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本《伤寒论》注文功用类析*

2016-01-27 06:56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510006
中医文献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康平温服少阴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510006) 杨  旭

康平本《伤寒论》注文功用类析*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510006)杨 旭

康平本《伤寒论》是《伤寒论》众版本之一,此本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正文之外尚有颇具特色的旁注和夹注,这两种注文研究价值极高。本文将康平本《伤寒论》夹注、旁注功用析为注文补充具体内容例、注文以释病机例、注文以明方法例、注文以示预后例、注文以作评注例、注文有助分析句读例、注文有助订正语序例、旁注以明异文例八类。

康平本 伤寒论 版本 旁注 夹注

康平本《伤寒论》是《伤寒论》众版本之一,马继兴认为“其原始传本当在北宋之前而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1],钱超尘认为康平本“来源极为古老,它是六朝传本之一,当是没有疑义的”[2],康平本又被称为和气氏本、高野本、南朝本、有栖川本、室町本,均同文而异题,为便于行文,下文简称康平本。康平本系流传在日本的古传本,“因由侍医丹波雅忠抄录于康平三年二月十七日,康平系日本后冷泉天

皇年号(1058-1164年),康平三年即1060年,故后人称其为康平本《伤寒论》。”[3]康平本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在正文之外尚有颇具特色的旁注和夹注,这两种注文研究价值极高。但是这些旁注和夹注在通行的宋本《伤寒论》中都被窜入正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伤寒论》的阅读。如今我将这两种注从康平本中一一析出,并依其功用分为八类,各举数例,期能解释阅读宋本《伤寒论》时的一些疑惑。

注文补充具体内容例

康平本的注文或注明穴位、脉象、处方调剂等具体内容或细节。

《伤寒卒病论集》:“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而康平本“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药录》,并平脉辨证”二十三字乃小字注文,句首有加圈的“注”字,是对正文“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具体内容的补充说明。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五》:“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而康平本“先刺风池、风府”正文作“先刺”,“风池、风府”四字为其旁注,补充了具体的针刺部位。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其中“关上”二字康平本为旁注。详细指出“脉细数者”的部位是“关上”。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七》:“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其中,“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十六字在康平本中作夹注,详细说明了解表、攻痞的具体方剂。

注文以释病机例

康平本的注文或注明症状的病机。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七》:“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康平本“此为胸有寒也”六字作旁注,从医理上解释了“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的病机。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康平本“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十九字作夹注,乃是从医理上解释经文“小便色白”的病机。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康平本“蛔上入其膈,故烦”七字作夹注,解释了“令病者静,而复时烦”的原因。

注文以明方法例

康平本的注文或注明汤药煎煮法、服用法、加减法以及药物炮制法、服药后产生变证的处理法等。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康平本“汗出多者,温粉粉之”八字为夹注,明确了“汗出多者”的处理方法。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七》:“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康平本“日再夜一服”五字作夹注,说明了桂枝人参汤的服用方法。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右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碁子五六枚,服之愈。”康平本“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碁子五六枚,服之愈”十八字作夹注,说明了兼证“宿食”的加减法。

注文以示预后例

康平本的注文或注明疾病的发展趋势。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七》:“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康平本“此为欲解也”五字作旁注,说明太阳病误下后的预后。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八》:“脉但浮,无余症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康平本“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十字作夹注,是对阳明病出现“不尿、腹满加哕”症状而作的预测。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康平本“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十一字作夹注,说明服用白通汤或白通加猪胆汁汤后可能出现的不同的脉象及预后。

注文以作评注例

康平本的注文或对经文作出评论性注释。

《辨痉湿暍脉证并治第四》:“伤寒所致太阳病,痉、湿、暍,此三种,宜应别论,以为与伤寒相似,故此见之。”康平本“此三种,宜应别论,以为与伤寒相似,故此见之”十八字作夹注,指出痉、湿、暍虽与伤寒相似,治疗却“宜应别论”。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七》:“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康平本“此为未解也”五字作旁注,指出伤寒经历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若“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为“未解”。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康平本“属太阴也”四字作旁注,指出太阳病误下后,若出现“腹满时痛”,当属于太阴病。

注文有助分析句读例

康平本的注文或有助于分析经文句读。

《辨痉湿暍脉证并治第六》:“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通行宋本断句如是。但康平本“在表,当解之熏之”七字作旁注,据此,原文当断作“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

注文有助订正语序例

康平本的注文或有助于订正语序。

《辨痉湿暍脉证并治第四》:“问曰: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这是通行本《伤寒论》的语序。而康平本“值天阴雨不止”六字注于“一身尽疼痛”旁,据此,此条语序似当调整如下:“问曰: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值天阴雨不止,法当汗出而解,医云:此可发汗。”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八》:“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通行本《伤寒论》语序如是,康平本“脉浮,发热”四字注在“若渴欲饮水”旁,据此,此条语序似当调整如下:“若渴欲饮水,脉浮,发热,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桃花汤”方后注:“右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通行本《伤寒论》语序“温服七合”之后再“内赤石脂末方寸匕”,让人费解。而康平本“温服七合”四字注于“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旁,据此,此条语序似当调整如下:“右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温服七合,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旁注以明异文例

康平本的注文或注明别本异文。

宋本“《伤寒卒病论集》: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句在康平本作“《伤寒卒病论》:集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其中“集论曰”三字在康平本中作旁注,此条旁注盖谓一本“《伤寒卒病论》”与“余每览”句之间有“集论曰”三字。

《伤寒例第三》:“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列,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康平本“阴阳大论云”五字作旁注,盖谓一本句首有“阴阳大论云”五字。

[1] 马继兴.中医文献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34.

[2] 钱超尘.伤寒论文献通考[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677.

[3] 李顺保.伤寒论版本大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104.

Classification Analysis on Functional Annotation in Shang Han Lun of Kang-ping Version

YANG Xu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dong510006,China)

Kang-ping version is one of variousonesof Shang Han Lun.One obvious characteristic of this version is that there are unique side notes and interlinear notes next to themain text.These two kinds ofnotes own high value of research.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its interlinear and side notes as functional annotation to supplement concrete content,to explain pathologicalmechanism,to illustrate methods,to note prognosis,to give comment,to study sentences pause,to revise text frequency and to distinguish origin versions.

Kang-ping version;Shang Han Lun;version;side notes;interlinear notes

R222.2

A

1006-4737(2016)05-0010-0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医健康状态自我报告——脏腑经络辨识法研究”(编号:2011CB505404)

(2016-04-21)

猜你喜欢
康平温服少阴
痛风试试薏苡仁桑枝核桃饮
陈康平、吴轲作品
喝中药不是越烫越好
论少阴“三急下”
解读少阴病辨证论治体系※
康平张家窑林场长白山辽金遗址简介
论《伤寒论》少阴病误汗
沈阳康平卧龙湖自然保护区湿地现状分析及保护利用
治支气管炎
康平纳:传统纺织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