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对行胃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实施麻醉的效果研究

2016-01-23 08:55孙泽兵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11期
关键词:咪酯镜检查乙组

孙泽兵

进行胃肠镜检查是临床上诊断食道疾病和胃肠道疾病的重要辅助方法。在进行胃肠镜检查时,患者的咽部受到插管的刺激会发生反射性痉挛的症状,此症状会对其插管及检查造成一定的影响[1]。以往,临床上主要使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对进行胃肠镜检查的患者实施麻醉。但是,由于老年患者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其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故在进行麻醉时其极易发生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为了进一步探讨对进行胃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实施麻醉的最佳方法,我院对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200例老年患者分别使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进行麻醉,其中使用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进行麻醉的100例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此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对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200例老年患者。这200例患者均符合以下情况:①按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规定的的体格分级标准,将患者的体格分级分为I级~III级。②患者均无使用麻醉药物的绝对禁忌症。将这2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100例患者。在甲组的100例患者中,有男性60例,女性40例。他们的年龄在60岁~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6±6.1岁。在乙组的100例患者中,有男性61例,女性39例。他们的年龄在60岁~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8±5.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使用胃肠镜进行检查。对患者进行胃肠镜检查前,对其实施麻醉。在进行麻醉前进行如下准备工作:①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②在进行检查前的12h内,让患者禁饮、禁食。③在患者进入诊室后,让其保持左侧位。④为患者开放静脉通路,并为其连接心电监护仪。同时对患者血氧饱和度、脉搏、心率、血压和心电图进行密切的监测[2]。⑤使用常规的鼻导管为患者持续供氧,氧气的流量设为3L/min。然后,为甲组患者使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具体的麻醉方法为:用1.0μg/kg的芬太尼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再用1~2mg/kg的丙泊酚对其进行静脉注射。待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睫毛反射消失、呼之不应后,为其插管进行检查。为乙组患者使用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进行麻醉,具体的麻醉方法为:用0.1~0.5μg/kg的瑞芬太尼对患者缓慢地进行静脉注射,再用0.1~0.3mg/kg的依托咪酯对其缓慢地进行静脉注射。待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睫毛反射消失、呼之不应后,为其插管进行检查。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加用5~10mg的依托咪酯进行静脉注射。若患者的HR低于50次/min,可为其加用0.5mg的阿托品。若患者的SpO2低于90%,应立即将其下颌托起,以辅助其呼吸。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插管后各项体征的指标,体征指标包括:SpO2、DBP、SBP和HR。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观察患者头晕、恶心和呕吐、呼吸抑制、躁动、呛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检查结束后,观察患者术毕至麻醉苏醒的时间及其术毕至离开诊室的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我们使用SPSS20.0软件包对本次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正负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²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体征指标的比较

在插管后,两组患者的各项体征指标均有所降低,但乙组患者的SpO2、DBP、SBP和HR均明显高于甲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体征指标的比较(n=100)

2.2 两组患者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乙组患者头晕、恶心和呕吐、呼吸抑制、躁动、呛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甲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情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毕至麻醉苏醒的时间及其术毕至离开诊室时间的比较

乙组患者术毕至麻醉苏醒的时间及其术毕至离开诊室的时间均明显短于甲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情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毕至麻醉苏醒的时间及其术毕至离开诊室时间的比较(min)

3 讨论

进行胃肠镜检查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侵入性检查方法。在进行胃肠镜检查时,患者因咽喉部位受到刺激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会对其检查的顺利进行产生一定的影响,个别患者甚至会中断检查[3]。因此,在进行胃肠镜检查前,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相关的标准,对其进行麻醉,以降低其机体的应激性,减轻其不适感,从而保证其检查的顺利进行。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插管后,两组患者的各项体征指标均有所降低,但乙组患者的SpO2、DBP、SBP和HR均明显高于甲组患者。这是因为,瑞芬太尼属于阿片受体激动剂,而依托咪酯是咪唑类衍生物,联用这两种药物不会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产生影响。在本次研究中,乙组患者头晕、恶心和呕吐、呼吸抑制、躁动、呛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甲组患者。这是因为,瑞芬太尼在患者体内的代谢快,药物不会蓄积在其体内,从而降低其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乙组患者术毕至麻醉苏醒的时间及其术毕至离开诊室的时间均明显短于甲组患者。这是因为,瑞芬太尼受静注时间的限制较小,患者在短时间内就可苏醒,此药物符合门诊手术时对麻醉剂的要求。

综上所述,用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对进行胃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实施麻醉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保持其各项体征指标的稳定,降低其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其麻醉后苏醒较快。

[1] 刘永强,阮定红,杨卿强等. 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在200例老年患者胃肠镜麻醉中的临床效果[J].重庆医学,2014,(23):3 000-3001+3004

[2] 张月梅,郝永平. 依托咪酯与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36):132-133

[3] 袁建伟. 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在老年患者胃肠镜麻醉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4):192-193

猜你喜欢
咪酯镜检查乙组
依托咪酯在不同程度烧伤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全程优质护理在门诊纤维鼻咽镜检查中的应用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浅谈依托咪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帕瑞昔布钠联合丙泊酚对纤支镜检查患者进行无痛麻醉的效果观察
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在老年患者胃肠镜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对老年患者实施依托咪酯麻醉诱导的效果探析
西藏地区大力开展纤支镜检查技术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