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单10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2016-01-25 04:11郭秦龙吴建团刘振涛姚团团冯振昌郭飞杨占兴
种子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自交系株型抗病

郭秦龙,吴建团,刘振涛,姚团团,冯振昌,郭飞,杨占兴

陕西秦龙绿色种业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300

户单10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郭秦龙,吴建团,刘振涛,姚团团,冯振昌,郭飞,杨占兴

陕西秦龙绿色种业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300

介绍了玉米新品种户单109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适于陕北、关中及陕南海拔650 m以下地区春播及同类生态区种植。

玉米新品种;户单109;品种选育

陕西南北狭长,地形地貌比较复杂,形成陕北、关中和陕南3个气候截然不同的春玉米种植区。根据其气候特点,要求所培育出的品种不仅成熟期与当地主栽品种相当,且增产潜力较大,并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耐密植、抗病、抗旱耐涝、品质佳等特点。

1 亲本来源和选育过程

1.1 母本自交系L66

2000年,秦龙种业以美国杂交种作基础材料进行选系,同年冬在海南加大种植群体,按系谱法选得14株优良单株,连续自交,优中选优。

2003年关中夏播,在阴雨多、倒伏及病虫害严重的条件下,淘汰抗病差的10个株系,保留了抗病好的4个株系。同年冬在海南加代,2004年育成株型紧凑、透光性好、雄穗分枝少、茎秆坚、低穗位、根系发达、结实性好的优良自交系L66-1-1-1-3,并保留另外两个优良姊妹系。

1.2 父本自交系M276

该系是秦龙种业1999年以 {(黄群× 78599)×340}×C132(自育系)作基础材料进行选系,根据育种目标,经多代自交、配合力测定,于2002年育成。

1.3 杂交种的选育

2003年对L66各选系进行配合力测定,2004年关中夏播观察鉴定,经测产,L66各选系与M276杂交后代表现突出。2004年冬海南对其最佳组合进行复配,2005年关中夏播小区试验,L66-1-1-1-3× M276表现耐密、抗倒、抗病、株型紧凑、品质优、适应性及稳产性好,综合性状全面,从而决选出优良组合L66×M276(并将L66-1-1-1-3定名L66),即户单109。

2 品种特征特性

幼苗叶鞘紫色,叶色浓绿,长势健壮,成株高280 cm,穗位高100 cm左右,株型较紧凑。上部叶片窄稀上冲,透光性好。雄穗分枝6~12枝,护颖浅褐色,花药黄色,花丝先黄后转微红,全株叶片19~20片。果穗筒型,果穗长21 cm,穗粗5.3 cm,穗行数16~18行,白轴,马齿型,粒色桔黄色,出籽率89.6%,千粒重310~330 g。活秆成熟,结实性好,稳产性好,增产潜力大。陕西春播全生育期122.5 d。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保持品种种性(杂交种含亲本)

抓好自交系原原种生产。实行套袋自交对交相结合,人工套袋自交一代、姊妹交一代、原原种生产一代。自交系做到一年繁、两年用,严格操作程序,做到隔离安全、去杂彻底,可3年更新一次原种。

3.2 适时早播

一般地温稳定在9~10℃时播种。适时早播能延长其营养生长期,使其获得有利的生长发育条件,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

3.3 合理密植

一般种植密度为3 500株/667 m2,高水肥田块可达4 000株/667 m2。

3.4 高效施肥

播种时应施N、P、K复合肥15~20 kg/667 m2,在玉米8~10叶期施尿素15~20 kg/667 m2,适当追施锌肥,灌浆期追施尿素5 kg/667 m2。

3.5 浇灌

足墒播种,确保全苗。若墒情不够,应及时浇灌;玉米生长期间及时浇拔节水、抽雄水、灌浆水。

3.6 防虫

玉米虫害要以预防为主,可用辛硫磷或甲拌磷防地下害虫。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3%辛硫磷颗粒250 g/667 m2丢撒到玉米芯叶,可以有效防治玉米螟。

3.7 适时晚收

由于户单109活秆成熟,适时晚收可延长光合作用时间,提高干物质积累,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

当籽粒乳线消失、苞叶变黄、黑层形成后收获,可增加千粒重,有效提高玉米产量。

4 结果分析

4.1 产量表现

4.1.1 区域试验结果

2011年在陕西省春玉米第8组区试中,平均产量690.1 kg/667 m2,比对照豫玉22、秦龙14(平均产量655.1 kg/667 m2)增产5.3%。

2012年参加陕西省春玉米第1组区试,平均产量768.8 kg/667 m2,比对照郑单958、秦龙14(平均产量731.0 kg/667 m2)增产5.2%。

4.1.2 生产试验结果

2012年参加陕西省春播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24.0 kg/667 m2,比对照郑单958、秦龙14(平均产量682.2 kg/667 m2)增产6.1%。

4.2 抗病鉴定结果

2011年,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鉴定:高抗茎腐病、穗粒腐病,抗大斑病、小斑病,感丝黑穗病。

4.3 品质分析结果

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容重722 g/L,含粗蛋白(干基)9.52%、粗脂肪(干基)3.02%、粗淀粉(干基)74.87%。

1005-2690(2016)04-0052-02

S513.033

B

2015-12-30

猜你喜欢
自交系株型抗病
我国小麦基因组编辑抗病育种取得突破
Bna-novel-miR36421调节拟南芥株型和花器官发育的功能验证
玉米自交系雌雄穗开花间隔与产量及抗旱性的相关性
高产优质抗病杂交油菜新品种娄文油99
玉米自交系京92改良后代单穗粒重的杂种优势研究
植物细胞内存在“自杀神器”
玉米自交系京92遗传改良研究
日光温室西葫芦株型及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
多肉植物侧芽怎么处理
玉米自交系保纯和提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