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2016-02-01 05:14陈婉芹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6年1期
关键词:应用题解题情境

陈婉芹

应用题作为小学数学的一部分,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重点难点之一,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体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可以说,应用题的教学关系到小学数学的整体教学质量。为了更好地改进应用题教学,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进而深化数学教育改革,小学数学课堂上应该把应用题的教学过程变成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分析综合、比较概括、抽象推理及正确判断等思维方法的训练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

日常教学中,应用题教学常常让老师觉得难教,学生觉得难学。找到一种适合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成为了一线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的方向。笔者从加强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培养、联系实际创设情境、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三个方面,提出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策略,希望可以推动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进步,提高应用题教学质量。

一、加强学生逻辑分析能力培养

应用题作为教学中的难点,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加强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应用题相对于其他数学题型,具有文字量大、前后联系强等特点,这就要求学生在解题的时候准确把握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要求,并围绕问题进行分析。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要把零散的已知条件前后串联,找出其中的逻辑性,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平时教学中,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将应用题中的整体分割开来进行理解,这就违背了应用题的整体性,对于学生的理解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树立整体意识,在引导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于题目的理解。在加强学生逻辑分析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运用开放性教学法,在课堂上,让学生结合实际,将生活带入到应用题中,用生活情境来设计应用题,并让其他同学进行解答和分析,找出其中的不严谨的地方,这样既锻炼了出题同学的逻辑能力,又强化了解题同学的分析能力。

二、创设情境,联系实际

传统的应用题往往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很遥远,对于学生来说,不免会产生陌生的感觉。在新课标的理念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应该加强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和探索能力。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地设置学生熟悉的情境,例如将应用题的题型与去超市购物主题相结合,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失应用题的教学本质。在教学中可以发现,适当创设情境,可以引导学生更快地理解应用题题目,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质量,推动应用题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应用题多是单纯的文字和数字的表述,难免让学生感觉枯燥,长久面对,学生学习兴趣会逐步下降。针对这一问题,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应用题题目,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亲自实践,增强对应用题的理解。数学应用题题目大多来自生活,如涉及到图形面积的应用题,教师可适度引导学生动手画图,或者找来实物进行观察、测量,帮助学生加深对题目的理解,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体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安排适当的实践活动,会让学生以积极的思维状态全身心地参与到知识的获取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对于应用题的理解和感知,提高应用题教学的质量。

应用题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应用题题型丰富,题材广泛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实践、创设情境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感知,引导学生把握题目的本质,不断增强逻辑分析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断推动应用题教学的发展。由于时代的进步和教学要求的提高,数学应用题教学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加强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研究,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创新应用题教学方法。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砖桥小学)

猜你喜欢
应用题解题情境
应用题
用“同样多”解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用“同样多”解题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