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奶牛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思路探讨

2016-01-28 14:05贾永宏马国际魏淑娟石志强
中国牛业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产奶量牛群陕西

陈 辉,贾永宏*,马国际,魏淑娟,石志强

(1.陕西省家畜改良站,陕西 泾阳 713702;2.陕西省千阳县繁育站,陕西 千阳 721201 )



陕西奶牛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思路探讨

陈 辉1,贾永宏1*,马国际1,魏淑娟1,石志强2

(1.陕西省家畜改良站,陕西 泾阳 713702;2.陕西省千阳县繁育站,陕西 千阳 721201 )

陕西奶牛存栏位居全国第七,是我国奶牛养殖大省之一。但是,目前奶牛平均产奶量只有5600kg,与国内外有一定差距,导致奶牛产业抗击市场风险较弱。因此,奶牛产业要持续健康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已成必然。本文从奶牛产业转型升级目的意义、目标设想、技术思路、内容要求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以便为加快我省奶牛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提供参考。

陕西;奶牛业;转型升级;内容要求;保障措施

奶牛业作为陕西畜牧产业发展的优势产业,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奶牛存栏目前已经达到45.5万头,但是奶牛数量的发展并未产生质的飞跃[1]。要想解决从“数量”到“质量”飞跃,必须从影响产业发展效益因素出发,着力解决影响养殖效益各个环节的技术因素,提升我省奶牛的整体遗传水平,才能顺利实现奶牛产业的转型升级。

1 奶牛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探析

2015年上半年,省内奶牛行业出现一些乳企拒奶、奶场倒奶和奶牛低位运行,甚至部分奶牛场出现亏损和经营困难的现象,对我省奶牛产业造成巨大冲击,部分养殖场退出奶牛产业或者缩减养殖数量,奶牛产业面临滑坡风险日益增加。虽然与进口国外乳制品数量增幅有关,但造成此种现象的主因是我省奶牛遗传改良步伐慢、管理水平差、技术贡献率低等,导致奶牛生产水平不高,养殖效益不佳,抗击市场风险能力严重不足。

2015年,陕西奶牛存栏量居全国第七位,产奶量居第六位[2],是名副其实的养殖大省之一。面对奶牛产业出现的市场阵痛和行业萎缩,特别是随着中澳自贸区签订和欧盟牛奶生产配额解禁所产生的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如何确保我省今后奶牛长期健康、持续、有效发展,已成为产业发展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首要问题。要解决产业困境,唯有产业转型升级,其根本在于提高奶牛生产能力,这样才能适应国内外奶牛产业发展新形势,才能确保奶牛产业在新常态下健康发展。

2 奶牛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设想

通过4~5年短期和5~10年长期坚持,使我省奶牛产奶性能、遗传品质与欧美发达国家接近。具体目标是:①高产:平均产奶量要比当地平均产量高50%或每头成母牛年平均产奶量达到8000 kg;②低耗:每千克牛奶消耗饲料干物质<0.77 kg或每千克精饲料产奶≥ 2.5 kg;③优质:牛奶中各种营养成分(脂肪、蛋白质、乳糖等)均达到1级以上指标,牛奶中抗生素指标、体细胞指标以及重金属离子等均在国标允许的范围之内;④长寿:根据奶牛胎次泌乳曲线,最佳的产奶期应为5胎,全群的平均胎次应不低于3胎;⑤高效(利润):每头成母牛年创利润应在3000~5000元之间。

3 奶牛产业转型升级的工作思路

多国的实践证明,影响奶牛效益的主要因素是遗传育种占40%,饲料营养占20%,饲养管理占20%,疫病防治占15%,其它因素占5%[3]。我省奶牛产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就必须围绕这些影响因素,解决好“种、繁、草、料、养、挤、健、管”八个方面的技术应用问题,提升技术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科技贡献率,这样才能确保产业转型升级的顺利实施,实现“高产、低耗、优质、长寿和高效”的目标设想。

4 奶牛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容要求

4.1 种

种是奶牛良种的遗传基础,就是品种的引进和改良。内容要求是:①牛群结构的优化。建立育种核心群、生产群和淘汰群,不断选优淘劣,提高牛群品质;②牛群最佳年龄和胎次优化。牛群中1~2胎占40%,3~5胎占40%,≥5胎占20%;③牛群基础资料的记录、牛群体型外貌线性鉴定和DHI测定结果的分析;④优质种公牛的选育、后裔测定和牛群的选种选配。⑤预期目标是产奶量的年遗传进展全群达到150 kg,产奶量的世代遗传进展平均达到500 kg,核心牛群比例每年增加10%左右。

4.2 繁

繁是奶牛繁衍的技术基础。在繁殖方面要做到以下5点:①制定选配计划,以确定每月应配牛数(含16月龄以上的育成牛、产后2~3月的经产牛和复配牛),实配牛数;复配率、情期受胎率等各项指标及完成情况;及时准确检查已配牛的怀胎状况,做好保胎工作;②养好育成牛。确保16月龄、体重达到350 kg时配种,一次情期受胎率不低于55%;③经产牛产后20 d左右子宫复旧,42 d出现第一次发情,63 d左右第一次输精,84 d左右第二次输精,经2次输精后约有80%以上牛可以配孕(不返情);④DHI测定显示,全群牛的平均泌乳天数为150~170 d,平均胎间距不超过420 d(390~420 d范围);⑤全群牛的年总受胎率≥90%,年产犊率90%,不孕牛(分娩后空怀>180 d者),不超过牛群总数的10%,每次妊娠所需配种次数普通冻精1.8~2.0次、性控冻精2.0~2.5次。

4.3 草

草是奶牛饲养的粗饲料基础。从生产和健康角度而言,富含有效NDF的优质粗饲料是奶牛的第一需要。①牛场每年需要为每头牛贮备8~10 t的玉米青贮(其中2/3应为全株青贮),1.5 t左右的苜蓿干草和1 t小麦(或大麦)秸秆;②调制玉米青贮。确保原料含糖量≥1.5%(干物质)、含水量67.5%(65%~70%)、切碎长度1.5~2 cm等关键要素达标;③调制(或购买)苜蓿干草。保持叶片含水分在14%左右,颜色应为青绿或灰绿色,有干草香味,含粗蛋白质15%左右,杂草混杂较少,没有泥土混杂和发霉变质;④粗饲料的质量要求是每千克干物质中含可消化有机物质(TDN)不低于67%(最佳70%~80%);每千克干物质含NND不低于1.64(最佳1.7~1.8);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不低于13%(最佳15%~18%);每个NND的填饱系数不低于0.17(最佳0.2~0.9);每个NND的最佳跙嚼时间为20 min(最佳15~30 min)。

4.4 料

料是奶牛饲养的精饲料基础。在精料配方的制定过程中必须考虑的要素是:①牛的体格大小;②DHI测定的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奶中尿素氮含量、牛的生理和产奶时期、牛的胎次和体膘评分状况等;③在泌乳60 d内的奶牛,精料中应含有2%~3%的脂肪酸钙,控制淀粉含量高的饲料比例,防治瘤胃酸中毒。精饲料的最大用量应不超过日粮干物质的65%或日给量不超过14 kg;④精饲料中应含有一定数量的过瘤胃营养成分,包括33%~40%的过瘤胃蛋白质、1%~3%的过瘤胃脂肪。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要达到饲养标准规定;⑤推行TMR饲喂技术。

4.5 养

养是奶牛各阶段的营养保障。务必做到以下6点:①定期评定不同生理阶段牛的体膘。凡体膘超过允许范围者,要查明原因,区别对待。②对不同泌乳阶段的奶牛提供合理的日粮营养供给指标,做好日粮配方。对于1~2胎还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奶牛在制定配方时比标准增加10%~20%。③采用TMR饲喂技术,确保称量准确,混合均匀,冬春季每天投料1~2次;夏秋季每天投料2~3次,以保证牛每天有20~22 h不断草料。为了达到高产,必须使牛每天的干物质采食量最大化。④确保牛喝到清洁、新鲜、符合卫生标准的饮水。饮水量依据产奶量高低(日饮水量=6×产奶量)和气温而变化。⑤做好犊牛饲养。制定犊牛培育方案,确定哺乳天数(一般90 d)和喂奶量(多数300 kg)。将总奶量的3/4集中在前70 d喂完,70 d以后逐渐减少并最终断奶,犊牛断奶应逐步进行,防止断奶应激。⑥做好育成牛饲养。以粗饲料为基础,适当搭配精料。在育成牛生长发育的临界期(3~11月龄,体重90~300 kg),营养供给水平不能过高,增重速度不宜过大,以防过于肥胖而造成乳腺组织的脂肪浸润和影响以后产奶量。

4.6 挤

挤是奶牛鲜奶卫生质量的安全保障。其关键内容是:①一定要有性能良好的挤奶设备;②严格执行挤奶程序和技术操作规程;③挤奶要轻快,保持奶的流动速度4~4.5 kg/min,每头牛的全程挤奶时间不超过15 min;④24 h之内挤奶间隔均衡;⑤每月1次按规定程序采集奶样进行DHI测定。

4.7 健

健是奶牛疫病风险的安全保障。其主要内容是:①预防和控制各种传染性疾病,做到定期检疫;②定期搞好牛场(舍)环境卫生和清洁工作,消灭蚊、蝇、鼠、蜗牛等,预防肝片吸虫、蠕虫、绦虫、焦虫等寄生虫;③合理调配日粮营养,预防营养代谢性疾病;④做好乳房护理和干奶期乳房炎的治疗,预防临床性和环境性乳房炎的发生。把牛奶中的体细胞数降至30万/ml以下,牛奶中细菌数减少至20万/ml以下;⑤参加DHI测定,监测乳房健康状况,测定牛奶中尿素氮含量,监测饲粮配方和营养平衡状况,了解蛋白质在牛体内的代谢。⑥经常观察牛的排便、脉搏、呼吸频率、尿液pH。

4.8 管

首先要抓好技术管理,包括牛群系谱、牛的生长发育、繁殖产犊、体膘评分、线性鉴定、DHI测定、产奶量和牛奶成分登记、饲料消耗、选种选配计划以及牛群的网络信息设置等;其次做好经济管理、人员管理、环境卫生管理和经营管理等。

4 奶牛产业转型升级的保障措施

4.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奶牛产业转型升级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技术环节多,若缺失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难以确保工作顺利开展[4]。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奶牛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增强产业抗风险能力。

4.2 加强基础夯实力度

奶牛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时效长、见效慢,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全面性对该项工作影响较大。鉴于我省奶牛现有系谱档案、线性鉴定、DHI测定等基础数据不全(缺失)现象[4],要想确保奶牛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成效,务必扎实做好影响技术应用效果的基础数据工作,提高对基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4.3 强化技术培训力度

人才是奶牛产业转型升级关键和核心。我省现有的人才队伍素质低、水平差、知识老化等已不适应奶牛产业发展形势,只有强化技术培训,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加快推进现代畜牧技术在产业发展中应用效果。

4.4 联合开展科技攻关

针对奶牛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技术难题,应坚持以牛场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攻关体系[5]。组织各方技术力量,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支持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提升技术的科技贡献率。

[1] 杨黎旭,刘万军编.陕西畜牧兽医[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2] 中国奶业协会.中国各地区奶业基本情况汇编[M].北京:中国奶业统计摘要,2014.

[3] 贾永宏,张岩,王勃,等.陕西省奶牛遗传改良策略探索[J].家畜生态学报,2013,34 (2):86-89.

[4] 贾永宏.陕西奶牛提质增效技术探索[J].畜牧兽医杂志2015,34(2):98,100.

[5] 张胜利,张沅,石万海,等.中国奶牛遗传改良与技术发展[J].中国奶牛,2009,27(1):16-24.

Discussion on Work Idea of Shaanxi Dairy Cattle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CHEN Hui1, JIA Yong-hong1*, MA Guo-ji1, WEI Shu-juan1, SHI Zhi-qiang2

(1.LivestockImprovementStationofShaanxiProvince,ShaanxiJingyang713702; 2.BreedingStationofQianyang,ShaanxiQianyang721201)

Shaanxi is one of the main dairy cattle breeding provinces and its amount of cow herds is the seventh in China. However, the average yearly milk yield of a cow is 5600 kg, which has a gap with foreign country and also make the dairy cattle industry weak to fight against the market risk. Hence, it is inevitable to transform and upgrade the dairy cattle industry for its continue development. The meaning of dairy cattle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ticipatory goal, technical thought, content requirement, safeguard measures and other aspects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so as to offer references for accelerating dairy cattle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Shaanxi province.

Shaanxi province; dairy cattle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content requirement; safeguard measures

2016-02-10

2016-03-22

陕西省2016年农业科技创新《奶牛提质增效主推技术研究集成与推广》项目、2016年陕西省农业科技创新转化项目。

陈 辉(1973-),男,陕西山阳县人,本科,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通讯作者:贾永宏(1966-),男,陕西白水县人,本科,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奶牛遗传改良和技术推广方面的工作。

S8-1

A

1001-9111(2016)02-0067-03

猜你喜欢
产奶量牛群陕西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荷斯坦牛产后前7 天日产奶量影响因素分析:南京地区牧场案例分析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内蒙古小牛群铜多金属矿的应用
与牛共眠
冬季奶牛多产奶有啥法儿
荷斯坦牛各胎次产奶量规律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
伊犁马日产奶量与乳品品质及全期产奶量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