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专类园设计浅析
——以牡丹专类园为例

2016-01-24 09:34张玲玲
种业导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专类牡丹园牡丹

张玲玲

(郑州市城市园林科学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2)

园林植物专类园设计浅析
——以牡丹专类园为例

张玲玲

(郑州市城市园林科学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2)

植物专类园具有特定的主题内容,以具有相同特质类型植物为主要构景元素,以植物收集、展示、研究、观赏为主,兼顾生产,是一种强调专类植物展示和植物造景的园林形式。以牡丹专类园为例,阐述和分析了专类园的设计原则、布置形式、规划设计和植物配置,为未来园林植物专类园设计提供参考。

植物专类园;牡丹专类园;规划设计;植物配置

植物专类园具有特定的主题内容,以具有相同特质类型(种、属、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利用价值等)的植物为主要构景元素,以植物收集、展示、观赏、研究为主,兼顾生产,是一种强调专类植物展示和植物造景的园林形式,在植物园的发展和建设中始终处于重要地位。

1 植物专类园的类型

1.1 展示亲缘关系的植物专类园

将具有亲缘关系,如同种、同属、同科或亚科等的植物作为专类园主题,配置其他植物,营造出自然美的园林。大致可分为同种植物的专类园、同属植物的专类园、同科(亚科)植物的专类园。

1.2 突出生境特色的植物专类园

用适合在同一生境下生长的植物造景,表现某一生境类型的特有景观。这一类型的植物专类园表现主体是植物,表现主题则是不同类型的生境,比如盐生园、湿生园、岩石园、荫生植物园等。

1.3 凸显观赏主题的植物专类园

将有相同观赏特点的植物配置在一起,这些植物并不一定具有亲缘关系,只要符合确定的观赏主题,如树皮颜色一致,秋色叶树种,树形特殊,树叶有特殊气味,花色相近,香花植物等。

1.4 具备特殊价值的植物专类园

这类植物园不仅具有一定的园林观赏价值,还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如常见的药用植物园、经济林木园等。

1.5 体现季节特色的植物专类园

根据植物在不同季节表现的不同观赏特征,依据四季交替变化,将某一时节内观赏特征明显的植物种植在一起,营造出四季鲜明的不同植物景观,如春季的开花景观、夏季的绿荫景观、秋季的金色叶景观、冬季的树木雪景等。

2 牡丹专类园设计原则

牡丹是国花,也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素有国色天香之美称,以其花大、色繁、雍容华贵而被誉为花中之王,深受人们的喜爱。而牡丹在园林中的应用多采用专类园的形式,以牡丹观赏或生产为主题,展示牡丹的个体及群体效果。“牡丹专类园”建设既是历史文化的延续,又是新时代国家文化标志之一,在很多城市园林景观中都有应用,如郑州西流湖公园里的牡丹园、洛阳的牡丹公园等。

2.1 主题明确,景观丰富

在牡丹园中,牡丹既是主题,亦是主景,如何突出牡丹,引导人们观赏牡丹则是设计人员考虑的中心。牡丹观赏期较短,一般仅为15~20d,因此设计时既要在牡丹盛开之季有其他植物作衬托,也要考虑牡丹的主体地位,表现牡丹的群体及个体景观效果,也应对牡丹园四季景观统筹考虑。

2.2 突出特色,体现文化

牡丹园的规划布局首先要选好园地,根据地形条件确定基本构图形式,按照“源于自然,师法自然,高于自然”的要求,考虑当地的民风民俗和文化传统,挖掘当地文化,特别是与牡丹有关的传说、文化名人等,通过诗词、歌赋、传说、神话等,增添牡丹园的文化内涵,创造不同的景观效果,最后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成”之目的。

2.3 观赏为主,设施齐全

牡丹园应以展示牡丹丰富的品种及其花、色、型、韵等美学价值为主,辅以应用多种造园要素(建筑、水体、园路等),多方位体现牡丹园的文化氛围及艺术景观,为游人提供全方位的观赏空间和必要的游憩服务设施。

2.4 设计合理,方便游览

在各个景观集中点设置景观导游图,方便游客游览。在植物种植区设置植物介绍牌,使游客在体会牡丹带来的视觉享受同时还能学习到牡丹品种、生理特性等其他方面的一些知识。另外设计中应设置方便残疾人轮椅通行的坡道。

3 牡丹专类园布置形式

3.1 规则式

规则式牡丹专类园主要应用于地形平坦、便于做几何式布置的区域。一般以品种圃的形式出现,这类专类园比较整齐、统一,可以通过整齐的大片种植突出牡丹主体,利用不同色彩牡丹品种组合不同花样图案,同时这种种植形式也便于进行品种间的比较和研究,是以观赏为主,兼生产或品种资源保存为目的最佳布置形式,在园林中应用广泛,如山东菏泽曹州牡丹园、北京景山公园就采用这种布景形式。

3.2 自然式

自然式专类园多在地形变化大、不便于平整土地的区域应用,通常以牡丹为主要植物材料,结合其他花草树木、地形、山石、雕塑、建筑、壁画等造园要素,自然和谐地配置在一起,综合展示景观。自然式的牡丹专类园通过地形与道路的设置,不同花期与不同观赏特征牡丹品种的组合,结合其他植物材料的搭配组成群落,可补充花期前后的景色欠缺,使景观色彩多样,层次丰富,在园林应用中越来越受到人们喜爱。北京植物园牡丹园、杭州“花港观鱼”牡丹园就是采用自然式的布置形式。

4 牡丹专类园分区规划

4.1 入口区

入口处是代表专类园形象的窗口,整洁、优美的入口景观是吸引游客入园的基本条件,入口区应独成一体,起到点景作用。同时入口设计还要考虑集散人流,停放车辆,咨询服务等功能要求,入口旁可选择适宜位置建成一定面积的停车坪,方便游人停车。

4.2 核心观赏区

核心观赏区是专类园的景观核心区域,应充分利用牡丹品种繁多,花色、花型姿态多样的特点,结合地形、水系及道路,设置大片牡丹群观赏景观,核心观赏区还应多筑牡丹亭、牡丹廊、牡丹阁、牡丹轩、牡丹仙子雕塑等建筑小品,进一步渲染牡丹园的主题。

4.3 牡丹文化展览区

在牡丹园中可专辟一展览区或者展览馆,向游客展示牡丹的一些书画作品、工艺品等,宣传牡丹的文化魅力,让游客全方位感受牡丹的美,如牡丹书画展区、牡丹工艺品展区、牡丹栽培史展区、牡丹药用保健展区等。

5 牡丹专类园植物配置

在牡丹专类园中,牡丹既是主题,亦是主景,突出牡丹主体地位非常重要,但是也要充分考虑牡丹同其他植物的合理配置,以防止景观单调,创造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更好提升整个园区的观赏价值。

5.1 与乔木的配置

乔木与牡丹相搭配,一方面为牡丹提供侧方遮荫的生长环境,另一方面由于有些树种颜色较深,可作为景观的背景材料。牡丹株形圆整、叶色较浅,倘若使用一些叶色较深的树种作为背景树,则可充分衬托出主景牡丹花朵色艳香清的特色,例如 将玉兰、海棠、牡丹、桂花等配置在一起,以表达“玉堂富贵”的意境。

5.2 与灌木的配置

牡丹与其他花灌木搭配使用时,首先要考虑植物之间的体量,迎春体量较小,一般栽植在牡丹花台边缘作为前景;高度在2m以上的花灌木,由于株形较大,适合作为背景材料。应用时还应注意,若与牡丹花期、花型相似,花色鲜艳的植物,则尽量应少与牡丹搭配,以免喧宾夺主。

5.3 与地被植物的配置

低矮的地被植物在园中主要起点缀、衬托主景的作用,其种类的选择要根据牡丹栽植的环境条件而定。

据调查,如果栽培环境的阳光较为充足,多选用地被菊、大花萱草、二月蓝、马蔺、郁金香等比较喜阳耐旱的植物,而麦冬、沿阶草、鸢尾则多用在林下光线较暗的地方,还有许多宿根花卉和1~2年生草花,以及其他的球根花卉,也常与牡丹搭配。

6 结语

从现代园林发展趋势看,植物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硬质景观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向往自然的追求,随着全球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倡导自然的植物专类园建设符合当前世界园林发展的趋势,研究植物专类园的类型、形式、规划设计要点和植物景观配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与传统园林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植物园史短,在专类园设置上也有差距。因此我国在植物专类园的建设上,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和创新空间,大力发展类似牡丹专类园的各种植物专类园,将成为今后园林景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1] 原帅让,王增.专类花园的规划设计—从化玫瑰观光园设计剖析[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 2009(18):309-311.

[2] 杲承荣,徐金光,陈俊强,等.牡丹在园林中的应用[J].河北林业科技,2005(1):38-39.

[3] 孟欣慧.牡丹在美化环境中的应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1):269-270.

[4] 章丹峰,陈军,王俊萍.植物专类园规划建设和改造策略初探——以杭州植物园木兰山茶园为例[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6):103-105.

[5] 左利娟,成仿云,张佐双.牡丹在北京园林中的应用[J].中国园林,2004(10):77-79.

[6] 蔡晓红,刘晓娟,秦性英.牡丹的园林美化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17):5135-5136.

[7] 俞志洲,包志毅.杭州植物园建园40周年文集[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6.

[8] 胡永红.新世纪植物园的新发展[J].中国园林,2005(10):12-18.

S73

B

1003-4749(2016)12-0026-03

2016-10-14

张玲玲(1988-),女,河南郑州人,硕士,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专类牡丹园牡丹
关于《植物专类园设计规范》制订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美国南部植物园专类园主题设计∗
“三不够”牡丹节
赏牡丹
河北省保定市:太行深处秀美花田
国内首个汽车再制造专类展“亚洲再制造展览会”在广州举办
蓟州牡丹园
南国牡丹
中国国花园园林植物配置调查研究
绿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