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健康的心理

2016-02-01 05:13谢海萍刘世辉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6年1期
关键词:班训考验班规

谢海萍 刘世辉

当前,各类学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指引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主要通过德育来贯彻实施。德育始终处于学校教育的领先地位。它是学校教育的领头雁、排头兵。2014年召开的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杨雪梅再次强调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少年强则国强,做好学生的人格、品德教育,责任重大,这是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赋予教师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

许多青少年会有这样的表现:学习动力缺乏、意志薄弱、怕苦怕累、承受能力弱、自我意识强等。针对他们的这些现状,教师在德育教育中培养他们的信仰、吃苦精神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一、信仰的培养

“信仰是心中的绿洲”“信仰比知识更难动摇”“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可见信仰在人生中的核心价值作用。青少年正值信仰培养的最佳时期。如何培养他们的信仰呢?具体来说,可以和学生一起制订班规、班训,形成集体舆论导向。以此来要求全班同学遵照执行,互相督促、相互促进。班规、班训的制订,应立足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社会发展要求。如:培养求知的信仰、创新、探索的信仰、高尚人格的信仰等。培养学生的信仰,应做到有针对性、有可操作性,循序渐进地进行。学生出现不团结、矛盾时有发生,我就和同学一起制订班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把它写在教室黑板上方一角,使之起到时时警醒的作用。学风懈怠便有训言: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没有艰辛,便无收获。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这些班规的制订,要求学生去践行,用班规来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自我约束,自我规范。通过班集体对学生信仰的培养,学生由最初的外控转向自觉的内控,达到慎独,慢慢地就形成了学生自己的信仰。通过培养学生的信仰,让他们思想有所安顿,行有所依,心有绿洲。另外,对于个别学生情况,可单独制订相应的座右铭,使其形成个人的信仰。

二、吃苦精神的培养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痛苦是成长的最佳燃料。”日本教育当局为了让孩子吃苦,下雪天,让学生穿短裤或短裙,赤脚在雪地里跑。小学升中学,学生要接受生存考验:携带规定的东西在荒岛上生活一个星期,考验合格才许升入中学就读。我国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怕苦怕累,以自我为中心。青少年要迎接未来社会的各种考验和挑战,当下培养他们吃苦的精神、磨炼其坚强的意志,势在必行,亟不可待!

怎样锻炼孩子的吃苦精神,如何砥砺他们的意志呢?学校和家庭、教师与家长要双管齐下,形成教育同盟。当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教师或家长要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扼杀他们成长的机会去帮助他们扫除障碍。教师或家长要忍“痛”割“爱”,鼓励他们:人生最大的成长来自受苦中,保持着信心和希望,把苦难的考验当成功课来做。家长和老师在他们身边为他们加油打气,给他们一些时间和空间,靠他们自己的力量去渡过难关,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孩子通过经受一个个苦难之后,他们会发现自己变得更有智慧和自信了,内心也变得更有力量了。以此来让他们有遭受挫折的思想准备。培养他们接受自己内在负面情绪的能力,提高学生心理冲突和挫折的忍受能力,促使他们乐观积极地应对人生中的一切苦难和考验。从而扩大自己的内在空间,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起来。

三、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影响他们当前求学、未来工作乃至一生的幸福快乐。一个具有健康心理的人,会客观理性、从容地面对人生中的一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要求学校与家庭协调一致。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客观成长,让孩子像孩子那样成长,不把大人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思想意识强加于孩子。要陪伴孩子成长,亲近孩子。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重视他们的需要,以平等、尊重、朋友式的姿态与孩子交流。先做他们最忠实的倾听者,最真诚的朋友,与孩子的心理交流达到畅通无阻,后做他们可信赖的、可倾诉的、可求助的良师益友。教师和家长用积极、认同的方式与孩子交流,留出空间让孩子释放内心堆积的苦闷,让他们的情绪得以宣泄。帮助孩子建构社会原则,学会自我约束与管理。组织一些积极向上的社会活动,促使孩子与外边世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鼓励他们多沟通、多表达。更好的指导他们客观地认识自我,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怎样面对困难与焦虑,如何化解矛盾,合理调控自己的情绪等。

总之,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常抓不懈的中心工作,它比学生学到知识本身重要得多,有意义得多。它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关系到民族的振兴与未来!

(作者单位:江西芦溪县新泉学校)

猜你喜欢
班训考验班规
Create Rules For Your Classroom
如何有效地落实班规?
班规要科学合理
眼力大考验
让班训成为学生共同的心想所愿
让班训成为学生共同的心想所愿
你的阅读量经得起考验吗
“另类班规”不妨宽容视之
高三班训使用之我见
第 位首相考验日本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