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网络医院”发展模式的思考与构想

2016-02-04 23:30荣楼毅居斌朱晨曦沈玉强
中国医院 2016年2期
关键词:浙江省医生医疗

■ 倪 荣楼 毅居 斌朱晨曦沈玉强

浙江省“网络医院”发展模式的思考与构想

■ 倪 荣①楼 毅①居 斌①朱晨曦①沈玉强①

网络医院 发展模式 医院信息化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居民群众通过网络实现健康服务的需求日益强烈,传统医疗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网络医院应运而生。通过总结“网络医院”的相关概念和发展现状,并对浙江省“网络医院”的发展模式提出构思,指出“网络医院”发展应建设好基础平台,合理确定准入条件和“待遇”,制定好相关政策,以期推进浙江省网络医院的发展。

Author’s address:Zhejiang Provincial Health Information Center, Suite of 5007, No.216, Qingchun Road, Hangzhou, 310006, Zhejiang Province, PRC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居民群众通过网络实现健康服务的需求日益强烈。与此同时,医疗卫生服务资源不足和浪费并存,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格局亟需形成。目前,浙江省市县三级信息平台即将建成,省内健康大数据互联互通交换共享也将初步实现。而国家和浙江省信息消费以及健康服务业相关政策的出台,促使传统传媒、移动通讯服务、互联网企业、软件公司、第三方检验检测等社会资本投资智慧健康服务业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在上述背景下,浙江省开始研究探索“网络医院”这一全新的就医形式。本文通过回顾“网络医院”的相关概念和发展现状,并对浙江省“网络医院”的发展模式提出构思和政策建议。

1 “网络医院”概念

1.1 “网络医院”定义

“网络医院”作为一个新型事物,至今没有权威的定义。王平[1]认为网络医院是综合应用计算机多媒体、通讯网络电视会议系统、现代医学等新技术,面向医疗的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系统。杨国斌[2]认为网络医院是借助互联网开展在线医疗健康咨询和信息服务的专业医疗健康网络服务平台。笔者认为,“网络医院”是依托实体医院整体实力,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智能终端等IT技术将医疗资源向互联网延伸,以居民健康为核心,提供院前、院中和院后全流程在线医疗及健康服务的新载体。

1.2 “网络医院”服务方式及内容

“网络医院”定位于以居民健康为核心的院外在线健康服务(院前和院后),患者以在线问答形式与网上医师进行互动、交流,得到针对性解答,听取指导性解决方案,它突破了现有医疗机构内设备、人员、床位和信息等物理限制,有效利用互联网平台,从而分流不同阶段的患者,通过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智能终端等IT技术实现“合适的患者”与“合适的医生”配对,开展导医、预检、辅助诊断、预约、咨询、信息采集、监测等健康管理服务,达到共享医疗资源、优化就医秩序、提升医疗效率、改善就医体验的目的。网络医疗的发展按服务类型划分,可分为网上健康咨询、网上远程会诊、网上在线问诊3个层次[3-4]。

2 “网络医院”发展现状

“网络医院”最早起源于一些大医院的门户网站,它提供专家在线咨询服务。之后,随着“好大夫在线”、“春雨医生”等专业网站的出现,这种在线咨询走出医院,并逐渐形成了患者和医生互动交流平台,这个平台上聚集了数百家医疗机构的医生资源,满足了老百姓寻医问药的不同需求。目前,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智能终端等IT技术的兴起,通过互联网实现预约挂号、智能分诊、报告查询、医院导航、健康咨询等,“网络医院”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发展。

目前,国内互联网上已有类似的“网络医院”雏形,形成规模的有“好大夫在线”和“春雨医生”。两者比较类似,开展“医院前服务”包括为患者匹配找到合适的医生,同

时为医生筛选到与其专业方向相吻合的“合适的患者”,操作流程是先由患者在线提交病情咨询,再由“医助审核、在病情优先的基础上分诊、匹配医生”,之后等待医生答复,在医生已全面了解到患者的病情和检验报告单信息之后,患者可通过电话咨询得到医生的诊断治疗建议。“医院后服务”包括就医经验分享和出院后管理。其销售收入来源于几部分:(1)网站注册医生提供电话或图文咨询服务,收费部分由医生与平台分成。(2)面向企业的数据库收费,保险公司、外资制药企业以及一些数据公司购买其疾病数据库。(3)介绍海外就诊的收费。(4)术后管理的收费。

这些商业网站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但也存在一些发展瓶颈:(1)缺乏病人基础健康信息(如病史、就诊记录、健康档案等)的支持,不利于在线医生全面了解病情;(2)缺乏有美誉度的名医参与,网站的公信力和号召力不足;(3)服务内容尚不够丰富,不能吸引更多老百姓参与。

2014年10月,广东省网络医院作为首家获得卫生计生部门许可的网络医院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为依托,由深圳友德医科技公司提供网络平台,采取在社区医疗中心、农村卫生室、大型连锁药店等地建立网络就诊点的运行模式,正式上线启用[5]。2015年3月11日,以线上问诊、线下以PPP模式开设实体医院为模式的“宁波云医院”在全国率先试水。目前,云医院已在线开设糖尿病、高血压、心理咨询、全科医生四大云诊室,共有216名医生参与线上问诊。各地区网络医院的相继成立使全国网络医院的发展迈入快车道,网络医院的发展模式也亟待完善[6]。

3 浙江省“网络医院”的发展模式构思

3.1 总体思路

开办浙江省网络总医院平台(网络健康服务的“淘宝”),全省现有或新办的实体医疗卫生机构、网络注册医生可在网络总医院平台上开设网络综合医院、网络专科医院、网络门诊部、网络个人诊室、网络健康管理机构等,纳入网络总医院统一管理。同时,依托网络总医院平台,允许建立混合所有制性质的第三方全省远程影像、心电、病理、检验等中心。

按照以上思路,逐步构建“三位一体”的服务网络,以“浙江网络总医院平台”为“门户网”、全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为“服务网”、健康管理系列终端产品为“物联网”,创建新型医疗服务模式(看病先上网,一号全受理,卡卡都能通),开拓出一条充满浙江特色的“智慧健康”发展道路。

3.2 模式内容

3.2.1 搭建健康信息服务基础框架。率先推进“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健康信息服务发展新模式,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三大技术,强化制度、标准和安全三大体系,健全人口、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基础数据库,实现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六大业务应用,建成省、市、县三级健康信息平台,形成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等全覆盖、高效率、大统一的互联互通、交换共享、有效协同的健康信息服务网络。

3.2.2 开发健康信息服务普惠项目。允许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省、市、县、乡四级远程影像、心电、病理、检验等网络和中心,整合远程医疗服务资源,提供会诊、影像诊断、心电诊断、病理诊断、监护、手术指导、教育等远程医学服务,探索发展“网络医院”。普及应用社会保障卡(居民健康卡)。支持研制、推广适应广大乡镇和农村地区需求的低成本数字化健康设备与信息系统。积极发展预约诊疗、诊间结算、在线咨询、交流互动等健康服务。探索发展公开透明、规范运作、平等竞争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电子商务平台。

3.2.3 拓展健康信息服务新型业态。支持医疗卫生服务系统、健康管理机构与IT企业、网络运营商等通过合作开发、联合建设、运营托管和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发展“智慧健康服务”、“远程健康服务”、“个性化健康服务”等新型健康服务业态。支持在依法合规、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开发系统和数据增值服务,开发和推广面向广大城乡居民的健康服务信息系统,实现养老机构、社区、家政、医疗护理机构协同信息服务。支持开发数字电视机顶盒家庭固定终端、手机等移动终端、穿戴式植入式智能终端设备等增值服务产品,探索健康数据采集设备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培育一批创新型健康信息化企业,实现医疗服务与健康管理信息软件规模化研发,形成产业集群。

4 政策建议

4.1 基础平台

重点建设好“健康云”平台(健康信息服务网络),实现全省医疗资源信息、居民健康信息互联互通。不仅仅通过电子健康档案(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EHRs)和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EMRs)采集数据,还要通过各种智能感知设备连续、动态地采集个人生命体征数据,并上传到健康云平台中,然后整合为一个全人全程的健康医疗档案。这个档案将是动态的,可以获取所有接入用户的健康数据。当你去医院就诊时,医生可以很轻松地知道你的健康状况和既往病史,并且实现多样化的个性需求。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卫生信息化已进入到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手段等发展阶段,开展健康管理服务。比如,通过各种物联网设备采集特殊人群的生命体征、动态记录个人健康信息,再通过云平台的数据汇总后,进行健康分析、疾病预警,最后与智能手机、有

线电视等终端相结合,实现健康管理服务“关口前移”、效率倍增和便捷到家。未来的健康服务将不再是被动地满足用户的需求,而是主动感知用户的健康状况,并及时进行信息的智能交互,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服务。

4.2 准入和“待遇”

“网络医院”的准入条件是具备实体医院的医生、设备、服务项目等基础;与此同时,要具备网络诊疗的相应条件,比如远程诊疗设备和网络等。在此基础上,“网络医院”在开展业务过程中,享有与实体医院同等地位与“待遇”:比如,有权调阅病人的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以全面了解其健康状况,并有义务将所产生的健康信息归档进电子健康档案以形成完整的档案。

另外,网络医院应加强网上诊疗医生的权限管理,设立专门的网络医院管理员,对医生的资质进行审核,营造安全、健康的网上就医环境,并制定网上医院医生奖惩制度,规范网络医生医疗行为[7]。

4.3 相关政策

一是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严格划定能够开展网络诊疗的内容边界,划定后,要以“非禁即可”的原则,允许并鼓励开展网络诊疗行为,并制定政策法规,规范其行为。二是应突破医保现有政策,探索并实现医保网络支付;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非常重要,“网络医院”相关收费项目应逐步进入“医疗服务价格目录”和“医保报销目录”。三是根据网络医疗服务的特点,卫生计生部门应建立网络注册医生制度,公开其医政、政法等信息,相关部门对网络注册医生进行必要的培训、认定和年度考核,并接受服务对象对其服务态度和质量的公开评价。四是应加强网络监管,“网络医院”须明确提供免责说明,病人须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同时承担相关责任;“网络医院”在开展线上健康服务,须全程留底备份,并接受相关部门监管;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做好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工作,建立完善的医疗纠纷解决体系。

[1] 王平,王士伟.试论“网络医院”中医患关系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经济学,2004,6(23):76-77.

[2] 杨国斌.网上医院系统整体框架的构想[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6):127-129.

[3] 王萍,钱菁璐.浅析网上医院成为健康服务新渠道[J].中国卫生产业,2014,13:174-175.

[4] 马锡坤,史兆荣,杨国斌.网上医院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26(4):399-401.

[5]胡轶然.全国首家网络医院日开处方已达2 0 0张远程医疗“破冰”[J].吉林医学信息,2015,31(2):22-23.

[6] 杨晓慧.全国首家云医院启动运营[J].中国医院院长,2015(6):41.

[7] 徐长恩,孙君冕.浅谈“网上医院”管理[J].医学信息,2005,18(6):583-585.

Thoughts and conception of the network hospital development mode of Zhejiang province


/ NI Rong, LOU Yi, JU Bin, ZHU Chenxi, SHEN Yuqiang// Chinese Hospitals. -2016,20(2):47-49

network hospital, development mode, hospital informatio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demand of health service of the residents grow increasingly, fundamental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traditional medical model, the network hospital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related concepts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network hospital, put forward ideas and policy suggestions for the network hospital development model of Zhejiang provinc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hospitals of Zhejiang.

2015-09-25](责任编辑 张晓辉)

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4C35025);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14KYA052,2016KYB081)

①浙江省卫生信息中心,310006 杭州市庆春路216号5007室

朱晨曦:浙江省卫生信息中心科研秘书,副研究员

E-mail:zhucx001@126.com

猜你喜欢
浙江省医生医疗
《初心》
最美医生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