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关于中苏冲突的文本分析之*
——意识形态的作用

2016-02-05 17:31王小玲
山西青年 2016年18期
关键词:中苏纽约时报阵营

王小玲

长春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纽约时报》关于中苏冲突的文本分析之*

——意识形态的作用

王小玲*

长春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30000

中苏关系一直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密切关注的对象,中苏从联盟到分裂甚至对抗的整个过程,美国都给予密切关注。《纽约时报》关于中苏冲突也有相当多的报道,除了具有标志性的历史事件外,对于意识形态对中苏冲突的作用也有大量报道,本文收集1959-1969年几乎所有《纽约时报》关于意识形态对中苏冲突作用的报道,进行集中地分析,试图深刻理解意识形态对中苏冲突的重要作用。

中苏冲突;意识形态;纽约时报

关于中苏冲突原因学者们有不同见解,意识形态是不可忽略的原因之一。1962年,中苏分裂尚在进行中时,美国查果瑞(Zagoria)就出版了这方面的代表作——《中苏冲突》。在充分利用中国、俄国、美国等多国档案的基础上,吕德量(Lorenz M.Luthi)提出意识形态是导致中苏分裂最主要的因素。他指出如果没有意识形态的巨大作用,中苏不可能结盟;同样,没有意识形态之争,中苏也不可能分裂。《纽约时报》也在1959-1969年间出版了大量的关于中苏意识形态冲突的报道。例如1960年5月26日名为“北平在意识形态上的胜利”报道就指出北平与莫斯科在对待西方的态度上就有尖锐的冲突。之后一年多里,《纽约时报》相继报道了关于意识形态正统地位的争论、苏联扩大争辩等大量文章。1961年10月29日《纽约时报》指出潜在的意识形态的冲突可能导致公开的关系破裂。而1962年1月1日更是出现了标题为“中苏关于意识形态冲突的扩大”的报道。随后有关赫鲁晓夫坚决反对北平的文章就问世了。之后的形势越演越烈,南斯拉夫的新闻称莫斯科可能对中苏意识形态的争吵进行广播,莫斯科把与北京的冲突公诸于世,这些都是《纽约时报》中关于意识形态冲突的报道。而在许多文献中,意识形态被当做自变量,它要么加强或削弱同盟的团结,要么使同盟表现得具有进攻性或防御性。学者们认为意识形态既可以增加同盟的团结,也可以导致同盟的裂痕。美国中央情报局指出,在潜在的中苏分裂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正是在巩固同盟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在理论层面上,北平的特殊地位及它渐渐成为集团的又一个意识形态中心已经不容分辨地降低了莫斯科在世界共产主义中无可争议的领导地位,这本身就是引起分歧的事实。倘若北平意识形态自主化,那么中苏在学说上的分歧会不可避免的加重。

1960年8月17日,在爱德温·W·马丁致帕森斯关于中苏关系的备忘录中就曾提到中苏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备忘录中的记录与《纽约时报》的报道内容及其相似:

苏联认为必须根据现在的实际情况来诠释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已经没有必要通过战争的形式来实现。而北平坚持认为,马列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不容争辩的”,因此不应考虑共产主义与“帝国主义”之间和平共处以及共产主义通过和平方式战胜资本主义的可能性。……北平的政策实际上对苏联作为共产主义阵营中意识形态领导者的角色已经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威胁到苏联自以为的应在向共产主义迈进中处于社会主义阵营中领先者的地位。

1960年4月开始,北平公开言论暗中批评苏联,特别是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苏联也发表类似的声明反击,指责中国共产党犯了“教条主义”和“左倾幼稚病”的错误。在布加勒斯特召开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对中国的国内政策进行公开指责:提出需要“和平共处”,并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称任何主张用战争手段建立共产主义的人都是“疯子”,并断言“左倾教条主义”——及中国共产党正在瓦解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

虽然北平和莫斯科同时做出他们的一些努力(至少从策略上而言)去平息争论,弥合双方之间的裂痕。但这举动并没有使双方放弃意识形态的论战,特别是苏联明显施压使中国接受其接受其社会主义阵营的立场。而在从莫斯科发给国务院的关于中分歧的电报中,就证实了这样的情况。电报直言道:虽然苏联和中国在表面上会成功的弥补他们之间的裂缝,但是从长远来看他们可能并不能真正解决分歧,矛盾甚至可能激化。这是莫斯科(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发给国务卿的电报。而双方对于意识形态的不退让的坚定态度也导致了双方分歧的加深,冲突的加重。

总而言之,虽然中苏关系的恶化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意形态分歧,但也不可否认,意识形态分歧对加剧中苏关系的恶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1]沈志华,杨奎松主编.《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8卷本)[M].东方出版中心,2009.

[2]李丹慧主编.《冷战国际史研究Ⅳ》[M].世界知识出版社,3371-372.

[3]Peiping’s Victory on Ideology Seen[N].New York Times,May 26,1960.

[4]IN CHINA:Latent Ideology Rift with Moscow Threatens to Erupt Into an Open Breach [N].New York Times,Oct 29,1961.

[5]Soviet-Chinese Rift on Ideology Widens[N].New York Times,Jun 25,1960.

G212

A

1006-0049-(2016)18-0038-01

*长春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项目(基金编号:cscxy2015026)。

**作者简介:王小玲,长春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中苏纽约时报阵营
透过实质行动支持盘臂头阵营 Naim Audio推出NAIT XS 3/SUPERNAIT 3合并功放
抗战时期乌苏里江边的中苏情报站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顺丰联手“三通一达”反水对抗阿里菜鸟阵营
颜惠庆与中苏邦交恢复
美国因素影响下的中苏关系正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