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2016-01-30 21:47杨海燕吉林市人民医院干一病房吉林吉林132001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5期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原发性依从性

杨海燕(吉林市人民医院干一病房,吉林 吉林 132001)



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杨海燕
(吉林市人民医院干一病房,吉林 吉林 132001)

【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1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服药依从、合理运动、合理休息、合理饮食、平衡心理及坚持监测血压等方面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控制血压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原发性;高血压;依从性

原发性高血压属于中老年人群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血压升高为主要疾病特征,是诱发冠心病、脑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是降低患者心血管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关键。口服药物为现阶段控制患者血压的主要手段,并且患者治疗依从性是影响其血压控制效果的重要内容[1]。为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我院选取1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现将其相关报道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与对照组(55例)。观察组男30例,女25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40岁,平均(58.7± 3.1)岁;血压分级:Ⅰ级17例,Ⅱ级30例,Ⅲ级8例;对照组男31例,女24例,最大年龄74岁,最小年龄39岁,平均(59.1±3.3)岁;血压分级:Ⅰ级19例,Ⅱ级29例,Ⅲ级7例。所有研究对象均在知情状态下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血压分级等方面根据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比较价值。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治疗方法干预,遵医嘱口服80 mg缬沙坦,每天1次;口服5mg氨氯地平,每天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4周。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禁止服用一切地塞米松、强的松、消炎痛等可影响血压的药物。

1.2.2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支持;减少搬动次数,引导患者自行变换体位;加强保暖,叮嘱其排便时禁止过度用力;给予常规药物指导等。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在加强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以下护理干预:①心理干预。系统的向患者讲解原发性高血压发生的病因、过程、治疗内容及并发症等方面知识,让患者清楚自身状况,了解自身病情;并且能够让患者了解遵医嘱用药在控制血压水平的中的重要性。同时对患者心理问题进行积极引导,消除其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增强治疗信心。②饮食控制。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综合评估,根据患者身体营养状况及是否肥胖,为其治疗针对性的饮食方案;并且让患者了解合理饮食在血压控制方面的重要性。在饮食中叮嘱患者多食用绿色蔬菜、新鲜水果等,控制盐、脂肪、糖的摄入量,并劝导患者戒烟酒。③运动干预。叮嘱患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并根据患者具体身体素质为其制定针对性的运动方案,最大程度将其体质量控制在理想范围内。④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后,需叮嘱其积极进行运动锻炼,保持愉悦的心情,并定期进行血压监测,遵医嘱用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3个月后来院复诊,两组患者均在护理干预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

1.3 观察指标[2]:3个月后,患者来院复诊时,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调查表的形式,调查患者服药依从、合理运动、合理休息、合理饮食、平衡心理及坚持监测血压等方面的依从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其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观察数据选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比较:观察组服药依从53例(96.4%),合理运动48例(87.3%),合理休息50例(90.9%),合理饮食51例(92.7%),平衡心理50例(90.9%),坚持监测血压52例(94.5%);对照组服药依从40例(72.7%),合理运动37例(67.3%),合理休息39例(70.9%),合理饮食41例(74.5%),平衡心理38例(69.1%),坚持监测血压40例(72.7%)。观察组服药依从、合理运动、合理休息、合理饮食、平衡心理及坚持监测血压等方面的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比较:观察组干预前收缩压为(161 ±17)mm Hg,舒张压为(111±13)mm Hg;干预后收缩压为(112 ±15)mm Hg,舒张压为(75±11)mm Hg;对照组干预前收缩压为(160±18)mm Hg,舒张压为(109±13)mm Hg;干预后收缩压为(123±14)mm Hg,舒张压为(87±12)mm Hg。干预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生活结构及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再加上我国老龄化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导致高血压等中老年慢性疾病发生率不断提高,对中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高血压患者需要终身服药来控制血压,其中,药物治疗依从性对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多种因素与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均有密切关系,例如患者的行为习惯、生活环境、经济状况、心理特征、生活方式等[3]。

综合护理干预属于一种现代化的护理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理念,以患者为护理工作的中心,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综合的、系统的、全面的护理干预,以便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5]。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有助于帮助患者从被动治疗逐渐向主动治疗方面转化,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并引导患者坚持定期测量血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有效提高血压控制效果。除此之外,还有助于提高患者运动积极性。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一定程度改善其自身代谢率,控制体质量;并且体育锻炼还可一定程度提高患者整个身体素质,在血压控制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开展护理工作,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开展护理工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服药依从、合理运动、合理休息、合理饮食、平衡心理及坚持监测血压等方面的依从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为(112±15)mm Hg,舒张压为(75±11)mm Hg;对照组收缩压为(123±14)mm Hg,舒张压为(87±12)mm Hg,观察组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综合护理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加强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干预、饮食控制、运动干预及出院指导等,可显著改变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缓解其不良心理情绪。因为不科学的生活习惯以及不良的心理情绪可严重降低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促进其病情进一步发展[4],由此可见综合护理干预的重要应用意义。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应用,可有效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改善医院整体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生金丽,杨文东.心理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0,32(11):1493-1494.

[2] 梁志兰,李慧波,刘艳红,等.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16(24):2903-2904.

[3] 高春妮,王喜平.程序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下旬刊,2011,17(2):25-26.

[4] 陈德美.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2011,17(3):71-72.

[5] 袁义秋,杨文东.综合护理干预和药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及医嘱依从性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166-167.

[6] 张玉卿.社区综合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7):31-32.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5-0228-02

猜你喜欢
综合护理干预原发性依从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换药疼痛的影响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观察与分析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