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下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发展

2016-01-29 01:11陶汉卿
广西教育·C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人才需求专业发展一带一路

【摘 要】分析“一带一路”战略下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人才需求,介绍高职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从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探讨“一带一路”战略下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  人才需求  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C-0038-02

“一带一路”是我国提出的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宏大和长远的战略构想,是和平与合作发展的新理念、新倡议、新创举,在现今的区域合作平台的基础上,实现各国和地区之间的平等对话、加强合作,相互增进友谊,了解彼此的价值观、社会结构、指导思想和风土人情,主动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关系,旨在谋求经济融合、政治互信、文化包容等方面的共同发展,平等互惠。

一、“一带一路”战略对于轨道交通的人才需求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的启动器,在实施“一带一路”的战略中,需要站在经济全球化的战略高度,优先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实现境内外的互联互通,从而带动经贸投资,共同发展经济,加强政治对话和人文交流,这样才能引导沿线的国家和地区参与战略合作,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我国对铁路发展制定了中长期发展战略,铁路营业里程不断增加,扩大西部路网规模,新增跨境铁路通道,中国铁路建设投资快速增长,新丝路亚欧大陆桥正在逐步形成。

“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城市和物流的发展,使沿线人们的交往更加密切,必然要求加快沿线地区的城镇化步伐,从而使城市交通问题更加突出。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有效和必然的选择,沿线各地城市更加紧迫地需要建设城市轨道交通,而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兴建,城市轨道交通控制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大增,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地位变得举足轻重。在“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中,广西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要发挥连接东盟和东南亚的桥头堡作用。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是广西重点建设的具有铁路特色高职院校,“一带一路”战略给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所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应不失时机地加快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发展,抓住机遇,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下最大限度地促进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发展。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用人单位要求的技能型人才,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发展应紧扣国家战略,深刻领悟“一带一路”战略的意义和内涵,明确专业培养目标,重视基础知识的认知,加强和规范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和拓宽就业渠道,全面兼顾发展。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是在铁路轨道交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专业,目的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该专业结合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的专业需求和特色,培养岗位职业技术能力、学习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强的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工、机电设备检修工、自动售检票(AFC)设备检修工,注重学生全面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从事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机电设备和AFC设备的维护、技术服务、施工管理、设计安装、设备调试研究等工作,同时培养学生的安全和团队意识、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创新创业精神,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服务轨道交通“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过程中,沿线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将会做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规划,例如我国在非洲承建的第一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是位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西端的埃塞俄比亚首都的现代化城市轻轨,该项目采用上海卡斯柯有限公司研制的全自主化信号和控制系统。在高铁技术“走出去”的同时,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技术也在成为“开路先锋”。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在专业发展中要找准定位,应面向东盟、服务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以服务轨道交通“走出去”战略为导向,发挥学院资深的轨道交通行业职业教育背景、雄厚的轨道交通专业基础和师资力量等优势,主动和广泛参与东盟国家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东盟国家进行深入合作,共同培养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人才。

柳州高新区于201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机电一体化产业是柳州高新区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可以设立面向东盟国家的轨道交通研究机构或者设计中心,利用柳州的区位优势和柳州高新区发展的契机,根据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控制装备企业需求,吸引城市轨道交通控制装备企业入驻柳州,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设立的机构可以和企业合作,为东盟国家提供城市轨道交通控制装备产品、技术和管理等的服务,为城市轨道交通控制装备企业走向东盟乃至国际市场,参与竞争与合作提供便利和保障。企业对境外投资,需要配套健全的服务体系,需要金融、财经、旅游管理、法律、文秘等方面的人才,为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条件,因此,由城市轨道交通控制装备企业的入驻和发展可以带动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其他专业的发展,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二)加快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轨道交通类专业是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特色专业,有多年的办学经验,具有雄厚的轨道交通专业基础和师资力量,各种实验实训室建设也是走在同类院校的前列,培养了大批技能型应用人才,在轨道交通行业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目前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针对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实验实训室建设刚起步,还没有完善,很多课程的实验实训课没法开设。

在“一带一路”战略新形势下,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可以利用我国将为东盟国家提供轨道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大好时机,发挥学院优势,广泛开展校企合作,根据人才培养需求,与东盟国家和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控制装备和运营企业充分合作,共同建设和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实验实训基地,促进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发展,也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装备和运营企业提供科研、职业培训,从而为企业走向“一带一路”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完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发展过程中,为了使人才培养得到东盟国家的认可,要与东盟国家进行深入合作,洽谈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优化新形势下的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既熟悉城市轨道交通控制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使用、维护检修等业务知识,又具备一定外语能力和通晓东盟国家风土人情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东盟国家对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人才培养的可以采用订单班的形式,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控制装备企业的制造标准和流程、校企合作开发的教材培养国外的人才,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使我国的装备实现标准化,有望突破城市轨道交通控制设备制式混杂的局面。

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积极主动与东盟国家合作,共同完善课程体系,要坚持基于CDIO设计的城市轨道交通控制课程体系,同时要结合“一带一路”战略的需要,进行统筹规划、协同完善,注意课程之间的有效连接,以提升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人才的综合素质与技能。根据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体系的完善,新增“东盟国家历史和风土人情”等课程,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适应东盟国家工作和生活环境。同时应增加工程类等课程,以提高学生工程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城市轨道交通控制装备的安装与调试等工作中凸显优势,适应东盟国家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从而更加适应“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人才需求。

(四)师资队伍建设。为适应“一带一路”新形势下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人才的培养,需要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以所教授的课程内容为研究对象,刻苦钻研,同时还要关注涉及所教授课程相关知识的行业发展动态,不断提高和充实自己。教师平时可以利用假期积极参加培训和外出调研,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新形势下,应积极到东盟国家进行学习、交流和调研,还可以到这些国家进行科研进修、访学和进行合作研究,以提高外语水平、沟通交流能力、业务能力和完善知识结构,更好地承担社会与教育职能,服务“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

(五)教材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教材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根据课程设置,基础课程应选择国家规划或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近3年出版的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教材。专业课可选教材很少,选用时要注重技能应用能力的培养,部分专业课教材需要开发。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新形势下,应坚持校企合作开发教材,以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在教材编排上也要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由浅入深地提供学生工作中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在专业课教材中可穿插东盟国家的政治和风土人情,多采用项目式的方式编写教材,设计相关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自学能力,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参考文献】

[1]严捷凯.以交通先行推进“一带一路”战略[J].中国发展观察,2015(7)

[2]米秀杰.高职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大家,2011(6)

[3]张懿.以自主技术为优势,轨道交通产业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开路先锋”[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5(4)

[4]崔宏巍,胡松华.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1)

[5]蒋晶,龙讯.基于工作过程的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信号方向)的课程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17)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4JGA397)

【作者简介】陶汉卿(1983- ),男,广西钦州人,硕士,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电子技术学院讲师。

(责编 卢 雯)

猜你喜欢
人才需求专业发展一带一路
2022年冬奥会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
能源行业网络安全人才需求与培养探讨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中国海归人才需求地图
关于3D打印技术与技能人才需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