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减少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不良反应中的效果

2016-01-23 10:07蔡晓星张慧琴
中国临床护理 2016年2期
关键词:肝素钠皮下分子

陈 英 李 华 蔡晓星 张慧琴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减少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不良反应中的效果

The effect of cluster nursing on reducing adverse reactions of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sodium

陈 英 李 华 蔡晓星 张慧琴

目的 观察集束化护理在减少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不良反应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200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皮下注射方法,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法。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皮下出血和皮下硬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14.083,P=0.000;P=0.000),皮下出血面积小于对照组(t=7.267,P=0.000)。 结论 采用集束化护理能明显减少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不良反应的发生。

注射,皮下;肝素;集束化护理

低分子肝素钠能够抑制动、静脉血栓的形成,是用于预防和治疗血管栓塞性疾病的常用临床药物。 虽然皮下注射药效时间长、安全性高,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注射部位、注射方法、按压方法不当等因素,常常导致皮下出血、硬结、疼痛,甚至局部组织坏死等不良反应,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紧张、恐惧情绪,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影响其病情的恢复[1]。我科对使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的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200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注射前常规检查凝血4项、血小板均在正常范围,腹部皮肤颜色正常,无瘢痕及炎症,无脑出血及其他出血性疾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男53例,女47例;年龄50~79岁,平均年龄(57.0±6.2)岁;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4例,心肌梗死患者36例。观察组男46例,女54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58.0±5.2)岁;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3例,心肌梗死患者37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注射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注射方法,即在脐下5~10 cm进行皮下注射,进针角度15~35°。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法,具体方法如下。①选择腹部作为注射部位, 以肚脐为中心,上下5 cm 、左右10 cm, 避开脐周2 cm 处, 在患者腹壁左右交替注射, 同侧2次注射间距>2 cm。 ②抽取0.4 mL低分子肝素钠溶液排气后再抽入0.1 mL空气。一只手拇指和

惠州市科技计划立项项目(编号:20140807)

516300 广东惠州,惠东县人民医院心内科

·临床护理·

诊疗护理

10.3969/j.issn.1674-3768.2016.02.004

猜你喜欢
肝素钠皮下分子
多糖类肝素湿品沉淀可保存时长的研究
金属元素Cu、Fe对肝素钠氧化过程的影响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分子的扩散
“精日”分子到底是什么?
米和米中的危险分子
锯齿状缝线皮下埋置面部提升术临床应用(附140例)
臭氧分子如是说
绵羊血浆法检测肝素钠效价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方法的研究
会阴侧切皮下美容缝合法在会阴侧切口缝合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