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县现代畜牧业发展现状调查

2016-01-28 14:05王海兄
中国牛业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草场牲畜畜牧业

王海兄

(青海省祁连县畜牧兽医站, 青海 祁连 810499 )



祁连县现代畜牧业发展现状调查

王海兄

(青海省祁连县畜牧兽医站, 青海 祁连 810499 )

本文从祁连县地理环境、饲草料生产、牲畜良种繁育、规模化养殖、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畜产品深加工和市场营销等环节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思路等方面出发,结合调查结果进行了初步阐述。

现代畜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思路;调查

追溯牧区畜牧业的发展历史,经历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方式和近代季节性畜牧业生产方式。季节性畜牧业是牲畜对自然环境和牧草季节性产量及营养物质盈亏周期高度适应的结果,表现在繁育周期、出栏时机、季节性转场等生产环节固定化,难以实现四季均衡出栏和标准化生产。随着社会进步和畜牧业发展,传统畜牧业数量型增长的生产模式已不能满足草原生态保护和人民生活需要,畜牧业发展面临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生态可持续畜牧业转型的重大现实问题。数十年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草原基本建设和牧区生产体制改革,祁连县牧区基础设施、牧民生活、牲畜存栏、畜牧经济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又大力开展生态畜牧业建设,畜牧业生产合作化建设,牧区基础设施建设获得了长足发展,牲畜规模化养殖正步入健康发展阶段,配套技术集成日趋成熟,现代高效生态畜牧业雏形逐步显现。为实现真正畜牧业走向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从饲草料生产、牲畜良种繁育、规模化养殖、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产品深加工和市场营销等环节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思路进行阐述和初步调查。

1 饲草料保障体系建设状况调查

1.1 天然草场保护和供给能力

1.1.1 现状

祁连县总土地面积147.81万hm2,其中耕地面积为0.30万hm2,占总土地面积的0.2%;草场面积117.61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9.57%。在草地面积中,天然草场114.987万hm2,占草地面积的97.76%,主要分布于阿柔、峨堡、默勒、野牛沟、央隆5个牧业乡镇,其中80%以上的草场集中连片。牧草一般从5月下旬开始萌发,9月中旬开始枯黄,枯草期长达8个月。

1.1.2 存在问题

(1)草场牧草生产能力估算问题:由于祁连地形复杂,产草量和牧草质量差别明显。

(2)草原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草原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围栏建设、棚圈设施、人畜饮水设施等。长期以来围栏建设主要围绕草场界限建设,尤其是草场承包到户以来,围栏建设数量逐年增加,影响畜牧生产。

1.1.3 发展思路

(1)组织调查队按照草场类型和不同季节,科学监测草原产草量,精确估算合理载畜量以指导牧户和合作社牲畜饲养量,实现真正意义的以草定畜,提高牲畜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自然放牧条件下基本实现畜草平衡的基础上,从提高养殖技术含量,牲畜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产品加工营销、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挖掘生产潜力,走现代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

(2)对目前棚圈设施、围栏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基本建设规模、数量、分布开展调研,确定畜牧业生产发展方向和经营模式,根据生产模式科学设计在放牧条件下,开展半舍饲养殖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将饲草料贮备、牧道、饮水、饲喂、防疫、无害化处理、内部草场围栏等配套设施予以综合考虑,以利于推广和普及现代养殖技术。

1.2 人工饲草基地建设和生产能力调查

1.2.1 现状

全县牧区5个乡镇现有耕地0.017万hm2,种草面面积按80%计算种草0.013万hm2,全县5092户牧民棚圈周围小片种草,按50%牧户种草,每户按667 m2计算,合0.2546169.8 m2,以上合计牧区人工种草303.22万m2,饲草品种以燕麦为主,产量差异较大,以亩产鲜草1500 kg计算,可供鲜草0.6819万t,按干物质25%估算,可生产青干草0.1705万t。农区耕地面积0.256万hm2,除去退耕还林和农作物种植面积,目前饲草种植约0.087万hm2,按亩产鲜草2500千克计算,可供鲜草3.25万t,折合青干草0.8125万t。

1.2.2 存在问题

(1)草原牲畜超载问题

目前全县存栏各类牲畜117.49万头只,其中羊100.21万只,牛16.54万头,马属动物0.81万匹。以此为计算依据:100.21万只羊中能繁母羊比例按45%计算,适龄母羊45.0945万只,后备母羊约5.01万只,羔羊38.33万只,种公羊2.23万只,羯羊9.5456万只。适龄母羊和羯羊按1:1,后备母羊按1:0.8,羔羊按1:0.7,种公羊按1:1.8折算羊单位,全县存栏羊折合89.4931万羊单位;牛16.54万头,母畜比例按43%计算,母牛7.1122万头,种公牛0.237万头,犊牛及幼龄牛5.3342万头,犍牛3.8566万头,母牛1:5,种公牛1:7,幼龄牛1:4,犍牛1:6羊单位估算,全县牛共折合81.6964万羊单位。全县草原载畜量共计折合176.0495万羊单位,减去117.89万羊单位的理论载畜量,实际超载58.1595万羊单位。

(2)枯草期牲畜营养匮乏问题

全县所有牲畜枯草季节防灾贮备饲草料需求量估算:每羊单位干草贮备每天2 kg、共90 d计算,全县每年需干草3.1689万t。冬春季节(包括妊娠后期、泌乳期和牧草返青期)补饲每羊单位每天0.125 kg、210 d计算,全县饲料缺口4.6213万t。这是造成本地牲畜陷入“夏壮、秋肥、冬瘦、春乏”怪圈循环和低繁殖率的根本原因所在,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季节性畜牧业也是面对自然环境限制的无奈之举,另外在青草返青时期给牲畜适量补饲,能起到减轻牲畜体能消耗和保护牧草的双重作用。

1.2.3 发展思路

(1)继续推行“减畜、增效”政策,充分利用草原奖补机制,真正降低牲畜数量,提高母畜比例,减少非生产畜存栏,优化畜群结构。

(2)积极推广半舍饲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技术水平,提高草场利用效率,发展生态友好型畜牧业。

2 畜牧业发展现状调查

2.1 现状

祁连东西部以草地畜牧业为主,中部农区则是农牧结合,有部分草地放牧,牛羊育肥和奶牛改良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牲畜构成以藏羊、牦牛为主,全县各类牲畜117.49万头(只),其中藏羊100.21万只。牲畜分布情况是东部三个乡镇(峨堡、阿柔、默勒),共有牲畜64.30万头只,占全县牲畜总数的54.72%;中部两个农业乡(八宝、扎麻什)有各类牲畜11.13万头只,占全县总数的9.48%;西部三个乡(柯柯里、野牛沟、央隆)有各类牲畜42.06万头只,占全县总数的35.80%。

2.2 畜牧业生产能力

1、藏羊产业:养羊业是祁连县传统支柱产业,目前全县藏羊存栏100.2万只,占牲畜总数的85.29%,其中能繁母羊65.51万只,母畜比例60.4%。年均繁活羔羊47.79万只。

2、牦牛产业:牦牛产业是祁连县仅次于藏羊产业的支柱产业,是牧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牲畜品种,各级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牦牛产业,从基础设施建设、品种选育、良种培育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全县牦牛存栏16.8万头,其中能繁母牛存栏6.83万头,年均繁育犊牛3.51万头。

2.3 养殖模式

牦牛、藏羊的饲养管理极其粗放,主要养殖模式仍延续“靠天养畜”的自然放牧生产方式,牲畜公母、老幼混群放牧为主,终年依赖天然草场,藏羊有少量补饲,牦牛则普遍无棚圈设施,终年无补饲。

2.4 存在问题

目前我县牧区畜群结构仍以公母混群管理为主,以牧户为基本单位,受草场条块分割限制,种公畜、母畜、育成畜无法分群管理,非生产畜比例较高,生产母畜比列难以提高,核心选育群和种公畜管理难以规范,牲畜专业化标准化生产难以实现,配套技术实施难度增大。

草场承包到户已经历经30年时间,对提高牧民群众生产积极性,促进畜牧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巨大作用,畜牧业经济曾获得快速发展。后期由于自然、社会、人力等多种因素影响,出现了生产资料重组,表现在养畜大户脱颖而出,少畜户和无畜户逐年增多,草场流转速度加快,生产资料不断集中。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生态畜牧业建设的深入,养殖业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已成必然趋势。

2.5 发展思路

大力扶持推行牧区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和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整合草场、牲畜等生产要素,提高畜牧业组织化程度,创新管理机制,扩大牲畜良种繁育规模,探索新的牦牛、藏羊养殖模式,提高牧民科学养殖水平,转变生产方式,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护草原生态,最终实现牧民增收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目标。

3 市场营销体系调查

3.1 发展现状

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是畜牧业产业链关键环节,目前全县牛羊屠宰加工企业只有“亿达”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年屠宰能力3~5万头只,有机产品生产线正在建设中。

3.2 存在问题

市场发育滞后,流通不畅;龙头企业基础设施简陋,畜产品加工技术单一,产品以粗加工初级产品为主,新产品开发能力有限;牲畜养殖、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脱节。

3.3 发展思路

大力培育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引入新产品加工技术,开发特色畜牧业高精产品,以龙头企业引领牧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开展标准化养殖;促进畜产品市场发育,构建与祁连畜牧业生产实际和生态畜牧业生产高度协调的市场营销体系。

4 建议

以上是对多年来畜牧业建设的初步调查,归纳全文表述的所有问题和思路。最根本的问题有两点:一是,牧区生产合作化问题。解决好合作社问题,种畜、畜群管理以及配套技术推广组群等困扰多年的问题,推动全县现代生态畜牧业健康发展;二是,畜牧业区域发展规划问题。由于分户经营模式已经历30余年时间,畜牧业经济发展发展空间日趋狭窄,现代生态畜高效牧业客观要求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由于农业乡镇和牧业乡镇生产实际不尽相同,草场资源、人员素质、牲畜结构差异较大。急需与相关科研单位紧密协作关系,开展基础调研和技术攻关,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生态环境、不同生产实际,围绕“生态畜牧业示范区建设”和“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总体思路,确定畜牧业正确的发展方向,探索出一条切合本县实际的畜牧业高效、可持续发展之路。

Investigation of Modern Animal Husbandry Development Situation in Qilian

WANG Hai-xiong

(QinghaiQilianCountyAnimalHusbandryandVeterinaryStation,QinghaiQilian810499)

This paper clarified the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existing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ideas of Qilian ecologic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grass well-bred breeding, scale production, livestock breeding,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human resources, animal products processing and marketing combined with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modern animal husbandry; development; existing problem、development ideals; investigation

2015-12-02

2016-01-10

王海兄(1978-),大学本科学历,畜牧兽医专业,畜牧兽医师职称。

S8-1

A

1001-9111(2016)02-0053-03

猜你喜欢
草场牲畜畜牧业
祁连草场
映像畜牧业
20世纪五十年代内蒙古牲畜改良工作初探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交换牲畜
万亩草场雪凌奇观
天然草场退化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探究
新草场有多远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