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的国际经验借鉴

2016-01-29 01:02王柏远李春醒
广西教育·C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立法

王柏远+李春醒

【摘 要】针对我国民办高校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管理体制、立法建设、经费筹措等方面借鉴诸如美日等国、新兴国家和地区以及东南亚诸国民办高校的办学经验,以促进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等教育  私立高等教育  立法  领导体制  董事会制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C-0027-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虽然获得了长足进步,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民办高校的宏观体制建设有待完善,法律保障机制仍需加强;有些民办高校质量不高,内部治理不善,办学条件难以保障,等等。目前,我国仍然没有产生出在国际、国内有较大影响和声望的高水平民办大学。因此,如何建成一批具有较强综合实力、质量较高、声誉较好的民办大学,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国外民办高校的办学经验

(一)国外私立高等教育概况。在国外,特别是欧美等西方国家,没有“民办大学”一说,它们的称谓是“私立大学”(有营利性的,也有非营利性的)。西方国家私立大学产生较早,其办学经验丰富,管理模式也相对成熟。因此,对其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加以借鉴。而在邻近的东南亚国家,以及一些新兴国家和地区,私立高等教育也很发达;在有的国家,其规模甚至占整个高等教育的80%以上。因此,对这些国家,我们也可以借鉴其有益的经验。

据估计,在世界高等教育总规模中,私立高等教育部分约占30%。也就是说,在世界1.5亿接受第三级教育的学生中,约有4500万学生在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接受教育。但在各大洲的具体分布上则有很大区别:东亚、拉美,私立高等教育占的份额较高;北美、中欧和东欧以及非洲英语区则居中;西欧、英联邦、非洲法语区和阿拉伯所占份额最低。表1是具体统计。

表1  一些典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私立高等教育规模所占比例

0%~10% 10%~35% 35%~60% 60%<

发达国家 德国、新西兰 匈牙利、美国 无 日本、韩国

发展中国家 古巴、南非 埃及、肯尼亚 印度、马来西亚 巴西、印度尼西亚

资料来源:阎凤桥《私立高等教育的全球扩张及其相关政策—— 对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报告文本的分析》,《教育研究》2010年第十一期。

(二)美国、日本及相关国家与地区的经验。具体如下:

1.美国。美国不仅拥有一些世界上著名的私立大学,如哈佛、耶鲁、芝加哥、斯坦福等,而且美国高等教育体系较发达,私立院校也较多。一方面,这是由于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较早的缘故;另一方面,发展私立教育是美国的传统,各州在高等教育政策上实施市场化策略,允许个人和社会资本参与教育。据统计,在2000年时,美国有私立高校2484所,占高校总数的59.4%。其中在四年制的私立大学中,营利性私立大学277所,非营利性私立大学1551所;在二年制的私立大学中,营利性私立大学512所,非营利性私立大学144所。

在著名大学中,我们可以哈佛大学为例。在美国早期的殖民地学院中,哈佛学院是其中最早的一所,诞生于1636年,是依照剑桥大学的模式建立,初时也命名为“剑桥学院”(the Combridge college)。在1780年时,哈佛学院升格为哈佛大学;此时,该大学已有了140多年的建校历史。

从其校徽和校训,我们可略窥哈佛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在其校徽上印有拉丁文VERITAS一词,译作汉语即为“真理”之意;其校训的拉丁文译为汉语即为“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之意。因此,重视真理的精神是哈佛大学精神中的核心内容。同时,哈佛大学也具有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哈佛大学的历任校长中有下列诸人:1869年出任的年仅35岁的化学家艾略特(Charles W.Eliot);1933年,接替艾略特的继任者劳威尔出任哈佛大学校长的科南特(James Bryant Conant);1970年出任哈佛大学校长的德里克·博克(Derek Bok);第二十六任校长陆登庭(NeilL.Rudenstine)等。这些人不仅专业精湛,而且在高等教育理论上也有自己独到的贡献,如艾略特提出选课制度、科南特是要素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德里克·博克著有多种高等教育理论著作。

哈佛大学在建校初期,设有董事会,主要由校外人士组成。另有学者认为,在学院的内部管理制度中,哈佛大学在初期形成了监事会和院务委员会各有分工、院务委员会负责学院具体事务管理、监事会拥有最终决定权的双院制管理模式;这与美国其他的私立大学略有不同。校长是哈佛的最高行政首长;哈佛实行多元化领导,本科学院和研究生院各自为政;在行政事务上院长拥有自决权;校院级为高层学术行政管理,系处级为中层行政管理。

在院系设置上,现在的哈佛大学共有11所学术机构,包括十所学院及拉德克利夫高等研究学院。2009年时,哈佛大学有2400名教授,6700名本科生和12400名研究生。

哈佛大学与其他著名私立大学在办学上都有相似之处:注重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有较完备的大学制度和内部治理结构;经费充足;社会认可程度高;培养出大量的精英人才,遍布政界、学术界及商界。

当然,在美国多达2500所私立高校体系中,并不是所有的私立大学都像哈佛、耶鲁那样,保持高质量的办学水平。依照卡耐基分类法,可将这些大学分成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研究型大学、有少量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以及可授予硕士、学士和协士学位的不同类型的大学、学院等类型。

目前,由于美国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办学特征,还形成了一些从事第三级教育的企业化大学、高等教育培训机构和在线网络教育,如阿波罗集团的凤凰大学、ITT教育服务公司等。这些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性知识和技能为教育与培训的主要内容、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在办学中的主要特点。

2.日本。日本也是私立教育大国,在世界上也有一些著名的私立大学,如早稻田大学、庆应大学。这些大学形成早,资源丰富,在管理上也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据统计,20 世纪50 年代初,日本有私立大学 112 所,学生近 15 万人;70 年代初学校数增至 274 所,私立高校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主力军。1990年,日本的高等教育机构达到1162所(其中大学507所,短期大学593所,高等专门学校62所),在校学生人数为263.2万,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36.3%。

日本的大学类型有三种,即国立大学、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此外,在其高等教育体系中还包括高等专门学校与专修学院,以及短期高等教育机构等。如果说这是一种金字塔形的结构,那么私立高等教育机构较多地分布在塔底。日本私立大学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主要由理事会、监事会和评议会构成,它们各自行使职责但又彼此制约,形成了一种较为民主的自律机制。同时还设有教授会,由教授、副教授和其他教学人员组成。

此外,重视立法建设与质量评估、政府的财政资助是日本私立大学管理中的又一突出特征。

3.其他国家和地区。在一些新兴国家和地区,如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私立高等教育也呈快速发展趋势。

例如,韩国2005年共有高等教育机构419所,其中私立高校359所,约占总数的85.7%,私立院校在校生2629242人,占在校生总数的74.1%。不但如此,韩国还有一些著名的私立大学如延世大学。2005-2006年,菲律宾共有高等教育机构1599所,其中私立院校(包括宗教类和非宗教类)1431所,约占总数的90%,私立院校在校生数为1589866人,占在校生总数的65.2%。马来西亚2005年时共有高等教育机构630所,在校生731698人,其中私立院校数559所,占高教机构总数的88.7%;在校生数341310人,占在校生总数和的46.7%。柬埔寨现有63所大学,其中公立18所,私立45所。泰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有国立大学77所,私立大学59所。因此,从东南亚国家的情况可知,虽然各国私立高等教育发展情况各不相同,有的国家所占比重大,有的国家相对较少,但却都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国家在建设私立高校的过程中,有如下经验值得学习:一是重视与国外大学的资源合作与共享,借助国外高教资源,在本国建立分校;或进行合作办学,采用多种形式在培养、课程等方面进行合作。二是制定各种法律,以保证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三是在经费来源上,民间和社会资本并非私立高校的唯一来源,政府也有相应资助,这为某些国家的私立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二、对我国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的启示

国外私立大学的发展对我国建设高水平的民办大学有如下经验可供借鉴:

(一)完整可行而切合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实际的立法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到目前为止,我国有关民办高等教育的立法实际上只有两部,即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和2002年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在前一法律中只是纲要性地规定国家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对具体资助的政策、方式、途径和经费数额并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即便在后一法律中,也只是有如下一些规定,如“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资助民办学校的发展”“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可以采取经费资助,出租、转让闲置的国有资产等措施对民办学校予以扶持”“民办学校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可“接受捐赠、鼓励金融机构给予贷款”等。而对于资助的具体经费并没有一定之数。因此,在修订和完善上述法律时,不妨明确规定相关各级政府在经费资助上的具体比例或数额:或是在地市级以上各级政府中设立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专项资金,给予专项拨款;或是按在校生生均费用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支持;或是在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有民办高校的相应拨款。总之,经费保障是高校办学的基本前提,只有在这一条件得以满足之时,才能谈得上其他办学自主权的实现。当然,这并不等于说民办高校接受政府资助就得放弃自主办学的权力,但在民办高校的产权形式上可有某些改革。

(二)充足的经费来源是保证大学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民办高校要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形成多渠道、多方位筹措经费的格局。从目前来看,学费收入依然是民办高校经费的主要来源,而在捐赠、融资、校办产业或企业等方面并没有太多收入。相反在国外,如美国,捐赠是高校收入的重要来源:1996年排名前十位的大学的捐赠率,除斯坦福大学为28%较低外,其余均超过30%,其中哈佛大学为54%,普林斯顿大学为56%。因此,民办高校应主动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形成多方位筹措经费的格局。

(三)进一步完善董事会领导内下的校长行政的内部领导体制,加强校党委的思想领导作用,凝聚全校力量,全力办好大学。在我国民办高校中,不但多数院校的董事会中缺乏社会各界的代表,而且有相当一部分院校董事会的集体决策制度和监督制度形同虚设,基本上是投资者个人说了算,这就难以保证学校的办学方向。因此,要完善这一制度,科学民主决策。党委也要在思想领导、民主监督和纪律管理等方面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同时发挥教授会、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以及教代(下转第35页)(上接第28页)会等组织的功能,促进高校更好地发展。

(四)加强人才储备和教师队伍建设。人才是大学发展的保证,要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进教师的结构构成。同时,民办大学要在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上,加强与其他高校特别是一些研究型大学的协同发展与建设,这样更有利于快速提高民办高校的质量和水平。

(五)加强民办大学的内涵建设。一流的民办大学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积淀、成长,要注意大学内蕴的培养,如注重大学精神,重视大学理念,塑造大学品牌。

此外,要加强宣传,在全社会形成支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民办高校也要加强质量建设,赢得社会的信任。

【参考文献】

[1]阎凤桥.私立高等教育的全球扩张及其相关政策—— 对 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报告文本的分析[J].教育研究,2010(11)

[2]黄丽.美国私立高等教育概况[J].民办教育研究,2004(4)

[3]刘宝存.哈佛办学理念[J].教育发展研究,2004(2)

[4]张延明.哈佛大学的行政管理模式[J].高教探索,1993(3)

[5]王鑫.高等民办教育战略发展问题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3:89

[6]陈武元.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三国私立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8(2)

[7]李炎清.美国政府对私立高等教育的管理及启示[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6(6)

[8]史亚杰.日本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6(12)

【基金项目】2013年广西高校人文社科课题项目(SK13YB114)

【作者简介】王柏远(1975- ),男,湖南永州人,硕士,广西外国语学院科研与发展规划处讲师;李春醒(1982- ),男,壮族,广西隆安人,硕士,广西外国语学院科研与发展规划处讲师。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立法
浅析侵犯知识产权罪的成因与对策
手机对高职生的不良影响及解决办法
浅析如何建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对诱惑性侦查手段的法学思考
青少年网络行为管理的立法与完善
我国恐怖活动犯罪的立法
我国无居民海岛使用权性质的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试论我国证人拒绝作证权制度的构建
关于治理潮州市区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的思考
网络版权运营中的风险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