环境和茶叶质量安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重大战略决策;农业部提出“一控、二减、三基本”的目标,在《关于促进茶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将生态茶园建设作为重点发展方向。

技术瓶颈亟需克服

“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863项目等科技项目的资助下,围绕茶树高效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治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取得明显进展,但是与国外先进技术或水稻、玉米等大田作物比较,在技术深度和系统性仍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为:有些技术“水土不服”,不能满足不同区域或茶类生产的技术要求;有些技术太“高大上”,操作性不够强,茶农不易掌握,不能完全实施到位;许多技术是“单打独斗”,缺乏配套,难以形成集成优势,这些都制约了相关成果应用效果的发挥。

优势团队联合攻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联合全国22家在茶学、植保、土壤肥料等领域具有学科优势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近60名专业科研人员,由阮建云研究员主持,组成科研团队,申报的“茶园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已经获得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专项的支持,并将于近期启动。项目将从我国不同茶区的气候与土壤条件、病虫害发生规律以及不同茶类生产特点和要求出发,制定出我国茶园化肥农药施用限量标准,优化土壤培肥、有机肥替代、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完善茶园病虫预测预报和性信息素、窄波杀虫灯、挥发物诱杀等化学农药替代技术;筛选适宜茶树的复合肥基准配方、高效新型肥料和农药产品,熟化肥药高效施用设备和新技术;同时在主要产茶区域内对这些技术进行组装、集成与优化,构建具有区域特点的技术模式及技术规程,并通过基地示范、人员培训的方式,实现大规模的区域化应用。

助推茶产业绿色发展

项目将在我国华南、西南、江南、江北的13个主产省实施。预计到2020年,可实现示范区内化肥减施25%,肥料利用率提高12%;农药减施25%,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8%,同时茶叶平均增产3%。通过专项的项目实施,在不降低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基础上,实现我国茶叶主产区的化肥农药减施增效,不仅会实现茶叶生产的节本增效,进一步保证我国茶叶的质量安全,增加茶农收入,而且会减轻产茶区域的污染负荷,有利于实现茶叶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茶产业的绿色发展。

(倪 康 蔡晓明 阮建云)

信阳农林学院茶学院获河南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本刊讯 日前,河南省教育厅发文公布了第九批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信阳农林学院茶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列其中。这是继该校茶学专业2014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后,第二个本科省级教学工程项目。

信阳农林学院于1982年创办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2002年与外校联合开办本科茶学专业(由该校独立培养),2005年开设茶文化专业;2013年该校正式招生本科茶学专业;2014年,茶学专业增设茶文化与营销方向。2011年1月设立茶学系,2015年7月更名为茶学院。现设有茶学专业及茶文化与营销方向本科专业及2个专科专业。

目前,该校茶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已成为河南省重要的茶叶行业国家职业资格理论、技能培训与鉴定基地,被信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确定为“信阳市茶叶行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基地”,建有河南省茶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信阳毛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信阳市茶叶加工与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信阳市茶产业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以及河南省豫南植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院士工作站等科研平台;先后获省部级科技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制定国家标准1项、省级地方标准3项,发表相关著作6部,论文200余篇。

近年来,茶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先后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获批河南省特色专业2个,茶学专业2014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先后培养高素质茶学专业人才2000余名,为河南省茶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义茗 陈义 张洁王子浩)

四川省农业厅领导调研一枝春茶业

本刊讯 8月18日,四川省农业厅党组成员、总农艺师潘海平等一行,在乐山市农业局副局长熊毅等的陪同下来到四川一枝春茶业有限公司督导、调研扶贫攻坚、产业发展等情况。潘海平一行参观了一枝春茶业的李家山野生有机茶、金银花“川蕾1号”种植基地,四川省茶树品种推广中心仁厚基地,查看了特色茶树品种“四川紫嫣”的选育繁殖情况。

沐川县农业局局长黄明高、一枝春茶业总经理杨昌银分别向潘海平总农艺师汇报了沐川县农业系统在实施产业扶贫方面的主要做法与经验。为搞好精准扶贫、产业脱贫,沐川县利用专项扶贫资金500万元组建沐川县龙神扶贫茶场,由龙头企业一枝春茶业公司具体负责茶园种植技术、企业管理和产品销售等。目前,茶场已流转土地850亩,其中已育苗56亩、开垦种植茶园160亩。

调研组勉励沐川县及一枝春茶业公司保护好全省不可多得的李家山野生茶叶资源,发展有机茶产品;加快“四川紫嫣”茶树品系选育工作进度,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加强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切实助推扶贫攻坚,带动更多的贫困农户增收致富。图为调研组实地查看“四川紫嫣”长势。

(汪林 万支永)

浙江宁海“望海茶”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8月23日,从浙江省宁海县农林局获悉,“望海茶”获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发的地理标志证书。

据悉,望海茶作为宁海县重点培育的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全县种植面积达5万余亩,2015年名优茶产量731吨,全县茶业产值3亿元,是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望海茶以“三绿”著称:干茶外形翠绿、汤色清绿、叶底嫩绿,曾先后被授予浙江省名牌产品、浙江省著名商标、首届浙江省十大名茶、中华文化名茶等多项荣誉。“望海茶”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望海茶品质和知名度,促进全县茶产业的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

(据宁海新闻网)

四川茶企众筹模式抱团打品牌闯市场

9月1日,川茶产业发展省级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在四川成都召开。会上表示,川茶营销创新发展联盟企业——“四川天府龙芽股份有限公司”在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组建完成,预计年底前正式运行。四川茶企将通过众筹方式构建利益共同体,合力打造天府龙芽大区域品牌、开拓国际国内大市场。

四川省川茶品牌促进会负责人透露,四川天府龙芽股份有限公司将由川茶集团、蒙顶山茶叶集团、成都农发投公司等发起,以天府龙芽大品牌涵盖不同茶类、不同茶企,建立融合共享发展机制,聚合川茶优质资源、优质产品,构建线上线下全渠道营销体系,共同推动实现“天府龙芽”世界文化名茶战略目标。

今年以来,四川全省上下加快推进川茶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产品供给侧结构性调整,茶叶生产总体呈质优量增、价格略升、茶农持续增收的良好态势,并成功举办第五届四川国际茶博会等茶事活动,茶产业取得持续快速发展。

四川省下一步将聚焦川茶发展若干关键性问题,推动基地建设向机采方向转型发展,在加工工艺上更加突出四川特色和全球化背景下细分市场要求,在品牌打造上将提高面上知晓度与突出消费重点地区结合,进一步厘清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与责任,共同唱响川茶大品牌、做强川茶大产业。

(据《四川日报》)

贵州省举办茶艺职业技能大赛

8月19~20日,2016年贵州省茶艺职业技能大赛在贵阳举办,选手们展开为期两天的茶艺技能比拼。

据了解,此次大赛是贵州省茶艺年赛,也是第三届全国茶艺技能大赛的贵州省预赛,来自贵州省各市州的近200名选手经过多轮激烈比拼,角逐出3个金奖、6个银奖和9个铜奖。据悉,优胜者将代表贵州参加9月下旬在贵阳举行的“绿宝石杯”第三届全国茶艺职业技能竞赛。

近年来,贵州茶产品逐渐得到市场认可,截至2015年12月底,贵州省茶园面积689.2万亩,居中国第一位;2015年,贵州茶叶产量22.4万吨,茶产业总产值214.8亿元,综合产值404.9亿元。图为茶艺技能大赛比赛现场。

(据中新网)

全国花茶品鉴会在四川犍为县举行

8月30日,2016年全国花茶品鉴会暨第四届茶叶感官审评研究学术沙龙在犍为县举行。活动内容包括学术研讨交流、花茶品鉴评审、茶乡花海体验,为期两天。

在上午进行的学术研讨交流中,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国内有关科研院校专家,省内外花茶企业代表等百余人,围绕香气物质构成及特性表现、花茶品鉴控制技术与研究价值、茉莉花新品种应用与生产、代用茶品质与审评等方面进行交流、探讨。下午进行的全国花茶品鉴评审中,来自国内的45个花茶茶样接受茶叶专家的现场品鉴,其中,犍为花茶茶样达34个。专家分为7组,分别通过观形、闻香、品味、看色,对茶样进行评价。参加品鉴会的犍为茶样花瓣厚、香气浓郁,深受各地专家青睐。

犍为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发挥茉莉花种质的资源优势,同步推进“茶用茉莉、天然香精茉莉、盆栽观赏茉莉、城市绿化茉莉”四大类型茉莉花的快速发展,真正把犍为建设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茉莉茶产业核心区。图为花茶品鉴评审现场。

(据四川新闻网)

全国茉莉花茶产销形势分析会在广西横县召开

8月22日下午,2016年全国茉莉花茶产销形势分析会暨桂台茶产业发展交流会在广西横县举行。本次交流会的主题为“横县茉莉,茗香两岸”,是海峡两岸两大茶业协会首次联合举办的茉莉花茶产销形势专题研讨交流会,旨在研究分析大陆及台湾地区茉莉花茶的产销形势,探讨两岸茉莉花茶产业提质增效和开放合作的有效途径,共同做大做强做优茉莉花茶产业。

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行业组织代表、企业负责人围绕本地区、本企业的茉莉花茶产业发展情况,聚焦增加有效供给、规范市场体系、扩大宣传推广等内容各抒己见,形成了全力推进茉莉花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共识。与会嘉宾共同见证了台湾区制茶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陈振芳与横县茶业商会会长敕立签订《两岸茉莉花茶、乌龙茶销售意向协议》。

(据中国日报网)

纪录片《中国茶业通史》项目启动

8月16日,以“践行一带一路传承中华文明”为主题的纪录片《中国茶业通史》项目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该片是由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发起,由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故宫出版社等单位撰稿并监制,由《中国通史》原班制作团队打造并联合出品的,全球首部以“茶”为核心的大型通史类历史文化纪录片。预计于明年底制作完成,2018年首映发行。

据悉,《中国茶业通史》共分20集,将按时间顺序讲述茶业的起源、饮茶习惯的形成,以及中国乃至全球兴起的饮茶文化热潮。该片将在全面客观地梳理中国六大茶类历史发展轨迹的同时,生动形象地讲述中国茶业历史背后茶鲜为人知的故事,从而为茶业的起源、发展、传承起到更广泛的普及作用。

(据《法制晚报》)

《茶园杂草识别与防治原色图谱》出版

本刊讯 茶科技专著《茶园杂草识别与防治原色图谱》8月上旬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该书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张觉晚等主编,分为茶园杂草的识别和茶园草害治理两部分。第一部分收集了较常见的183种茶园杂草,每种杂草均用清晰的原色图片展示,并对其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作了叙述;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茶园杂草的防治方法,将茶园杂草的识别和有效防除融为一体。

该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兼有学术性和史料性,适宜茶叶技术推广人员、茶农及院校茶学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

(竺济法)

云南省腾冲市 召开茶叶品牌建设座谈会

本刊讯 8月25日上午,云南省腾冲市委组织市茶办、市委宣传部、发改局、农业局、市场监管局、招商局、9个主产茶乡镇相关领导及7个茶叶龙头企业的负责人召开腾冲市茶叶品牌建设工作座谈会。

会议由市委常委、市委办刘世伦主任主持,各乡镇主要领导、企业代表、相关主管部门围绕整合全市茶叶品牌、打造腾冲茶公共品牌、实现茶叶强市、振兴腾冲茶历史地位、茶产业与国家战略结合、实现腾冲茶叶品牌唱响全国等六个方面内容为如何实现腾冲茶叶产业由产茶大市向茶叶强市的跨越,推动茶产业提质增效建言献策。

最后,刘世伦作会议总结,他提出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进行腾冲茶资源整合;二是进行品牌整合,进行质量安全监管;三是整合资金,进行市场化运作,齐力打造“腾冲茶”公共品牌。

(康耀昌)

猜你喜欢
茶学茶业茶园
浙江大学茶学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茶园飘香
返乡,闯出茶业一片天
林秀娟 茶业“双师”
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
湄潭茶园
贵州茶业大事记
茶园观色
探究茶学词汇的英语翻译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