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韵育满堂

2016-02-04 07:17
黄河之声 2016年2期
关键词:民族民间民族音乐民族

宋 颙

(青岛幼儿师范学校,山东 青岛 266002)



民族音韵育满堂

宋 颙

(青岛幼儿师范学校,山东 青岛 266002)

摘 要:面对当代中学生的音乐教育,在新课标中便提出了民族音乐进课堂的重要性。我国现阶段,对于学生培养目标应是将每一位学生培养成为有良好音乐素养的现代文明人。本文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民族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建设微课程资源丰富课程网站,运用翻转课堂模式、学案导学、小组展示、多种教学评价,课下在线同步测验,巩固所学知识。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带入音乐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好的学习和感受、了解民族民间音乐文化。

关键词:民族音乐;音乐教学

作为一个千年古国,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中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形成了璀璨的音乐文化瑰宝。民族音乐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族人民在富饶的土壤上劳作歌唱,各民族各地区都孕育了独特的民族音乐。因此民族文化的传承正在引起我国社会各方面的重视。

一、民族音乐与音乐教育

(一)民间音乐概述

在古代,民族音乐有“俗乐”之称。传统的民歌主要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着。而现代的音乐形式种类多样,将民族音乐加以变化创新,称之为“新民乐”。民族音乐在各地区各民族的形式也不同。民族民间音乐主要包含器乐曲、说唱音乐、歌曲、歌舞等。

(二)民族音乐教育现状

伴随着80年代,流行音乐进入我国。随着学校教育的兴起,我国的音乐教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而外国音乐也融入了我国学校教育的课堂。比如学堂乐歌是洋为中用的典范。伴随着改革开放,外国教学法和教学模式的引入,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越来越被重视。而现今的音乐教学将课堂活动作为教学重点,强调民族音乐的传承。如原生态音乐、民间音乐与戏曲曲艺音乐进课堂等。在中小学中还有戏曲进课堂的活动等。如此以来,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才能被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二、民族音乐进入音乐课堂的实施

笔者将国外时兴的微课程和慕课引入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地位,在教学内容中以民族音乐为主,强调民族音乐的传播。

(一)微课程与慕课

微课程和慕课,是现今外国较为时兴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非常适用于大数据时代下的音乐教学课堂。此种教学方式更加灵活、自如。强调的是学生课前与课后的自学,而不是仅仅在课堂上的学习。微课程由多节微课组成,每节微课仅讲授一个重难点。具有时间短、重点突出的特点。而慕课则是在线课堂,学生通过在线的网络学习,以此来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可以很好的补充。

(二)实施方案

1.依据学校特色编订校本教材。教师可依据学校特点,所在地区特点以及民族特点,结合本地民族文化和学生年龄心理特点,以民族、区域为分类方法,编订适合本校的校本教材。

2.将创新性的教学方法融入课堂教学中。如今的课堂已不再是教师单一讲授,学生死记硬背的课堂。而是强调创新性的教育。音乐教学的内容虽然是民族民间音乐,但是却不能只是单一的欣赏音乐即可,更加应该将当地的文化、该民族的风俗等相关内容进行讲解。同时,依据民族音乐的特点,进行创造性的教。将创新性学生的培养则教学的宗旨。

3.创设微课程与慕课。教师应依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制作微课程和慕课。首先应根据教学内容、课堂重难点进行微课的录制,形成系统的微课程。同时,将课程相关内容录制成在线堂课的慕课,便于学生的学习。

4.建立丰富的资源网站。教师应根据课本的内容,进行网站资源建设,如“名人故事”“乐坛传奇”“原生世界”“新民乐探寻”等。通过网络搜集与课程相关的内容,为学生上传到课程网站上,以此丰富学生的视野。

(三)创立特色课堂

1.采用课前预听课堂试听测验。学生根据课前预习,试听学案中要求牢记的曲目,并熟记乐曲或歌曲旋律,了解其创作背景、风俗等知识,在课堂中进行课前预听测验,以此作为日常作业检查。

2.启发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索。学生在课程网站平台中下载预听曲目,完成学案作业。同时根据学案上的任务要求借助网络平台及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整理备用。这种自主式学习方法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3.开展小讲台和大舞台活动。音乐课程是一门实施艺术教育的课程,也是弘扬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重要的传播途径,很多不同地域文化的音乐形象可以在这里为学生展示,学生可以通过音乐课的学习感知和理解民族民间音乐的文化以及可以通过实践得到体验和创造的乐趣。

三、结语

总之,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教育的实施对于中学生的成长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因为艺术教育不只是学习一首歌曲的演唱或者听赏一首经典的音乐,艺术教育可以潜移默化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并且通过课堂中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中。在学生主动听、唱、学、看的实践活动中,了解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去发现、感知民族民间音乐的内涵和意境。从欣赏音乐到学习中国音乐文化知识,从而得到愉快体验。将我国的传统发扬光大,因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因此只有更好的学习和了解我国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才能更好的增进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冯步岭.民族音乐基础教程[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2] 杨红.新世纪中国传统音乐的构想.中国音乐,2001,06.

[3] 杜卫.美育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民族民间民族音乐民族
“校团”协同背景下推进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发展研究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我们的民族
高职音乐教育发展与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研究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新时期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策略探究
冬奥背景下我国民族民间冰雪运动传承研究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