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体育锻炼动机与行为缺失的影响因素浅析

2016-02-05 11:58付文灿
山西青年 2016年15期
关键词:动机体育锻炼因素

付文灿

阿坝师范学院体育系,四川 阿坝 611800



学生体育锻炼动机与行为缺失的影响因素浅析

付文灿

阿坝师范学院体育系,四川阿坝611800

当前,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体育锻炼动机与体育锻炼行为缺失等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明确影响学生体育锻炼动机与行为缺失的因素,继而制定完善的对策加以解决。本文重点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与行为缺失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以促进大学生体育素质的提升。

学生;体育锻炼动机;体育锻炼行为;缺失;影响因素

在体育教育过程中,体育锻炼会对学生体育素质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使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开展学生体育锻炼动机及行为课题并深入加以研究,有助于为体育锻炼和锻炼心理学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也有利于促进体育教育学的深远发展。

一、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缺失的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缺失主要受到学生体育需求不高、兴趣爱好不强、体育态度不端正、体育自信能力缺乏等因素的影响。

(一)体育需求不高

体育锻炼动机是在大学生体育参与需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而来的,也是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形成的基础。体育需求是大学生参与一切体育锻炼活动的根本驱动力,也是其产生体育锻炼积极性的根基。所谓的“体育需求”,主要指的是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渴求获取体育效用的正常心理状态,是大学生开展体育活动的最原始动因。

一般而言,大学生的需求多种多样,而主导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需求通常十分迫切,如果大学生有了某种体育锻炼活动的需求,而该需求没能获得满足时,就会推动人们进一步寻找满足对象,如此就实现了内在需要向外在行为的转变。笔者随机就五所高校的1003名大学生展开了问卷调查,其中,73.4%的学生对体育活动有需求,但仍有21.9%的学生对体育活动毫无欲望,由于对体育活动的欲望很低,体育需求不高,导致其难以形成强烈的体育锻炼动机,更别提形成体育锻炼行为与习惯了,这直接造成当前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与锻炼行为缺失等问题。为此,必须引导大学生产生体育锻炼的需要,继而增强其锻炼动机,使其体育需求进一步外化为具体行动。

(二)兴趣爱好不强

当人们满足需求的欲望后,对某项认识的事物或参与的活动产生的积极心理称为兴趣,它是一种心理倾向,也是一种动力,这种动力可以促使人们更好地完成活动,追求更多的知识。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活动的兴趣越浓厚,其体育锻炼动机越强,越容易形成体育锻炼行为和习惯。研究现实,已经形成体育锻炼行为及习惯的大学生,首选形成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即“体育锻炼活动的兴趣与爱好”,二者呈正向相关关系。调查显示,只有55.7%的学生对体育活动感兴趣,而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的高达25.7%。当前不少体育课堂教学不生动,导致学生缺乏学习体育的兴趣与爱好,继而导致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及行为缺失。

(三)体育态度不端正

态度也是一种心理倾向,是人对事、人或物产生固定性倾向的表现。体育态度综合体育活动的体验、行为倾向和评价的元素,涵盖体育活动的价值、目的、评价和意义,是一种对体育活动行为体验和情感反映的表现。从因子的角度分析,体育态度因子包括体育锻炼中体育课程对学生习惯培养的关键性、体育活动过程对学生生活产生的影响效果、体育锻炼行为对学生生活习惯养成的重要性等。调查显示,有23.2%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活并无积极的影响,27.5%的学生认为体育课不重要,26.5%的学生认为体育课对于形成体育锻炼行为不重要。这显然表明大学生的体育态度仍不甚端正,对体育锻炼活动缺乏科学的认识,认为体育锻炼不重要,锻炼意识极为薄弱,无法科学、合理地对可利用实践进行安排,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热衷度低,在思想方面也不重视,未将体育锻炼视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导致体育锻炼动机及行为缺乏。

(四)自信体育能力缺乏

根据研究显示,影响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主观原因是活动能力方面的自信。坚忍不拔的品质和锻炼意愿是促成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主要因素,也是帮助学生造就坚强意志的良好机会。调查显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在坚持锻炼能力方面十分自信,只有4.4%认为自己能力不足,远低于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13.5%)和不锻炼的学生(28.6%)。在认为自己有能力、很有能力选择频率方面,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例53%,远高于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25.2%)和不锻炼学生(1.29%)的比例,这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意志品质坚强。同时表明能力弱、怕吃苦、坚持精神不足等都是学生没有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原因,也是阻碍体育锻炼动机及行为养成的罪魁祸首。

二、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缺失的影响因素

(一)体育锻炼动机缺乏

所谓的“体育锻炼动机”,主要指的是可以借助于体育锻炼,满足人们的需要、需求,从而促进其主动、自愿地参与与保持体育锻炼行为的一种心理驱动力。研究显示,在体育锻炼动机与体育锻炼行为研究中,其中一个最基本的假设,即体育锻炼动机越强大,则体育锻炼行为就越强,体育锻炼的效果也越佳,人们越能下定决心继续维持体育锻炼活动。但应注意的是,体育锻炼的动机、效果会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造成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大学时代是大学生群体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形成、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与行为,对于促进其日后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大学生而言,体育锻炼行为不仅由生理、社会、环境、心理等综合因素影响,还受到大学生体育锻炼心理动力的决定,因此,体育锻炼动机及体育锻炼行为间属于正向的因果关系,即体育锻炼动机越强,越容易形成体育锻炼行为,锻炼的效果也越好。

上文已经提到,由于受到学生体育需求不高、兴趣爱好不强、体育态度不端正、体育自信能力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当前不少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较为缺乏,这也是影响体育锻炼行为缺乏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体育锻炼条件差

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形成的主要因素中,体育锻炼条件差也是导致体育锻炼行为缺失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不少学校对于体育锻炼场地、器材、设施不重视,未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导致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强。

一方面,不少学校的场地、场馆、器材缺乏,这导致体育锻炼行为习惯难以顺利养成。大学生难以自由地参加自己所喜爱的项目,加之近些年来高校“扩招”力度的持续加大,体育场地、设施、器材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而器材配备、管理力度缺乏、设备难以及时更新等一系列问题,也成为困扰高校体育教学顺利开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以风雨操场为例,国家规定超过13000学生规模的院校风雨操场面积应不小于4500m2。据统计,在教育部直属12所综合大学的风雨操场总面积为42764m2,每所大学平均为3563m2,除北大、厦大、中山大学等重点大学超过4500m2,其余普通院校场馆能达标的寥寥可数。鉴于当前我国经济实力仍较为薄弱,虽然持续加大了教育经费的投入,但是体育经费只占教育经费的1%,在场馆建设,体育器材、设施、设施配备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仍难以得到较强的改善,也无法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限制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无益于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养成。

另一方面,未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调查显示,只有45.7%的学生认为学校较重视体育课,高达39.6%的学生认为学校不重视体育课。而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方面,44.3%的学生认为学校不重视,而25%的学生处于中立状态,这表明学校对待体育课和学生体育锻炼方面确实不够重视,多流于形式。体育锻炼氛围的营造是大学生形成体育锻炼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也指明了优化群和非锻炼群体周边体育锻炼氛围,是帮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重要条件。因此,要求学校必须注重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推广学校体育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促进群众性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帮助实现体育学习任务与目标。此外,高校还应成立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等,该趋势有助于促进学生积极开展体育锻炼,对其体育锻炼动机及行为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促成作用。学校应拓展体育锻炼的形式,加强体育锻炼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借助于广播、电视、宣传栏等,促进体育知识普及和宣传。

(三)体育锻炼效果不佳

学生体育锻炼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体育教学质量不佳所引起的,而在这方面,体育教师是最关键的影响者。调查显示,在体育教学能否满足体育锻炼的需要方面,50.9%学生认为当前体育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要,18.6%的学生处于中立,只有30.5%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学能满足体育锻炼需要。

就体育教师而言,仅有39.2%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师基本能够指导自身体育锻炼,而37.2%的学生认为不能,23.6%处于中立状态。这表明体育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体育教师也没有为学生的体育锻炼提供足够的辅导,置学生的努力程度、锻炼能力、锻炼行为的养成不问不顾,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将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同时,将体育任务中培养学生的体育行为习惯作为明确的要求提上日程,将学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作为学生体育成绩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实效性,满足学校的体育教育任务,并同学生毕业、就业状况相结合,使该任务做到有“名”有“实”。若不改变传统现状,大学生即使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也难以顺利落实为体育锻炼行为。

三、结束语

一言以概之,没有体育锻炼动机,锻炼行为就会缺失直接原因、缺乏源泉动力。锻炼动机会对人的锻炼行为造成影响,能够突出某个情境的优势,暴露另一个情境的劣势,改变行为的坚持度和强度。要对体育运动产生热情、积极性、创造性、坚持性和主动性,需要靠良性的动机来激发。研究和探索学生体育锻炼动机与行为缺失的影响因素,对于促进体育锻炼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改善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具有诸多益处。

[1]潘秀刚,陈善平,张中江等.体育社团大学生锻炼行为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03):375-378.

[2]乔培基,王胜超,肖明等.对大学生健康观念和体育锻炼行为特征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28(09):174-176.

[3]陈善平,李树茁,容建中.运动承诺和锻炼条件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9(10):1483-1486.

[4]肖桃芳,刘建炜,黎冬梅.江西少磊学生闲暇体育锻炼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11(06):104-106.

G633.96

A

1006-0049-(2016)15-0058-02

猜你喜欢
动机体育锻炼因素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解石三大因素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动机不纯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