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本位的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研究与探索
——以温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为例

2016-02-12 22:08刘紫丹任东升温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浙江温州325000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6年3期
关键词:儿童活动

刘紫丹 任东升(温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浙江温州 325000)

·阅读推广·

基于儿童本位的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研究与探索
——以温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为例

刘紫丹任东升
(温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浙江温州325000)

文章阐述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中儿童本位的定义、价值与意义,分析当下工作中出现的偏离儿童本位的问题,并从基于儿童视角的合理选材、基于儿童体验的形式创新、基于儿童发展的能力培养三个方面探讨基于儿童本位的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实施策略。

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儿童本位;实践研究

儿童本位观念源于西方人文主义思潮,其中儿童是一个相对于成人的广义概念,指0~18岁的未成年人;本位意为主体、核心、中心。基于儿童本位的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是指以0~18岁的未成年人为活动主体,在理解、尊重儿童心理情智发展的前提下,从儿童立场出发,重视阅读在儿童整个生命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围绕儿童为中心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纵观当下儿童教育与儿童文学领域,儿童本位论已是被普遍认同并秉持的基本核心理念。同样是面向儿童的未成年人阅读推广领域,我们须把对儿童的认识和了解作为工作开展的前提,只有基于儿童本位,才能在工作中主动自觉地关注、理解、移情儿童,站在儿童立场感儿童之感,让服务贴童心、循童性。

1 偏离儿童本位的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

当下,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备受关注,我们一要避免因追求数据而导致工作浅表化、形式化;二要避免阅读推广初步的经验积累后带来的经验主义、思想僵化与主观臆断。若以成人视角简单、强势地去决定和影响儿童阅读,易出现以下问题:

1.1过分追求阅读量

近年流行的海量阅读意在以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但若片面理解,将导致过分强调数据而忽视“深阅读”的价值和意义。调查发现,儿童阅读量高低与阅读品质、素养并不成正比,以数据激发儿童借阅兴致、提升借阅量,更多激起儿童的竞争欲、好胜心而非阅读兴趣,长期鼓吹借阅量,易造成儿童囫囵吞枣的阅读观,不妨调整为以知识量而非借阅数量论“英雄”,或将更利于儿童发展。

1.2过分关注知识性

将“绘本故事时间”演变为“幼儿语言课”“儿童文学讲座”等作文指导课,将儿童阅读推广活动视为语言文字训练。更有甚者,以成人的阅读功利心去审视儿童阅读的意义和价值,忽略儿童情感和审美体验,在意“学会了什么、懂得了什么”,甚至要求儿童在活动之后上交“读后感”等不符合儿童天性的活动终将招致儿童的反感。

1.3过分强调成人主导

在面向儿童的阅读活动中,简单地以成人的结论去统一儿童的观点,导致灌输与接受的被动学习局面。应注重从儿童视野出发,增加儿童动手操作与交流互动的机会,向儿童提供多维度、多元的信息渠道,激发其辩证、批判思维,避免宣教式的“一言堂”。

1.4过度追寻社会热点

在主题与内容选择上,应谨慎考虑活动内容与儿童年龄的适合度,或通过合理的设计让活动更贴近童心,切忌为了迎合社会热点而不惜偏离儿童需求与心性。儿童本位与非儿童本位的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本质区别在于:能否真正顾及儿童内在体验与感受,能否为儿童成长带来深远影响。

2 基于儿童开展的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

首先,要明辨“为了儿童”与“基于儿童”的区别:“一切为了儿童”的活动设计并不等同于“基于儿童”,前者凸显成人主观意愿,而后者才是真正把儿童作为活动本体,将活动基于儿童长期的生存与发展。以下将围绕三个“基于儿童”原则,结合温州少儿图书馆最近的实践工作探讨儿童本位阅读推广策略。

2.1基于儿童视角——以“适”促“能读”

只有适合的,才是有效的。

2.1.1适于婴幼儿(0~3岁)

0~3岁婴幼儿的认知能力十分有限,应以家长为“抓手”,通过面向家长的活动提升父母对早期阅读的认知及亲子阅读技能的了解。图书馆可与社区医院、幼儿园早教基地等社会机构合作,发放早期阅读指导资料,开展父母讲座、亲子阅读会,提升早期阅读的社会、家庭氛围。

2.1.2适于幼儿(3~6岁)

学龄前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形象性,应注重活动的游戏性、操作性、互动性与生活性,活动形式以各类绘本故事听读、手工游戏为主,并辅以让幼儿展示自我的表演性活动。鉴于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易分散的特点,活动应以小规模、高密度、常态化形式开展。

2.1.3适于小学生(7~12岁)

小学生的逻辑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判断、推理、辩证思维逐步形成,活动设计应具备趣味性、挑战性、逻辑思维性,同时注意多给儿童提供表达、交流的机会。活动中,小学低、中、高段应分层针对性开展,并邀请本地各领域名师、少年阅读榜样人物加入阅读推广志愿者队伍,确保活动的高度专业性。

2.1.4适于中学生(13~18岁)

中学生处在抽象思维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的时期,概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都有了一定发展。他们学业繁忙,参与图书馆活动频率较低,图书馆活动应以引导、以提供平台为主。小规模的电影、文学赏析交流会、生活礼仪、情感心理沙龙等,注重氛围轻松、自主性强,能够激发中学生兴趣点、调动主观能动性、发挥自我教育功能。馆员应为中学生阅读活动寻觅具有足够文学素养与教育水准的引领者,严格把控导读员素质。

2.2基于儿童体验——以“趣”促“乐读”

紧扣“趣”字,关注儿童内心情感体验,将阅读转化为儿童内在需求。

2.2.1环境之趣

环境对于儿童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符合儿童认知与审美的阅读环境有利于激发儿童阅读欲望。从实体环境而言,应通过光线、色彩、空间布局、形象构件等元素为儿童营造阅读氛围。此外还应注意环境与儿童的对话性,如设置绘本人物长廊、亲子阅读照片墙、故事情境小屋、知识探宝壁报、好书推荐墙、互动书评墙等,让儿童“有景可关注、有情可抒发”,让图书馆环境“活”起来,让空间与儿童互动起来。

除了馆舍环境,阅读活动亦可随主题“移步换景”。

案例1:景区课堂为让少年儿童深入了解温州古城历史风貌和人文经典,我们策划了“小城故事”“品读人文经典,守护文化遗产”等系列活动,邀请我市民俗文化专家及学科名师带孩子遍访老城:在五马街讲述“五马传说”;在松台山麓听《猪头钟的故事》;在南戏博物馆诉说《戏剧与历史》;在谢灵运纪念馆品读谢公山水诗;在数学名人馆开讲“数学人文课”……以景区特有环境氛围来渲染、烘托阅读主题,给予孩子更深刻、鲜活的直观体感,实现了环境与文本的情景融合。

除实体环境外,还包括虚拟环境,主要指活动进行时为儿童营造的情绪、心理环境。如“亲子、同伴共读”之趣,如导读者的语气神情、体态动作、背景音乐等,都是为儿童阅读营造虚拟氛围的有效手段。我们在大型活动中以故事情景营造虚拟精神环境,让儿童产生身临其境的心理场景,有效提升活动趣味性。

案例2:“夺宝奇兵”创意故事游园将传统的元宵文化游园活动,以“夺宝奇兵”的故事情节贯穿始终,利用我馆新馆标(四色书页logo)作为活动情景道具,孩子需通过“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以中华经典神话命名的游戏闯关,找回所有“书页”赢取奖品。这种虚拟情境让孩子化身为故事主人公,醉心于主题活动中。

2.2.2选材之趣

“最有趣的是有那无意思之意思的作品”,这里的“无意思”即“与儿童的世界更接近”。

(1)基于儿童视角的文学阅读

案例3:“新雨少年文学院”——好书深度游

“好书深度游”的活动对象为三年级以上小学生,“一个月,一本书,一位导师,两次活动”,邀本地语文名师为阅读导师,以“儿童觉得有趣”的书籍为开发目标,开展“整本书深阅读”。如将《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与《名侦探柯南》结合阅读、摆一桌下午茶共读《爱丽丝梦游仙境》、一边交换品尝巧克力一边走入《查理与巧克力工厂》、在与《手斧男孩》的冒险之旅中测算野外生存指数……有趣的书,有趣地读,吸引了大批小读者。

(2)基于影视作品的声光阅读

案例4:“新雨少年电影学院”——影视品读会电影饱含丰富的审美、人文、教育价值,其独特的声光魅力,对儿童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我们将影视作品作为阅读活动新素材,招募电影导师,将日常观影通过策划组织提升为一种寓教于乐的影视品读活动。导师团开发了“宫崎骏动画电影系列”“影视德育系列”“书影同行系列”等40余个影视品读案例。目前,“新雨少年电影学院”除了在馆内、学校开展电影品读活动外,还每月在我市两家五星级影院开展少儿影视品读会,已成为本土知名公益文化品牌,多次被《温州日报》等媒体报道。

(3)基于真人真事的立体阅读

案例5:“大毛虫开讲啦”书中名人了不起,“身边榜样”更贴近生活,“大毛虫开讲啦”邀请各路学霸讲故事。“其乐无穷”——多才多艺的五年级男生何其乐与孩子们分享“彩泥与写作”。“叹为观纸”——初二学生陈一言为同学们展示独家折纸神功。“阅读明星见面会”——邀请荣获“温州小文学家”称号的阅读明星来和小读者面对面交流……优秀同伴的生活故事是一道光、一座桥,具有正面、直接的榜样引领作用。

2.2.3形式之趣

(1)说一说

案例6:“九色鹿少儿演播室”直白地要求孩子们读书,远没有给孩子们传输“读书是件快乐的事”来得重要。“九色鹿少儿演播室”是我馆一档网络节目,以儿童的口吻、生动形象的表述,结合图文说明对馆内活动进行“新闻播报”。每期录播节目会在馆内电梯视频、微信平台、官方网站播放宣传,以儿童读者为主人翁推荐图书与阅读活动,更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

(2)做一做

案例7:“花婆婆来信了”学龄前儿童具有“离开实物就不能解决问题,离开玩具就不会游戏”的心智特征。“花婆婆来信了”是一项融情景性、参与性、操作性于一体的绘本阅读活动,小朋友在“花婆婆”带领下体验各种主题活动:厨房课堂、图书生日派对、神秘科学、环球之旅、职业大体验、小小手工帝等,充分符合该年龄段儿童认知。

(3)演一演

案例8:“七色花梦想剧场”角色扮演是幼儿普遍喜爱的游戏类型。以此为出发点,“七色花梦想剧场”对文学作品进行戏剧化创编、对阅读活动进行情景化包装,通过景物渲染、角色互动、场景体验,使少儿读者直接成为故事、绘本剧的创作者和演绎者,真真切切体验阅读之美。

(4)比一比

大班儿童即开始萌发初步的竞争意识,“少图杯”系列阅读知识竞赛,包含讲故事、编绘本、说成语、设计藏书票、看图说画等各种寓教于乐、具有合理奖励机制的游戏型竞赛活动,激发儿童参与阅读活动兴趣,并引导、培养儿童健康的竞争心理,促进其学习与发展。

2.3基于儿童发展——以“能”促“善读”

儿童本位理念的另一关键即关注:儿童如何通过阅读活动达到自我实现,从而获取其一生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思维能力。儿童本位的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应培养儿童哪些能力,以“能”促其终身“善读”。

2.3.1倾听与观察能力

倾听与观察,是捕捉信息资讯的能力,也是终身学习的智能基础。早期阅读是培养儿童这两种能力的有效途径,活动过程中要激发并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其次,要培养儿童倾听的习惯,引导他们掌握观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3.2表达与交流能力

图书馆阅读活动具有比课堂更为轻松愉悦的氛围,来自不同家庭、学校、不同年龄层次、文化背景的儿童相聚一堂,是培养孩子表达与交流的最佳时机。应积极创设条件,通过导师的启迪、同伴思维的碰撞、适当的鼓励,让儿童体会到表达自我、思想交流的满足感与愉悦感,锻炼口语表述能力。

2.3.3想象与创造能力

提供多元的阅读素材与途径,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同时提供自由想象、独立思考的情景条件,鼓励儿童大胆幻想。鼓励儿童突破定势约束,推陈出新,不落俗套,对情节展开自由联想、对见解提出多路思考、对结尾进行扩散猜测……同时要尊重他们不同寻常的提问、想法,支持儿童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敢于向权威挑战。

2.3.4操作与实践能力

操作能力对检验创造性思维的正确与否有着重要作用,基于儿童本位的阅读活动一定不能死读书,读中玩、读中做,激发儿童动手、动脑的欲望,促进他们比较、分析、概括和综合等思维力的发展,同时培养其科学技能与科学态度,做到学以致用。

2.3.5批判与审美能力

提供的阅读素材应该是包容多元而又经过审慎筛选的,应该是类目繁多营养丰富的,再辅以专业、高品质的阅读引领,引导儿童从机械型阅读走向思考型阅读。阅读推广人要协助儿童提升主观逻辑维度,鼓励儿童从多元角度思考问题,提出批判性的见解,并建立正确健康的价值观体系,逐步具有较强的审美认知能力。

3 结语

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应以儿童本位为工作出发点与立场,只有将这一理念内化于心,建立正确、科学的儿童观,才能在工作中始终以儿童为阅读主体,以儿童发展为活动之本,建立行之有效的实践策略。

[1]张丽,等.公共图书馆学前儿童阅读推广模式构建探究:以西安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4(9):51-57.

[2]王艳玲.儿童本位:中国课程发展的转型——钟启泉教授访谈[J].基础教育课程,2010(1):13-20.

[3]陈英姿.回归儿童本位的幼儿绘本阅读教学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理论(A版),2015(5):55-58.

[4]刘晓东.论儿童本位[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5):25-28.

[5]刘晓东.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65.

[6]徐冬梅.让母语教育回到儿童本位[J].人民教育,2006(21):33-35.

[7]刘晓东.中国文化的盲点:儿童教育的近现代立场[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5(12):31-34.

[8]赵准胜.呼唤和谐的儿童本位观——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D].长春:吉林大学,2007.

[9]李召存.以儿童为本:走向“为了儿童”与“基于儿童”的整合[J].学前教育研究,2015(7):9-13.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Based on Child Centered Minors Reading Promotion——Taking Wenzhou Children′s Library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definition,values and meaning of child centered during minors reading promotion work,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diverge children centered which appears in current work,and discusses the campaign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child centered minors reading promotion from three aspects,namely from reasonable sele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ldren,form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children,and from abilities training based on children′s development.

minors reading promotion;child centered;practice research

G252.17

A

刘紫丹,女,温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馆员;任东升,男,温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馆员。

2016-06-14

猜你喜欢
儿童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牛年到,节日活动可以这么“牛”
“拍手歌”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