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1-29 00:52李广兴
广西教育·C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学风建设高职院校问题

【摘 要】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建优良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教风学风,制定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创建高职院校优良的学风。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风建设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C-0014-02

当前高职院校建设的重点是内涵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而学风建设是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环节。为此,本文试通过对高职院校近期学风状况的调研,深入了解高职院校学风的现状及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探索完善学风建设的思路和途径。

一、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环境欠佳,引导教育不到位。目前多数用人单位仍然存在重文凭、轻技能的现象,高职院校的“弱势文凭”让学生感觉低人一等,影响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高职学生多数来自低收入的农村家庭,生活的困难和家庭教育的缺失或多或少影响着他们的观念,使他们很难集中精力学习,对未来的不确定有更多的担忧。高职学生由于高考的挫折感迟迟没有排解,加上学校入学教育不当,让相当数量的新生在“要不要转专业”和“我所读的专业到底好不好?”的问题上纠结不已,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状态。

(二)高职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由于高职院校招录的部分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和对未来规划方面都比较弱,很多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态度不端正,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由于学习目标不明确,高职学生学习兴趣低,学习激情弱,学习纪律松懈,表现在迟到、早退、旷课人数增多,出勤率低;上课说话,玩手机、玩游戏现象严重;学习氛围不浓,学习效果不好;甚至个别学生出现学不下去的现象。这些都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三)高职教师教风不严、教学管理松散、教学质量不高。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师来自于普通高校,没有经历过企业的锻炼和师范院校的专业训练,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对教育心理学没有研究,所以教学质量普遍不高。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目前还属于粗放型管理,轻视细节管理,轻视措施落实。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抓得不紧,要求不高,管理不严,师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没有做到位,措施不力,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缺少细则,不便于执行和操作。有些教师只对职称感兴趣,对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不热心。高职院校管理层对教学管理工作的认识和研究不足,教学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不高。

(四)高职学生管理工作重心偏离、对学生关怀不够。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重心放在日常常规管理上,对学生缺少人文关怀和针对性的关爱,对出现旷课、逃课、不爱学习的学生关心不够,重视不足,往往在这些学生出现被处分、被退学时,才注意到他们。专业教师没有对差等生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做好引导教育及适时鼓励的工作,对学生的学业问题、就业问题、生活问题、人生问题、心理问题等很少关心,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忽视学生的个性,缺乏同学生的沟通、交流和对话,从而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比较严重。

二、对策研究

(一)做好新生专业引导、专业教育工作,实行因材施教、分类教育。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各专业负责人和专业教师必须重视新生的专业教育,新生刚进入大学,是可塑性最强的时候,要抓住这个时机从大一抓起,引导学生了解专业,热爱专业,热爱学习、热爱班集体,做好大学三年的专业学习规划,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根据学生对专业的爱好程度和层次的不同,因材施教,分类教育。对喜欢专业及基础较好的学生,重点引导他们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多做一些实用的项目和参加技能大赛,切实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对不喜欢专业及基础较差的学生,引导他们学自己喜欢的课程、技能或创业,尝试学分互换制,让他们在校期间也学到有用的东西,不至于因逃课、睡觉、无所事事浪费时间,对这部分学生还应特别提醒他们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碰触学校的底线,以便顺利完成学业,拿到毕业证。

(二)重视班委的组建管理工作,及时掌控班级情况。选举和任用合格的班干部,明确班干部的职责和义务,做好分工与合作,各司其职,形成团结有力的班干部集体,提高班干部的责任意识:想办法把班级管理好。建立班干部撤换和调整制度,由学生、专业教师、辅导员定期对班干部进行考核,对不合格的班干部及时予以撤换和调整。班长和班干部有义务把班级情况及时准确地反馈给专业负责人、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特别是在班级出现不好的苗头时,一定要及时反映到专业负责人、专业教师和辅导员那里,大家齐抓共管,一起想办法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

(三)做好课堂的组织管理,尝试“项目导师制”模式。专业教师在上课的时候,组织好课堂教学,多研究教法,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多与学生互动,与值周班干、纪律委员一起管好课堂纪律,特别注意经常迟到、旷课、早退的学生,注意管好玩手机、睡觉的学生。下课休息期间,专业教师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关怀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的感情。尝试引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项目导师制”模式,即专业团队每个教师带本专业5-10个学生做项目,让学生在三年时间里跟着老师从简单到复杂,从小型到大型,做企业项目、实际项目或比赛项目,锻炼学生做真实项目的能力,掌握专业核心技能,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对项目做得好的老师和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扬。

(四)关爱和关怀学生,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专业团队每个教师每个学期定期下学生宿舍和班级,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学生宿舍里男生玩游戏、女生看电影、卫生情况差、不热衷集体活动等问题较为严重,应认真思考如何解决。对经常迟到、旷课、早退、玩手机、睡觉的学生,专业负责人和专业教师、辅导员要及时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针对后进生的不同情况,及时引导后进生步入正确轨道,减少退学、处分等违纪事件的发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协同育人的机制。

(五)引入企业“6S”管理,建立家校联系机制。学习欧姆龙公司的“5S”管理模式,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实验和实训课严格执行“6S”管理,加强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素养。实验前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实验中配合老师发放元器件、工具、仪器仪表;实验后配合老师清点工具、仪表,收集和整理工具、整齐摆放凳子、电脑鼠标和键盘归位、清扫地面、清洁桌面等。同时建立一个有效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反馈渠道。专业老师或学工团队每学期通过各种途径定期与学生家长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子女在校的表现及学习情况,合力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专业、就业、创业、心理、情感等方面遇到的问题。

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任重道远,我们应该认识到学风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优良学风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每位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需要充分调动学校各方面的资源才能达到,但只要学院的领导、教师、学生团结一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改进,就能把学风建设好,把教学质量提高上去。

【参考文献】

[1]朱德明.关于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18)

[2]汤满意.论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3)

[3]王金华.关于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5(2)

[4]王小刚.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难点与对策[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2)

[5]张宏军.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6(4)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4JGA319)

【作者简介】李广兴(1972- ),男,壮族,广西横县人,硕士,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电子电路设计与应用。

(责编 何田田)

猜你喜欢
学风建设高职院校问题
通过完善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促进学风建设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浅议武夷学院“无手机课堂”学风建设活动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