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红枫湖周边流域布依族地区治理研究

2016-02-01 02:46王雅丹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5期
关键词:布依族治理

刘 娟 王雅丹

(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清代红枫湖周边流域布依族地区治理研究

刘娟王雅丹

(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红枫湖周边流域的布依族现主要集中在清镇市、花溪区和平坝县这三个地区。虽然布依族文化与汉文化差异甚远,但它们共同之处皆在于为了稳定内部社会。清王朝意识到布依族文化与汉文化在很多方面有冲突成分,因此治理之时主要采取渐进的改土归流方式。

【关键词】布依族;改土归流;治理

一、红枫湖简介

红枫湖建于1958年8月,于1960年竣工,位于贵州省中部地区,是贵州较大的人工湖,距离贵阳市33公里。红枫湖属于丘陵多枝型水库,以花渔洞大桥为界限,东北面为北湖区,西南面称南湖区。花渔洞大桥是在贵州省电力局支持下,清镇县人民政府动工而建的一座大型箱型拱桥。该湖是猫跳河六级梯形水力发电站的主要调节水库,在猫跳河上游的桃花园处拦河筑坝蓄水;亦是七砂、贵化、清冶、清电和有机化工厂的取水资源。红枫湖地区风景秀丽、且交通便利,它是一个潜力巨大、价值很高的自然风景区,也是贵州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清代红枫湖周边流域建置概况

从红枫湖周边流域来看,布依族主要集中在清镇市、花溪区和平坝县这三个地区。这些地区的清代建置与现在行政区划不同,下文分别叙述。

(一)清镇县(现清镇市)建置及布依族分布情况概述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军占领贵州全境,以贵阳为省城,设立贵州巡抚。行政建置方面,裁除明代军事机构的卫所,改变明代府、州、县与卫、所分治的局面,将所属境域分设里、甲。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准从云贵总督范承勋疏请,裁去威清卫、镇西卫及其所属的赫声、威武二千户所,设清镇县,设治于威清卫成(今清镇县城)。同年,改安顺军民府为安顺府,清镇县隶属于安顺府。范承勋《改设州县疏》载道:“镇西、威清二卫,壤地相接,应共设一县,而以赫声、威武所附之。县治驻於威清,管理驿站,应名清镇县。”“清镇”是以威清、镇西二卫各取一字,定为县名。建县日期,以清康熙二十六年六月二十二日(1687年7月30日),吏部议复范承勋疏请日期为准。①

当地布依族多居于河谷或平地,村寨多依山傍水,聚族而居。通常是几十户或百户为一村寨,也有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的,村寨周围环抱古老的风水树和茂密的树林。境内布依族和汉族及其他兄弟民族在日常交往的过程中,通常使用汉语,因此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不少汉语词汇。

(二)贵筑县(现花溪区)建置及布依族分布情况概述

明清以来,特别是清中叶后,中原人大量南迁,汉族与当地少数民族共同发展、相互融合,形成民族间小聚居,大杂居的境况。明万历《贵州通志》载道,黔中的贵竹长官司,原多土人,至改为新贵县时,已是多中州流寓子孙。清道光《贵阳府志》载道,贵州巡抚嵩溥清查少数民族状况,贵阳府地区有少数民族十八种,贵筑境内有白苗、花苗、青苗、中苗、蔡家、宋家、仡佬七种。民国及以前各朝代对布依族均未有准确和统一称谓,元代始有栖求等处仲家蛮记载,明清两代称仲苗、仲蛮、青仲等。清初,境内布依族妇女尚穿百褶裙,男子穿斜襟长衫,宽脚裤、头缠青布帕、腰系青蓝色带,由于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当地布依族习俗大多同汉族相同。

(三)平坝(现平坝县)建置及布依族分布情况概述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清军占领平坝。次年占领贵州全境,设贵州巡抚。平坝卫的设置,名义上予以保留,但实质上已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如行政、军事分设,卫撤世袭掌印指挥,改设卫守备,实行考选;撤世袭千户,改设千总。卫辅官设经历、教授。军事建置设镇、协、营、汛,自成系统,卫驻汛官、汛兵,取代军屯。平坝卫隶属贵州巡抚。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朝廷准从云贵总督范承勋疏请,改卫设县,其中平坝卫改设为安平县,以柔远(齐伯)、威武(乐平)二所地入县辖区。县辖区除五千户所外分永丰、隆盛二里,分别称为柔乐、柔西,各分为上中下三排,原五所地以下小区改称甲,基本上就是原平坝卫区域。当地设文职知县总揽一县行政事务,其他主要职官新设、保留及改称谓的主要有典史、训导、教谕、千总等。建县以后,金筑驿改归为县署管理,移建于县署一侧(又被称为马号头),并改名平坝驿,驻安平汛兵四营,由千总管理。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撤西堡长官司,其十二支地划归安平县管理。至此,安平县辖区包括五所五十甲,柔东(永丰里)上中下三排,柔西(隆盛里)上中下三排,西堡十二支。②

三、清王朝对当地布依族治理情况

中国历代王朝对地方治理,特别是对民族区域的治理,总是在国家历史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实现,属于国家整体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与区域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中央王朝处理民族关系时,方式多种多样而且比较灵活,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会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从整体来看,战争、防御、和亲、册封、朝贡、会盟、盟誓、互市及设置管理机构等都是中原王朝封建帝王处理民族关系的常见方式。在这些方式中,除了民族战争之外,更多的是在羁縻之道总原则下所采取的一些比较灵活的方式,无论是和亲还是册封,也无论是朝贡还是互市,都会被中原王朝统治者冠以羁縻之名。

由于清代贵筑县较清镇县、平坝地区而言,更靠近城市繁荣地带,导致与内地交往频繁,经济文化更先进,境内布依族整体汉化程度更深。清代是我国历史上对民族地区治理较为成功的时期,该时期国家的民族治理措施对近现代中国民族地区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清王朝对清镇县、贵筑县以及平坝地区布依族的治理方式同贵州其他少数民族一样,主要实行改土归流,实质上是将中央王朝实行的流官体制渐渐向民族内部层层推进,进而将少数民族地区纳入正统的汉法制度中来。推行改土归流时有程度区分,一般先废除大土司,保留原有的各个小土司,然后依形势瓦解小土司势力。

清王朝治理当地,意识到布依族文化与汉文化在很多方面都有冲突成分,因此对其采取逐步渐进的改土归流方式。虽然布依族文化与汉文化差异甚远,但是它们共同之处在于为了稳定内部社会。国家治理民族地区,必须遵循国家决策的整体性、历史发展的整体性以及民族文化的整体性,如此才能实现区域治理的稳定,从而推动区域社会发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③民族区域治理应当置于国家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并且不能忽略对民族文化差异考虑,根据该区域实际特点与民族文化差异,制定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治理政策,如此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因此,适当发挥各自作用依然适用于现在法治文明社会,以保持社会结构的有序和稳定状态。依法治国是现代法制文明的要求,我们在重视法制文化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民族内部的习俗文化。现代法制文化惟一源泉和真正基础只能是社会生活本身,正如著名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他的《文化论》一书中提到的那样,文化根本是一种手段性的现实,为满足人类需要而存在,其所取的方式却远胜于一切对于环境的直接适应。我们不能漠视民族社会的现实背景,也不能漠视民族传统习俗文化。④中国历史上任何王朝国家,都有其自身历史发展的整体性与逻辑性,而其疆域内的不同区域,同样具有自身的区域社会的独特性以及不同人群文化的差异性。国家对疆域内不同区域的治理,总是基于其自身不断演进的历史进程,同时照顾到不同区域的特征与区域内民族文化的差异,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与自身政权稳定发展的需要。

①贵州省清镇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清镇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6页。

②《平坝县志》编委会编:《平坝县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6页。

③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香港: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08页。

④《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92页。

参考文献:

[1]贵州省清镇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清镇县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2]贵阳市花溪区地方志办公室编.贵阳市花溪区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

[3]《平坝县志》编委会编.平坝县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4]侯绍庄著.贵州古代民族关系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

[5]马林诺夫斯基,费孝通译.文化论.香港:华夏出版社,2002.

[6]《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注释:

【中图分类号】G0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清代红枫湖周边流域布依族地区治理研究(JD201407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娟,湖南涟源人,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经济法硕士研究生导师;王雅丹,江西新余人,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2013级法律史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布依族治理
关于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论述
贵州布依族民歌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以黔西南布依族《十二部古歌》为例
布依族武术与跆拳道的关联研究①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关于治理潮州市区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的思考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布依族验方“神阙散”的早期安全性评价研究
基于GIS的黔西南布依族自治州生态旅游规划
壮族麽经布洛陀中的“麽汉皇”与布依族摩经中同类题材文献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