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藏秦簡《教女》獻疑六則

2016-02-02 17:19高一致
简帛 2016年1期
关键词:情緒文獻古文字

高一致

北大藏秦簡《教女》獻疑六則

高一致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2期刊載的朱鳳瀚先生《北大藏秦簡〈教女〉初識》一文,①下文所引《教女》篇釋文、注釋、譯文皆出於此;注釋與譯文則以“朱注”、“朱譯”稱之,不另注。公布了《教女》篇全部15枚竹簡的釋文(包括注釋和譯文)及其中7枚竹簡的清晰圖版,對學者進一步研究大有裨益。我們在學習的基礎上有一些心得,寫在這裏,請教大家。

醜言匿之,善言是陽(揚)。033

今按:陽,有顯露、外露義,可與“匿”對舉,不必讀作“揚”。《管子·侈靡》:“陽者進謀,幾者應感。”戴望校正:“陽者謂顯明其事者,欲進而爲謀。”《莊子·達生》:“仲尼曰:無入而藏,無出而陽,柴立其中央。”成玄英疏:“陽,顯也。”此處“醜言”、“善言”相對。睡虎地秦簡《葉書》簡12:“ 誈醜言麃斫以視(示)險。”嶽麓秦簡《爲吏治官及黔首》簡35貳“【聭】(恥)言出惡”。②整理者原釋作“醜言出惡”,今從陳劍先生改釋。其説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讀〈嶽麓書院藏秦簡(壹)〉》文下跟帖,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www.g w z.f u d a n.e d u.c n)2011年2月28日。班昭《女誡·婦行第四》:“擇辭而説,不道惡語,時然後言,不厭於人,是謂婦言。”皆可參看。

老人悲心,雖惡何傷。晨爲之鬻,晝爲之羹。027

朱注:“惡何:《孔子家語·困誓》:‘孔子曰:善,惡何也?’王肅注:‘惡何,猶言是何也。’”前兩句,朱譯作“家中老人如心中悲痛,那一定是被什麽事情所挫傷”。

今按:《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此悲心所生也,病得之憂也。”《論衡·問孔》:“今不得王,故瑞應不至,悲心自傷。”“老人悲心”即情緒低落、情思哀痛,與同篇“老人唯怒,戒勿敢謗”(027)句中“老人唯怒”相類,都是老人的消極情緒。“雖惡何傷”與“戒勿敢謗”似性質相近,均是指女子對待有消極情緒的老人所要注意的。

惡,有惡劣、不好義。“雖惡”,或可直解作“雖然不好”。老人在言行上流露悲觀、低落情緒,對家庭而言自然是不好的。何傷,古書亦見。《論語·先進》:“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孔子家語·觀周》、《説苑·敬慎》皆云:“……勿謂何傷,其禍將長……曰是何傷,禍之門也。”亦作“可傷”。嶽麓秦簡《爲吏治官及黔首》簡71“可=傷=(可傷可傷),過(禍)之貴也”,①蔡偉先生疑“貴”讀爲“階”,“過(禍)之貴也”與“禍之階”義近。參看氏著《讀竹簡札記四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1年4月9日。皆可參看。“何傷”大意指没有妨害。“雖惡何傷”似説老人悲心雖然不好但對女子自身又有何妨害,應該照樣體貼照料老人,如後文所説“晨爲之鬻,晝爲之羹”。

男子之盧(慮),臧(藏)之心腸。茀然更志,如發幾(饑)粱。莫(暮)卧蚤

(早)起,人婦恒常。013

朱注:“更志:更,變改也。《孟子·公孫丑下》:‘夫志,氣之帥也。’趙岐注:‘志,心之所念慮也。’茀然:‘茀’在此似當讀作‘拂’,《漢書·蓋寬饒傳》:‘乃欲以太古久遠之事匡拂天子。’顔師古注:‘拂,讀曰弼。’然,而也。又,茀,亦可以讀作‘怫然’,不悦之貌。然在此似不宜講通,待再考。”朱譯作“將男子之憂慮,藏之於心腸。如能幫助他化解思愁,即如同饑荒時發下米糧。晚上卧息而早起,乃婦人之常規”。

今按:這段話從“男子之盧(慮)”到“如發幾粱”,或是對男子而言。“男子之盧(慮),臧(藏)之心腸”謂男子思慮、想法,藏在心腸裏。“茀然更志,如發幾粱”中“茀然”,從學者讀爲“忽然”,①王挺斌先生讀“茀然”爲“忽然”。“忽”从勿聲,“茀”从弗聲,可通。其説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論壇帖文《讀北大秦簡〈善女子之方〉小札》,2014年12月12日。即俄頃、一會兒。《莊子·知北遊》:“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如發幾(饑)粱”,學者謂“幾粱”讀爲“機梁”,“機梁”近義連言,“發幾(機)粱(梁)”類似“發機”表示快速之義,②網友“l i l i l i l i”讀“幾粱”爲“機梁”。《墨子·備城門》“上爲發梁”孫詒讓案:“此即上文所謂‘懸梁’也,懸梁有機發,可設可取,故曰‘發梁’。”又有“適人遂入,引機發梁”之語。簡文“機梁”爲近義連言。漢代古書用“發機”表示快速之義。《漢書·敘傳》“(晁)錯之瑣材,智小謀大,旤如發機,先寇受害”,顔師古注曰:“發機,言其速也。吴楚未敗之前,錯已誅死。”簡文爲求入韻,連言“梁”字。其説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論壇帖文《北大秦簡〈善女子之方〉“茀然更老,如發幾粱”》,2014年12月11日。今從其説。兩句是説男人想法、心思藏在心裏,俄頃之間就變了,像“發機”一樣快。“莫(暮)卧蚤(早)起,人婦恒常”則對女子而言,是説人婦面對這種情況,夜裏入睡早上起床,一切如常行事,無須煩憂。

同篇中“今夫威公,固有 (嚴)剛。與婦子言,弗肎(肯)善當。今夫聖婦,自教思長”(032)的句式應與上面這段話相同。前四句是説“威公”,後兩句是説“聖婦”,可互參。朱譯作“現今公婆,本即尊嚴剛毅。他們與其婦子講,遇事不可以多作主張。現今作爲兒媳之聖婦,自當教人思慮久長”,③從簡文意看,“與婦子言,弗肎(肯)善當”似指威公與婦子講話,不肯好言好語。也是這樣看待的。

没027身之事,不可曰幸。035

我曰共(恭)敬,尚恐不定。035

朱注:“没身:‘没’在上一枚簡(017)末。《楚辭·七諫·哀命》:‘哀高丘之赤岸兮,遂没身而不及。’‘没身’即‘殁身’。或曰‘没身’亦作‘没世’。《大戴禮記·衛將軍文子》:‘足以没世。’王聘珍解詁云:‘没世,謂終身。’”朱譯作“對於影響終身的事,不可有僥倖心理”,“我時時抱着恭敬之心,還恐怕情勢未定”。

没身,即終身。“没身之事”,似指婚姻生活。《孟子·離婁下》:“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者也。”可參。幸,朱注“僥倖”當是。“不可日幸”乃謂婚姻生活不可有一日僥倖懈怠。“我日共(恭)敬”即謂我日日恭敬。《論語·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吾日”與“我日”可參。

見人有客,數來數娽。023

朱注:“娽:《説文》:‘隨從也。’與‘碌’通。碌碌,平庸無能。”朱譯作“看見别人有客人,每次都跟着忙碌”。

今按:娽,當如字讀,隨從義。《説文》“娽”字段注:“《史記·平原君列傳》曰:‘公等録録因人成事。’王邵云:‘録録,借字。’《説文》:‘娽娽,隨從之皃也。’”數,疾速、急速。《韓非子·説林上》“何變之數也”,王先慎集解:“數,急也。”《大戴禮記·曾子立事》“行無求數有名,事無求數有成”,盧辯注:“數,猶促速。”“見人有客,數來數娽”是説見人家有客,女子很快就會跟過來、相從隨之,今言之即愛登門看熱鬧、湊熱鬧。

直(值)此人者,不幸成大。022

朱譯作“遇到此種人,不幸的事會越來越大”。

今按:成,或讀爲“誠”,確實、真正義。《史記·春申君列傳》:“相國誠善楚太子乎?”《孟子·梁惠王上》:“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楊樹達《詞詮》:“誠,表態副詞。《廣韻》云:‘誠,審也,信也。’按:與今語‘真’同。”“不幸成(誠)大”謂不幸確實大。前引“我成(誠)好美”(030)的“成(誠)”,是相同用法。

猜你喜欢
情緒文獻古文字
新見王國維手鈔詞籍文獻三種考論
释古文字中的“杪”及相关字
古文字“刀”“匕”混同——兼説舊釋“從宜從刀”之字
跟踪导练(四)(2)
小情绪
憍賞彌國法滅故事在于闐和吐蕃的傳播(文獻篇)
憍賞彌國法滅故事在于闐和吐蕃的傳播(文獻篇)
近年出土戰國文獻給古史傳説研究帶來的若干新知與反思
古文字“丙”與古器物“房”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